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季良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陈季良(1883―1945年),原名陈世英,福建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母亲是他的姨祖母,林则徐是他的表舅。他的曾祖父陈鸣昌和祖父陈翼谋都是举人。父亲陈镜河曾在江苏任知县。母亲叫吴重,闽东宁德人。  陈世英小时,常随母亲到外祖父家小住,每次到宁德,母亲都让他登楼观海,对他说:海上无门,外国人最易来犯。有一回,登楼观海时,陈母指着渔民在泥埕上的泥橇说:“明朝倭寇犯境,戚继光将军以此橇作武器,潮退时,令士卒乘而逾泥,*敌夺舟,获大胜。”陈母勉励儿子学习戚继光将军,继承遗志。陈季良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190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该学堂第四届驾驶班。后来到英国留学。回国后,他先后在“海圻”号巡洋舰、“建安”号驱逐舰、“海容”号巡洋舰任职。  1918年2月,中国驻海参崴总领事邵恒睿连续多次致电外交部吁请出兵境外保护俄国远东地区的中国侨民,“以申国权”。3月11日,外交部再将邵恒睿电报呈送国务院。3月13日,北洋政府宣布派军舰前往海参崴和庙街(尼占拉耶夫斯克)驻扎。  那时,白俄军队和日本干涉军不断越过中俄界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进入中国,骚扰边民,白俄黑龙江舰队甚至沿松花江直入东北腹地,劫夺商旅,征丁拉夫。虽然1858年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规定中国船只在黑龙江中有航行权,但航权事实上为沙俄所独占,中国商船长期被限航至松花江口为止。为了保卫黑龙江航行权,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1918年8月3日,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发布命令:中国向西伯利亚地区增派海、陆军,以配合协约国集体行动,并在海参崴设立中国军事代办处。  **批军舰,由“海容”舰长林建章率领。“海容”舰抵达海参崴后,其官兵无所事事,抽大烟,逛伎院,让中国侨民大为失望。  第二批由“江亨”舰长陈世英率领海军第二舰队中的“江亨”、“利捷”、“利绥”和“利川”4艘舰,从上海出发前往海参崴。舰队经济州岛、朝鲜海峡、釜山、城津等沿岸海区,于8月5日到达海参崴。  庙街原是中国清代旧城名,位于黑龙江入海口附近,是进入黑龙江的必经之路,当时有华侨2000多人。那时庙街局势相当复杂,既有近千名日本陆军、四艘日本驱逐舰和一艘巡洋舰驻防,还有白俄军队驻扎。苏俄将黑龙江航权归还中国了,但是日本不予承认。  1919年9月,陈世英率领中国舰队抵达庙街后执行巡航任务。巡航时,陈世英舰队常遭到日军炮火的拦阻和白俄谢苗诺夫匪徒的袭击,中国舰队只得在黑龙江封冻前退回庙街。  同年10月下旬,苏俄红军游击队对庙街白俄军队发起进攻。庙街的白俄军队向陈世英寻求帮助。陈世英不卑不亢地将白俄军官挡了回去。不久,苏俄红军击溃了白俄军队,进入庙街。而此时,日军退居日本领事馆,构筑防线,准备联合白俄溃军进行反扑。苏俄红军也派将领前来拜访陈季良。他们对中国海军官兵拒绝帮助白俄军进攻红军表示感谢。  11月的一天深夜,日军向苏俄红军驻地发动了突然袭击。经过几天激战,苏俄红军将日军围困于日本领事馆内。由于日本领事馆防守坚固,红军缺乏炮火支援,久攻不下。于是,苏俄红军派代表向陈世英求助,请借中国海军舰炮给红军使用。陈世英连夜召集四舰军官开会,讨论苏俄红军的要求。中国海军官兵一致决定借炮给红军。翌日,陈世英将“江亨”舰3英寸边炮1门、“利川”舰5响格林炮1门借给红军。同时,给苏俄红军钢弹、 各3发,格林炮弹3排共15发。