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均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王志均(1910年8月3日―2000年12月24日),出生于山西昔阳。生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王志均出生于山西太行山区土地贫瘠的昔阳县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王贵祥在乡务农,母亲田氏在家*持家务,家中还有姐、弟、妹各一人。家境虽不富裕,但尚能维持。王志均少年时代在本乡读小学,学制7年,除国文、算术外,还念了四书、《诗经》等。王志均学习刻苦努力,每学期总是名列前茅,深得本家一位祖父王敦临先生赏识,常以古人读书治学的故事启发、鼓励他努力学习。王志均在王敦临先生影响下学了大量文史方面的书籍,打下了良好的文、史基础。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境困难而辍学,在家务农。  两年后,王志均考入美国教会在山西办的铭贤中学,该校收费较少,还可工读以解决上学的各项开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该校还设立一种奖学金,奖励高中三年总成绩**名又升入大学的学生,奖金额为大洋200元。王志均以高中三年总成绩**,又考入清华大学而获1932年度的这一奖金;此外,山西省和昔阳县也为本省考入国立大学的学生每年分别提供大洋100元和70元的资助。王志均主要依靠这两笔经济来源读完了清华大学生物系,于1936年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36年,王志均在北平协和医学院进修生理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华北之大,已无法安放一张安静的书桌。王志均于1939年停止了在协和医学院的进修,奔赴西南抗日后方,先后在昆明、贵阳新建的医学院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志均获得美国的一项奖学金,于1946年赴美国进修,师从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医学院著名消化生理学家艾维教授。1950年,博士论文《移植胰脏狗的小肠释放的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生理学测定》通过答辩,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02年英国学者观察到盐酸可**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通过*液循环调节胰液分泌。1943年又从小肠黏膜分泌物中提取出另一种调节胰液分泌的激素――促胰酶素。进一步阐明两种激素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生理意义,以及神经和激素在调节胰液分泌中各自的作用,成为当时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而且也是极其艰难的一个课题。王志均创造性地将狗的带胰主导管的胰钩和胰头部的一部分胰腺切下,移植于皮下,使胰导管与右侧第二0(剪去0尖)相连,于是胰液从0流出体外,解决了上述研究的难题。他的《移植胰脏狗的小肠释放的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生理学测定》这篇博士论文发表于1951年《美国生理学杂志》第164期,**次详细阐明了各种食物在小肠中**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情况,引起国际同行学者的高度关注。该论文成为消化生理学研究的经典参考文献,至今仍被一些生理学教科书和专著所引用。  1950年,王志均冲破了美国政府对留美中国学生回国的重重阻挠,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任教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医科大学)。  王志均热爱教育事业,并配合教学,筹建消化生理实验室,在相当困难的条件下,带领青年教师和进修生开展消化生理学研究工作。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利用食道瘘狗进行假饲,证明假饲可通过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引起胃液的分泌。这个实验结果,引起王志均的关注,并且他认为其中也一定会有体液因素的参与。为此,他观察了假饲对*糖的影响,发现在取消肾上腺髓质作用的条件下,假饲则引起*糖浓度的降低。然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工作,观察了进食活动、胃机械扩张、小肠区域和胰导管等部位对糖和脂肪代谢的影响,并对其神经体液机制和中枢定位进行了分析。这一系列工作进行了长达12年之久,发表了多篇反映研究进展的论文,并先于美国学者R��H�卑焊�(1969)5年,在1964年《科学通报》第8期上发表了《消化器官活动对代谢的影响――十二年工作总结》的论文,较全面地阐明了胰岛素的神经反射性调节和迷走胰岛素系统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在进食活动中对糖代谢调节的颉颃作用。这篇论文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优秀论文奖。在此项工作的基础上,“文革”后,开展了“脑―肠肽在消化和代谢调节中的作用”研究工作,提出脑内的肽能神经有可能参与消化器官活动对代谢影响的中枢机制。这项研究工作获1985年北京市和1986年卫生部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王志均利用自己设计的胃肠四通瘘进行了大量的相关胃体、胃窦、十二指肠对胃液分泌的作用,证明了迷走―胃泌素机制在胃液分泌神经反射期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题将研究结果发表于《生理学报》1965年第28期。  20世纪70年代,国际学术界提出“细胞保护”的概念。