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名人录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张自忠 著名抗日爱国将领 (1891~1940)   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早年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在天津政法学校读书时就加入了同盟会,后投笔从戎。1917年9月入冯玉祥将军部下,因学习刻苦,英勇善战,深受冯玉祥将军的赏识,由士兵逐级擢升为38师师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察哈尔省省**、北平市长、天津市长。“七七”事变后,因战功卓著升任59军军长、27军军团长、33集团军总司令和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1939年5月2日授陆军上将军衔。“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由东北举重兵向华北进犯,占领了山海关和热河省,张率部在长城喜峰口狙击南侵之敌,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组建大刀队,身先士卒,夜袭日军,使有“铁军”之称的板垣师团受到……[详细] 鲁仲连 [春秋战国] 稷下学宫 (前305~前245)   鲁仲连(公元前约305~前245年)又名鲁连、鲁连子,战国时齐(今冯官屯镇望鲁店村)人。风流倜傥,善于谋划。常周游各国,为人排难解纷不受酬报。旧《茌平县志》多版本数处载有鲁连故居、墓、祠。《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载:鲁连村“在山东省茌平县东北二十里,相传为鲁仲连所居,今名望鲁店”。据《太平御览》载,田巴是稷下学宫有名的辩士,曾“毁五帝,罪三王,一日服千人”。十二岁的鲁仲连以“堂上之粪不除,郊草不芸;白刃交前,不救流矢”的例子阐明了人应该先急后缓的道理,提醒他国家危机四伏,那种为辩而辩、*离实际的辩论毫无意义。田巴心悦诚服,此后易业,不再跟人辩论。据《战国策・齐策三》载,鲁仲连列举在一定情况下猿不……[详细] 路随 [唐] 唐朝宰相 (776~835)   路随,又称路隋(776年-835年8月16日),字南式,唐文宗年间任宰相。路随生于唐代宗年间的776年。祖上阳平人氏。高祖路节为唐高宗兄越王李贞府东阁史祭酒。曾祖路惟恕,官至睦州刺史;祖父路俊之,官终太子通事舍人。 路随父路泌以博识好学闻名,通《五经》,尤嗜好《诗》、《易》、《左氏春秋》。将军朱��反叛唐德宗,德宗-逃离长安,奔奉天,再奔兴元,路泌随驾-,妻儿留在长安。-期间,中箭负伤。最后他效力朝廷宿将浑�{,浑�{很器重他,他也作为浑�{的从事参与了其对另一叛将李怀光的讨伐。787年,路泌陪浑�{与吐蕃大相尚结赞缔盟,尚结赞设伏劫盟,意图俘虏浑�{;浑�{逃跑,幕僚大多被俘*。路泌被俘并被带到吐蕃首都拉……[详细] 左良玉 [明] (1599~1645)   左良玉(1599年-1645年),字昆山,明末山东临清人,明朝末年将领。左良玉是山东人,行武出身,没有读过书,也不大识字。他初于辽东从军,自崇祯十二年在玛瑙山战胜张献忠之后,声名大振,从此开始拥兵自重,蹂躏地方,朝廷无可奈何,一味姑息牵就。他袒护东林党人,且怀有个人野心,于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从武昌起兵,以清君侧为名,进军南京。许州兵变时,左良玉的家人又全部被*,只有一子左梦庚跟在身边,左良玉死后,左梦庚继续统领左良玉的军队。人物生平镇守辽东崇祯元年(1628年),宁远卫发生兵变,巡抚毕自肃自*而死,时左良玉官任辽东车右营都司,因为此事丢了官职。崇祯三年(1630年),左良玉复官……[详细] 王旦 [宋] 宋代著名**家 (958~1019)   王旦(958―1019年),字子明,山东莘县人。宋代著名**家。真宗年间为宰相,是太宗、真宗时期内外政策的主要制订者之一,对北宋早期**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为宋代名相之一。王旦出身仕宦大族,他的曾祖王言唐末为黎阳县令,祖父王彻官至左拾遗。其父王�v后汉后周之际以文名天下,北宋建立后曾任兵部侍郎、知制诰,为太祖、太宗时的名臣。