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历史人物介绍3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杨泮芹 (1904~1983) 杨泮芹(1904―1983)莒南县十字路二村人。1954年任县联社铁工厂技术员,先后研制出既省工省料又使用方便的手摇水车、适用山地作业的山地车、双刃和单刃的手摇地瓜切片机等。1958年被省科协聘为特邀研究员。1959―1960年,两次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详细] 庞夫力 (1918~1982) 庞夫力(1918―1982)莒南县环河涯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1945年任莒南县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文革”前任上海市机电一局党委副书记。“文革”中任上海市革委会**、机电局党委书记。1977年曾被隔离审查。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详细] 朱正科 (1924~1982) 朱正科(1924―1982)莒南县岔河村人。1944年加入中国***。翌年参军赴东北,任班长。他关心战友,经常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一个后进班很快出现了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的良好局面。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一纵授予“爱兵模范”称号,升任排长。他又将全排带成全面模范排。1956年转业到银川市任市供销社副主任。……[详细] 孟庆科 (1901~1981) 孟庆科(1901―1981)莒南县后寨子村人。1952年带头成立农业合作社,任副社长。创谷子亩产400公斤、玉米亩产500公斤的纪录。1952年相继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和华东地区农业劳动模范。……[详细] 张秀菊 (1903~1980) 张秀菊(1903―1980)女。莒南县曹家庄子村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942年,担任村妇救会长,同年加入中国***。这年,她自动送长子薛希俊参加八路军, 并带动7名青年报了名。她经常组织全村妇女日夜缝军衣、做军鞋、碾米、磨面、 烙煎饼,慰劳八路军。1944年,响应民主政府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组织8户贫苦农民,成立莒南县**个养牛合作社,翌年1月,出席了在莒中县寨里河(今属莒县) 召开的滨海区劳动英雄、劳动模范大会,被评为劳动英雄。……[详细] 李树信 (1926~1979) 李树信(1926―1979)莒南县后李家白龙汪村人。革命烈士。1943年到沭水县板泉区(今属莒南县) 抗日民主政府做青年工作。1945年加入中国***。1948年2月被选调到大别山区工作。11月,参加淮海战役,曾受到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部表彰。1949年渡江战役后,相继在湖北宜昌市-和海南岛海口市-工作,历任科长、副局长、局长。1962年春节期间,曾赶往海口市郊区,冒着生命危险制止了两个村庄发生的宗族之间的械斗。 1976年3月,海口……[详细] 辛作善 (1917~1979) 辛作善(1917―1979)莒南县上大兰沟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新中国建立后带头办互助组,带领群众翻地整土,栽种枣树,嫁接柿树,并兴修水利,明显改善了生产条件。 1951年2月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1956年后任副区长、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继续带领群众治山治水,建成长15公里的九岭一湖万亩丰产田。……[详细] 逯风楼 (1908~1976) 逯风楼(1908―1976)莒南县竹墩村人。1948年加入中国***。翌年任村支部副书记。 他实行科学种田, 1951年使该村鲜地瓜亩产达到2540公斤,玉米亩产350公斤,小麦亩产250公斤。翌年带领16户农民办起初级农业合作社,并带头栽苹果1000余棵。同年,他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详细] 刘永良 (1891~1976) 刘永良(1891―1976)莒南县聚将台村人。1940年,他送长子参加八路军,两年后又将17岁的次子送到区中队。在1946年他动员三儿子首先报名参军,还劝说刚结婚十几天的三儿媳支持丈夫参军。长子和次子牺牲,他强忍悲痛,和儿媳们一起碾米磨面支前,并动员两个儿媳先后改嫁。1950年,三儿子又牺牲在朝鲜战场。县政府为照顾他,在县城为其盖三间平房,并配一名公务人员帮他料理生活。他谢绝政府的照顾,坚持住在农村老家,他说:“给国家添麻烦,对不起牺牲……[详细] 厉月坤 (1923~1976) 厉月坤(1923―1976)莒南县厉家寨村人。