王志均以学术的敏感性认为,细胞保护是一个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密切相关的重要科研领域,于是立即开始了探索胃肠肽的细胞保护作用研究,发现胰多肽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有明显的细胞保护作用等,说明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是某些胃肠肽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中,关于“细胞保护作用――胰多肽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和半胱胺诱发的十二指肠溃疡的保护作用”、“胃肠激素及前列腺素在预防胰岛B细胞损伤及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分别获卫生部1986年、1987年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王志均执教50多年,培养学生数千人,桃李满天下。1987年北京医科大学特别授予他“伯乐奖”。他在一篇文章中自述:“我不喜欢专做科研,我对教学有兴趣,愿意做教师兼做科研。这就是我的志愿,一个平凡人的普普通通的志愿。”王志均在教学中主张启发式,反对照本宣科,要引导学生去思维、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强调把智能培养放在**位,把传授知识放在第二位。他说:“我深深体会到,讲课是一门艺术,当教师的应当花些力气研究它。”他撰文阐述自己对教育的意见,如《关于高等学校的智能培养问题》、《关于培养研究生的几个问题》、《关于培养科学道德问题》、《治学之道》等。他写道:“我认为一个人才绝不是仅仅是有知识而已,在德智体三方面有一不合格,就可能成为废品。只有培养出德才兼备、体魄健康、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有民族自尊心、不计名利、勤劳节俭的青年一代,我们的祖国才能有更美好的明天。”  王志均曾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理科学会副理事长、《生物科学进展》主编等职务,对我国生理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在生理学会理事会换届时,前任理事长冯德培院士对王志均说:“不选你当一任理事长,历史将是不公正的。”  王志均院士直至晚年仍在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为国家培养生理学人才,撰写著作,推动学科的发展。“老牛心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他常以他所喜欢的前人的这句话鼓励自己。  来源:九三学社**宣传部

  王志均(1910年8月3日―2000年12月24日),出生于山西昔阳。生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王志均出生于山西太行山区土地贫瘠的昔阳县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王贵祥在乡务农,母亲田氏在家*持家务,家中还有姐、弟、妹各一人。家境虽不富裕,但尚能维持。王志均少年时代在本乡读小学,学制7年,除国文、算术外,还念了四书、《诗经》等。王志均学习刻苦努力,每学期总是名列前茅,深得本家一位祖父王敦临先生赏识,常以古人读书治学的故事启发、鼓励他努力学习。王志均在王敦临先生影响下学了大量文史方面的书籍,打下了良好的文、史基础。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境困难而辍学,在家务农。  两年后,王志均考入美国教会在山西办的铭贤中学,该校收费较少,还可工读以解决上学的各项开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该校还设立一种奖学金,奖励高中三年总成绩**名又升入大学的学生,奖金额为大洋200元。王志均以高中三年总成绩**,又考入清华大学而获1932年度的这一奖金;此外,山西省和昔阳县也为本省考入国立大学的学生每年分别提供大洋100元和70元的资助。王志均主要依靠这两笔经济来源读完了清华大学生物系,于1936年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36年,王志均在北平协和医学院进修生理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华北之大,已无法安放一张安静的书桌。王志均于1939年停止了在协和医学院的进修,奔赴西南抗日后方,先后在昆明、贵阳新建的医学院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志均获得美国的一项奖学金,于1946年赴美国进修,师从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医学院著名消化生理学家艾维教授。1950年,博士论文《移植胰脏狗的小肠释放的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生理学测定》通过答辩,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02年英国学者观察到盐酸可**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通过*液循环调节胰液分泌。1943年又从小肠黏膜分泌物中提取出另一种调节胰液分泌的激素――促胰酶素。进一步阐明两种激素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生理意义,以及神经和激素在调节胰液分泌中各自的作用,成为当时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而且也是极其艰难的一个课题。王志均创造性地将狗的带胰主导管的胰钩和胰头部的一部分胰腺切下,移植于皮下,使胰导管与右侧第二0(剪去0尖)相连,于是胰液从0流出体外,解决了上述研究的难题。他的《移植胰脏狗的小肠释放的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生理学测定》这篇博士论文发表于1951年《美国生理学杂志》第164期,**次详细阐明了各种食物在小肠中**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的情况,引起国际同行学者的高度关注。该论文成为消化生理学研究的经典参考文献,至今仍被一些生理学教科书和专著所引用。  1950年,王志均冲破了美国政府对留美中国学生回国的重重阻挠,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任教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医科大学)。  王志均热爱教育事业,并配合教学,筹建消化生理实验室,在相当困难的条件下,带领青年教师和进修生开展消化生理学研究工作。