李纳(?-792年),第二任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之子。 早年为淄、青二州刺史,又为行军司马。779年,淄青(又称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已经病死,李纳一直-消息,自领军政。田悦(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之子)叛*失利后,向李纳和李惟岳(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求援,李纳出兵一万、李惟岳出兵三千,与田悦残部合计二万余人屯驻于洹水(流经河南安阳市)。马燧等人率部进驻邺城(同相州、今河南安阳),与其隔岸对峙。八月,李纳为父发丧,同时上表请求承袭节度使职,被唐德宗拒绝。建中二年(781年)李正己病死,李纳-消息,自领军政。八月始发丧,请袭父位,德宗不许。李纳派高彦昭守濮阳。十月,李纳攻打宋州(今河南商丘县),遣其将王温会同魏博将信都承庆共攻徐州(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徐州刺史李淆率兵抵抗,朝廷命宣武节度刘洽(刘玄佐)与神策将曲环增援李洧,大败之,打通东南漕运,史称唐击李纳徐州之战。高彦昭投降刘洽后,李纳一怒之下,将彦昭的妻子全部*害。李纳为刘洽所围困,乃登城见刘洽,请求自新。太宦宋凤朝说李纳穷蹙,不必再给机会。于是李纳突围,退回郓州(今东平东北),城中乏粮,烹食百姓以作军粮。朱滔再遣兵马使承庆等前去救援李纳,击败刘洽。刘洽退守濮阳。建中三年(782年)底,朱滔自称冀王,魏博田悦称魏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四镇歃*为盟,以朱滔为盟主。朝廷命令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兼平卢淄青节度使,专讨李纳。李希烈乘机率所部三万人移居许州(治长社,今河南许昌市)。李希烈未讨伐李纳,反而暗中和李纳**,与河北三镇来往频繁,自称建兴王。兴元初年,皇帝下诏,招抚李纳,恢复平卢节度使,授检校工部尚书,又同中书门下干章事,封陇西郡王。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黄河以北大致平定,只剩下田悦困守魏州孤城;而黄河以南的政府军则猛攻濮州(今山东鄄城县)的李纳。李纳势穷力蹙,基本上也是败局已定。 贞元八年(792年)李纳卒,其子李师古袭位。人物关系:
父亲: 李正己 (733~781) 儿子: 李师道 (?~819) 李师古 (?~792) 经历历史**: 奉天之难 (公元781年--公元784年) 同名人物: 李纳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 [当代] 同年(公元792年)去世的名人: 李师古 (?~792) 辽宁省朝阳朝阳县 窦参 (733~792) 唐朝宰相 陕西省咸阳秦都区李纳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李纳(?-792年),第二任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之子。 早年为淄、青二州刺史,又为行军司马。779年,淄青(又称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已经病死,李纳一直-消息,自领军政。田悦(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之子)叛*失利后,向李纳和李惟岳(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求援,李纳出兵一万、李惟岳出兵三千,与田悦残部合计二万余人屯驻于洹水(流经河南安阳市)。马燧等人率部进驻邺城(同相州、今河南安阳),与其隔岸对峙。八月,李纳为父发丧,同时上表请求承袭节度使职,被唐德宗拒绝。建中二年(781年)李正己病死,李纳-消息,自领军政。八月始发丧,请袭父位,德宗不许。李纳派高彦昭守濮阳。十月,李纳攻打宋州(今河南商丘县),遣其将王温会同魏博将信都承庆共攻徐州(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徐州刺史李淆率兵抵抗,朝廷命宣武节度刘洽(刘玄佐)与神策将曲环增援李洧,大败之,打通东南漕运,史称唐击李纳徐州之战。高彦昭投降刘洽后,李纳一怒之下,将彦昭的妻子全部*害。李纳为刘洽所围困,乃登城见刘洽,请求自新。太宦宋凤朝说李纳穷蹙,不必再给机会。于是李纳突围,退回郓州(今东平东北),城中乏粮,烹食百姓以作军粮。朱滔再遣兵马使承庆等前去救援李纳,击败刘洽。刘洽退守濮阳。建中三年(782年)底,朱滔自称冀王,魏博田悦称魏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四镇歃*为盟,以朱滔为盟主。朝廷命令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兼平卢淄青节度使,专讨李纳。李希烈乘机率所部三万人移居许州(治长社,今河南许昌市)。李希烈未讨伐李纳,反而暗中和李纳**,与河北三镇来往频繁,自称建兴王。兴元初年,皇帝下诏,招抚李纳,恢复平卢节度使,授检校工部尚书,又同中书门下干章事,封陇西郡王。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黄河以北大致平定,只剩下田悦困守魏州孤城;而黄河以南的政府军则猛攻濮州(今山东鄄城县)的李纳。李纳势穷力蹙,基本上也是败局已定。 贞元八年(792年)李纳卒,其子李师古袭位。人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