王旦幼年沉默好学,文思极优,王�v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王旦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中进士,做过知县、转运使。淳化二年(991年)因王禹��举荐拜右正言、知制诰。他的父亲曾为此官,王旦继承父职,一时传为美谈。王旦气度雍容、徇徇儒雅。为人正派,居心平恕,胸藏锦绣而锋芒不露……[详细] 张镐 [唐] 唐朝宰相 (?~764)   张镐(?-764年),字从周,博州(今山东聊城温陈乡观上村)人,唐朝宰相。张镐出身于汲郡张氏,早年游学长安,初授左拾遗。安史之*时随玄宗入蜀,后辅佐肃宗,拜谏议大夫。至德二年(757年),张镐被授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兼任河南节度使,讨伐安史叛军,后进封南阳郡公。因密奏肃宗,劝其不要接受史思明投降,并提防滑州防御使许叔冀,被罢为荆州长史。此后历任太子宾客、左散骑常侍、辰州司户、抚州刺史、洪州观察使、江南西道观察使。广德二年(764年),张镐病逝。早年经历张镐年轻时拜名士吴兢为师,深受吴兢器重,后游历长安,以饮酒、鼓琴自娱,不善与外人交往。若有公卿邀请,他便径直前往,也仅是求醉而已。 担任宰相天……[详细] 马周 [唐] 唐朝宰相 (601~648)   马周(601~648年2月7日),唐初宰相。字宾王,博州茌平(今茌平县振兴街道办事处马庄)人。少孤贫,勤读博学,精《诗》、《书》,善《春秋》。后到长安,为中郎将常何家客,公元631年,代常何上疏20余事,深得太宗赏识,授监察御史,后累官至中书令。曾直谏太宗以隋为鉴,少兴谣赋,提倡节俭,反对实行世封制。在唐朝初年的政坛上,活跃着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生于一个世代贫寒的农民家庭,他胸藏济世之才,却一直很不得志,他来到了长安准备大展才略,可囊中羞涩,住在客店里,经常被店主冷落讥笑,后来,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让他得到了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也有了用武之地,为唐朝初年的**稳定和……[详细] 刘景先 [唐] 唐朝宰相 (?~689)   刘景先(?-689年),本名刘齐贤,唐朝大臣,高宗朝右相刘祥道之子。在唐高宗晚年和武后(武则天)为唐中宗、唐睿宗摄政期间担任宰相。684年,他为被指谋反的宰相裴炎辩护,得罪武后,被捕流放。689年,他再次被捕,自缢而亡。刘景先出生于官宦世家,少时才学过人,以方正闻名,唐高宗李治非常赏识他,官拜侍御史。乾封元年(666年) 父亲刘祥道病逝,袭父爵为广平郡公,高宗赐封他为晋州(今山西临汾县西南)司马。继后累迁黄门侍郎,修国史。永淳元年(682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亦有记载:弘道元年(683年)年底唐高宗病重,命太子监国,裴炎“奉诏与黄门侍郎刘齐贤,中书侍郎郭正一并于东宫平章事,(拜相)”……[详细] 崔元略 [唐]   崔元略,唐代大臣。今聊城人。第进士。更辟诸府,累迁京兆尹,徙左散骑常待。因与崔植素有隙,崔植当国后,被贬黔南观察使,兼御史中丞。后转任鄂州刺史、鄂岳都团练观察使。唐长庆四年(824),拜大理卿。敬宗初,还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后为御史劾奏,迁任户部侍郎。太和三年(829),转户部尚书,次年判度支。五年(831)检校吏部尚书,出为东都留守、畿汝防御使。是年,又迁滑州刺史、义成节度使。卒后赠左仆射。崔元略 ,博陵人。祖浑之。父儆,贞元中官至尚书左丞。元略举进士,历佐使府。元和八年,拜殿中侍御史。十二年,迁刑部郎中、知台杂事,擢拜御史中丞。元和十三年,以李夷简自西川征拜御史大夫,乃命元略留司东台。寻……[详细] 程昱 [三国] 三国时期曹魏谋士、名臣 (140~220)   程昱(yù)(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东阿)人,东汉后期至三国时期曹魏谋士、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在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初平三年(192年),被曹*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曹*征徐州时,程昱与荀��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曹*将汉献帝迁往许都后,任命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讨平袁谭、袁尚后,拜为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拜程昱为卫尉,进封安乡侯。