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利用食道瘘狗进行假饲,证明假饲可通过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引起胃液的分泌。这个实验结果,引起王志均的关注,并且他认为其中也一定会有体液因素的参与。为此,他观察了假饲对*糖的影响,发现在取消肾上腺髓质作用的条件下,假饲则引起*糖浓度的降低。然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工作,观察了进食活动、胃机械扩张、小肠区域和胰导管等部位对糖和脂肪代谢的影响,并对其神经体液机制和中枢定位进行了分析。这一系列工作进行了长达12年之久,发表了多篇反映研究进展的论文,并先于美国学者R��H�卑焊�(1969)5年,在1964年《科学通报》第8期上发表了《消化器官活动对代谢的影响――十二年工作总结》的论文,较全面地阐明了胰岛素的神经反射性调节和迷走胰岛素系统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在进食活动中对糖代谢调节的颉颃作用。这篇论文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优秀论文奖。在此项工作的基础上,“文革”后,开展了“脑―肠肽在消化和代谢调节中的作用”研究工作,提出脑内的肽能神经有可能参与消化器官活动对代谢影响的中枢机制。这项研究工作获1985年北京市和1986年卫生部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王志均利用自己设计的胃肠四通瘘进行了大量的相关胃体、胃窦、十二指肠对胃液分泌的作用,证明了迷走―胃泌素机制在胃液分泌神经反射期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题将研究结果发表于《生理学报》1965年第28期。  20世纪70年代,国际学术界提出“细胞保护”的概念。王志均以学术的敏感性认为,细胞保护是一个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密切相关的重要科研领域,于是立即开始了探索胃肠肽的细胞保护作用研究,发现胰多肽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有明显的细胞保护作用等,说明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是某些胃肠肽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中,关于“细胞保护作用――胰多肽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和半胱胺诱发的十二指肠溃疡的保护作用”、“胃肠激素及前列腺素在预防胰岛B细胞损伤及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分别获卫生部1986年、1987年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  王志均执教50多年,培养学生数千人,桃李满天下。1987年北京医科大学特别授予他“伯乐奖”。他在一篇文章中自述:“我不喜欢专做科研,我对教学有兴趣,愿意做教师兼做科研。这就是我的志愿,一个平凡人的普普通通的志愿。”王志均在教学中主张启发式,反对照本宣科,要引导学生去思维、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强调把智能培养放在**位,把传授知识放在第二位。他说:“我深深体会到,讲课是一门艺术,当教师的应当花些力气研究它。”他撰文阐述自己对教育的意见,如《关于高等学校的智能培养问题》、《关于培养研究生的几个问题》、《关于培养科学道德问题》、《治学之道》等。他写道:“我认为一个人才绝不是仅仅是有知识而已,在德智体三方面有一不合格,就可能成为废品。只有培养出德才兼备、体魄健康、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有民族自尊心、不计名利、勤劳节俭的青年一代,我们的祖国才能有更美好的明天。”  王志均曾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理科学会副理事长、《生物科学进展》主编等职务,对我国生理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在生理学会理事会换届时,前任理事长冯德培院士对王志均说:“不选你当一任理事长,历史将是不公正的。”  王志均院士直至晚年仍在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为国家培养生理学人才,撰写著作,推动学科的发展。“老牛心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他常以他所喜欢的前人的这句话鼓励自己。  来源:九三学社**宣传部

相关院校: 清华大学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吴英恺 (1910~2003) 中国科学院院士 辽宁省沈阳新民市 汪猷 (1910~1997)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杭州 熊毅 (1910~1985) 中国科学院院士 贵州省贵阳 苏元复 (1910~1991)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嘉兴海宁 孙殿卿 (1910~2007)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黑龙江哈尔滨 + 更多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0年)去世的名人: 肖伦 (1911~2000)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 谢希德 (1921~2000) 中国科学院院士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 史绍熙 (1916~2000)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无锡宜兴 裘维蕃 (1912~2000)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无锡 张炳熹 (1919~2000) 中国科学院院士 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 卢衍豪 (1913~2000) 中国科学院院士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 + 更多公元2000年去世的名人》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