1944年加入中国***,同年任村支部书记。1951年任厉家寨乡乡长。翌年,在厉月举的互助组搞小麦丰产试验,亩产300多公斤。 1955年组织群众凿通厉家寨东岭、小岭等,修建塘坝,迫使竖水横流。翌年任朱芦区副区长。1957年参加**赴朝慰问团访问朝鲜。翌年被评为华东劳动模范。……[详细] 钮恩升 (1913~1975) 钮恩升 (1913―1975)莒南县曹家庄子村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6岁时父母相继去世, 被在何家店村做佃农的堂叔收养,定居该村。1943年组织8户贫苦农民成立变工互助组。1944年加入中国***。任村农民救国会会长,兼任村变工队长,**村民开展生产自救,把开荒生产的粮食用于拥军支前,救济烈、军属和贫苦农民。1948年,**互助组实行牲畜补贴、农具折旧、工日找清等办法,保护了牲畜和大型农具拥有户的利益, 巩固了互助组, 使粮食产量比单干……[详细] 聂邦云 (1915~1974) 聂邦云(1915―1974)莒南县大河南村人。1948年加入中国***。1951年试种“金皇后”玉米获高产。翌年被评为省农业劳动模范。任村支部书记后,带领群众整地治水,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在该村人均不足0��7亩地的情况下,一季即向国家交售粮食6��2万公斤。……[详细] 张庆坤 (1913~1973) 张庆坤(1913―1973)莒南县东赤石沟村人。1943年加入中国***。1944年即组织互助组, 带领群众打井,解决了全村用水困难。翌年1月被评为滨海区劳动模范。后到供销社工作。1951年出席山东省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2年回乡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兴修水利,改土整地2100余亩。……[详细] 许继祥 (1934~1971) 许继祥(1934―1971)莒南县许家黄庄人。1955年参军。翌年加入中国***。1958年退役后不久即到路镇机械厂任车间主任。带领工友改制成功新式步犁和三腿木耧。1959年被评为山东省工交基建积极分子。……[详细] 张富厚 (1920~1969) 张富厚(1920―1969)莒南县赵家村人。1944年加入中国***。1959年春任村支部书记,带领群众闸山沟、筑水坝、深翻土地,改善了生产条件。1963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建设积极分子。……[详细] 薛汉鼎 (1914~1968) 薛汉鼎(1914―1968)莒南县大薛家村人。1932年加入中国***。1938年赴延安抗大四期学习。结业后先到新疆工作,1946年后回山东工作,1949年9月南下云南工作。“文革”前后任曲靖地委副书记、专署专员。“文革”中被破孩致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组织为其昭雪。……[详细] 孟庆云 (1918~1968) 孟庆云(1918―1968)莒南县寨子村人。1952年任农业合作社社长。1955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因带领群众发展农业生产成绩突出,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1965年被评为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详细] 李义丰 (1911~1968) 李义丰 (1911―1968)莒南县石泉湖村人。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出身贫农。1942年加入中国***,任村农救会会长。1944年,任村各界救国联合会会长。翌年任村支部书记。曾带领民工支援甲子山区反顽斗争和孟良崮战役。从1943年起,带头组织变工组,坚持走“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道路。石泉湖村当时28户人家,只有300亩贫瘠的山丘梯田,丰收年景亩产不过65公斤。他提出“全村人搿伙起来,治山养山吃山”的建议,联合全村7个互助组于1944年……[详细] 赵彦兴 (1914~1967) 赵彦兴(1914―1967)莒南县鸡山西坡村人。1945年加入中国***。在支前中曾立一等功3次。 新中国建立后,任村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封山造林、建果园,发展养殖业。1960年,实行在地瓜沟内套种高粱,混合亩产达到550公斤。 1959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1963年,《人民日报》曾两次发表通讯,介绍他的事迹。……[详细] 陈淑聘 (1913~1967) 陈淑聘(1913―1967)莒南县上大兰沟村人。1943年加入中国***。1950年,带领群众修起一座蓄水1万立方米的水库, 对大兰沟进行治理, 筑坝2 4条,栽树1000余株。1952年,他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后又带领群众栽苹果树1400余棵。1956年任高级农业社社长。……[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