同年逝世,享年八十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人物生平崭露头角在……[详细] 崔鸿 [南北朝] (478~525)   崔鸿(478―525年),字彦鸾,清河(今山东临清市东)人、祖上曾徙居青州之时水(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一带)、东清河�g(今山东夏津县)和南平原贝丘(今山东平原县恩城)。北魏著名史学家。崔鸿出身于书香世家。其先人仕南燕和刘宋,伯父崔光是著名史学家,仕北魏,官至太子少傅、司徒、侍中、国子祭酒镶著作,曾参与撰修北魏国书。鸿“少好读书,博综经史”(《北史》本传,下引同)仕魏,历官尚书兵部郎中,司徒长史,孝明帝时诏以本官缉修国史。孝昌初年(525年),拜给事黄门侍郎,寻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卒赠镇东将军,度支尚书、青州刺史。崔鸿“弱冠便有著述志”,他的志向就是要修撰一部全面的、系统的记述十六国历史的著作。……[详细] 王质 [宋] 宋朝词人 (1001~1045)   王质(1001~1045)北宋-。字子野,王旦之侄。莘县人。质少年力学,拜杨亿为师,亿称其才,伯父旦见其文,亦赞赏之。初以恩荫补官太常寺奉礼郎,后应试,进士及第,被荐为馆阁校勘, 又改集贤校理,累官至尚书祠部员外郎。父卒,与诸弟蔬食守孝终丧。起复后,通判苏州,任满回朝,任判吏部南曹事等官,又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州人岁时祠吴元济庙,质曰;“安有逆丑而庙食于民者?”毁之,为更立狄仁杰、李朔像而祠之,蔡人至今号“双庙”。迁户部郎中,为开封府推官。质之兄雍为三司判官,质不愿兄弟同官于朝,乃请外任,知寿州(今安徽寿县)、庐州(今安徽合肥)。庐州有盗,*其同伙夺其财而逃,后被捕获,质判其**,大理寺以为……[详细] 杨顺天 [清] (1866~1899)   杨顺天(1866一1899).高唐县张大屯乡后杨庄人。义和拳著名领袖。自幼出家五龙寺,法号本明又称心诚,小名鹅。他在五龙寺跟徐燕法师读经习武,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头不怕重杠打砸,所以人称铜头和尚。他气功好,*刀剑戟样样精通,并擅长书法。后去北京受戒遂成为名僧。清光绪二十二年.本明来禹城西南的丁寺当主持僧。是年法军占领了山东胶州湾后,帝国主义传教土纷纷纷深入鲁西北地区侵占土地、广设教堂,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愤怒。于是本以健身保家为目的的练武拳众都联合起来向教会势力进行斗争。本明和尚也加入了义和拳。他和朱红灯、于清水、王立言等人一起。在丁家寺设场受徒.他们倡导替天行道.劫富济贫,树起 兴清灭洋的旗帜,活……[详细] 谢榛 [明] 后七子 (1495~1575)   谢榛(1495―1575年),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屣山人。山东临清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李攀龙、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之一。其诗及诗论,在当时及其后,都有较大影响。谢榛是一位布衣诗人,一生浪迹四方,未曾入仕。眇一目,自幼喜通轻侠,爱好声乐。16岁时写的乐府曲辞,即在临清、德平一带传诵。30岁左右,西游彰德,献诗于赵康王朱厚煜,为所宾礼,因成为赵王门客。彰德旧为邺地,是汉末建安时期文人荟萃之地,而赵王亦富有文才,喜揽文士,这应该是谢榛居邺的原因。此间,谢诗主要内容是写邺城风光及友人酬答。居久,谢榛不耐陪宴凑趣的帮闲生活,遂以邺城为中心,开始了大河南北的浪游。20余年……[详细] 方元焕 [明] 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1602)   方元焕(?~1620)宇晦叔,别号两江,临清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中举,性情孤傲,一生好古文辞,著有《茗柯堂》、《半林堂》等集。此外还留下专咏临清风物的传记作品,如《碧霞祠记》、《创建土城记》、《学田记》、《通济新桥记》等10数篇。嘉靖年间,他还编纂了第1部《临清州志》。 方元焕尤擅书法,长于行草,闻名海内外。“安南(越南)驿使不惜千金买其字。”嘉靖进士、湖广佥事、松江华亭人周思兼(亦名菜峰)评其书法为:“两江书如卫霍子弟兵,千里赴利神气自倍;又如鹰隼乘风博狐兔转顾自如。”《艺苑卮言・列朝诗集小传》一书评道:“……作行草自矜以为雄伟有力而疏野粗放,署名稍胜。”方……[详细] 张天瑞 [明] (1450~1504)   张天瑞(1450~1504),字文祥,一作天祥,号云坪。山东清平人。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科王华榜进士第三人。张天瑞自幼颖悟,读书过目就能记忆,喜好诗文。14岁时为生员,知县听说他十分聪慧,出题令其赋诗,张天瑞应声立就,人人惊异,都预言他将来必成大器。成化十三年(1477),张天瑞乡试获得第三名。成化十七年(1481)会试后,殿试又夺得探花,授翰林编修。参与修撰《宪宗实录》。弘治四年(1491)八月,升侍讲,充经筵讲官。弘治十三年(1500)六月,升左春坊左庶子。一有闲暇,便以修学著书为事,所著多明经术,关系治道之言一次,英国公设宴。席间,屠都宪赋“貂”字韵诗,参加宴请的宾客无不赞誉……[详细] 谢弼 [汉] (123~173)   谢弼(123-173):字辅宣,东汉东郡武阳(今莘县朝城镇)人。以中正方直著称,为当地所推重。灵帝建宁二年(169),朝廷颁诏举有道之士议政,谢弼应诏对策,与东海陈敦、玄菟公孙度,同被授为郎中。忠谏直言灵帝熹平元年(172),“青蛇见前殿,大风拔木”,被认为是灾异现象,诏公卿以下臣僚各陈**得失,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当时前殿出现蛇,大风将树连根拔起,皇帝下诏命公卿以下陈述政策得失。谢弼上 书说:臣听说畅和之气与有德相应,妖邪怪异因**有失误而产生。上天谴责,则王者思考自己的过失;政道如果有不周全之处,那么奸臣应当受到惩罚。蛇是阴气所生,鳞是甲兵之象。《鸿范传》说:“如果极弱,时常会有蛇龙之灾出现……[详细] 于慎行 [明] (1545~1608)   于慎行(1545―1608年),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人。明代**家、文学家。万历年间由皇帝日讲官升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于慎行为人忠厚老成,熟悉历代典章,对明朝礼制建设有较大贡献。其文学造诣亦极高,与冯琦并称于世。于慎行少年时代天资极高,学习勤奋,17岁便考中举人。乡试放榜次日,按例举行乡饮之礼,欢宴考官和中式举人,谓之鹿鸣宴。主考官非常器重于慎行这位青年才子,提出在鹿鸣宴上为他举行冠礼(即**之礼),于慎行以未奉父命而婉辞,一时传为美谈。明隆庆二年(1568年),于慎行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万历初年,升为修撰,充当皇帝的日讲官。日讲原都是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学者充当,像于……[详细] 张海迪 轮椅上的“当代保尔”   张海迪,汉族,山东省文登市人,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英国约克大学荣誉博士。1983年3月7日,团**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并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知识,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结婚。1983年中国***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偶像。张海迪女士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历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团**,2013年9月19日选举连任中国残联第六届**团**。2014年10月6日……[详细] 全部聊城名人>>>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