苏俄红军很快攻克日本领事馆,占领了日军盘踞的洋楼,击毙日军数十人,俘虏130多人。这一场战争被称作“庙街**”。  1919年11月,怀恨在心的日军派出军舰袭击陈世英舰队。这时包括华侨在内的庙街城内各国侨民对中国军队予以人力、物力援助,使其渡过艰难,*离了险境。  1920年1月,海参崴工人举行起义,建立了布尔什维克临时政府。3月15日,林建章从海参崴发来电报说:已接到苏俄政府正式公文,承认中国军舰在黑龙江的航行权。滞留庙街过冬的中国舰队一俟江水解冻,即可起航。江水解冻后,日本海军20多艘舰艇前来报复。苏俄红军建议中国海军四舰驶往马街暂避。这时各国侨民和部分华侨也要求随行。苏俄红军于是派出数十艘帆船,帮助中国舰队运送侨民抵达马街。不久,日本舰队和白俄军舰开到马街,向我舰队开炮-。陈世英要求舰上官兵团结一心,坚决予以还击。过后,日本抓住中国军队借炮给俄一事做文章,扬言要击沉我四舰。  协约国应中国政府要求出面调停,认为中国海军帮助苏俄红军多系传闻,无法确证。但日本方面仍认定中国海军帮助红军对日本领事馆的进攻,不肯善罢甘休 ,并提出四项要求。北洋政府迫于日本政府的压力,组织军事法庭对陈世英进行审判。法庭最后判决将陈世英革职,永不叙用。“庙街**”宣告结束。  实际上,北洋政府、海军部,对陈世英维护国家**,声张正义,表现出应有的民族气节,心中是有数的。因此海军部对军事法庭的判决根本就没有执行。“庙街**”之后,陈世英改名陈季良,继续在海军服役,还被授予“文虎”勋章。  1923年,陈季良授海军上校衔,获“三等宝光嘉禾章”。1923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1925年2月,升任海军**舰队司令,兼任厦门警备司令。1929年,陈季良升任海军部常务次长,仍兼**舰队司令。  “七七”事变*发后,侵华日军在华北扩大战争的同时,又积极筹划进攻上海,实行南北夹击,妄图3个月****。7月11日,日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中将率“出云”号旗舰驶入黄浦江,随后其他日舰陆续抵沪。同时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增调兵力,大搞军事演习,随时准备挑起战端。当时在长江中上游的九江、武汉、宜昌、重庆等地还游弋着日舰70余艘,陆战队员7000余人等诸多军事力量。  那时,中国海军共有舰船57艘,连小艇算在内,总吨位不过6万吨,不及日本海军的1/25,且多半是超期服役的旧舰。更要命的是,中国海军还处在四分五裂、各自为政的状态。  中国海军自知只能把长江作为布防重心,一旦海疆有警,舰队集中长江,-出海口,消灭长江内的日本军舰,而后相机往近海推进。为阻挡日寇进犯南京,中国海军选择在江苏江阴一带构筑阻塞线,并在江面最狭处(宽仅1.25公里)的“江海门户”设防。  1937年8月11日下午,蒋介石亲自打电话给海军部长陈绍宽,下令海军执行封江任务,防止敌舰以突击方式直抵南京。陈季良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江阴-区总指挥。8月12日,陈季良率部抵达江阴,开始了悲壮的沉船封江行动。8月12日,中国海军在长江的江阴段江面上,以12艘老舰艇、23艘商轮、8艘趸船和185艘民船及大量石方筑起了**道江阴阻塞线;接着,又将当时中国海军序列中吨位最大的“海圻”号等四艘老舰沉入江中,于**道阻塞线后构成一条辅助阻塞线。接着,又征用了“公平”、“万宰”、“泳吉”等三艘民轮沉入-线,在镇江、芜湖、九江、汉口等地缴获的日籍趸船也先后被拖到-线凿沉。海军部又请行政院训令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各省政府紧急征用民用小船盐船185艘,满载3094万方石子沉入-线的空隙中。然后,中国海军在阻塞线外侧敷设 区,主力舰则驻扎内侧,构成一道严密的-线。海军部还在阻塞线内外布设 ,在江岸构筑炮台,架设舰炮,组成火力网。由**舰队司令陈季良统率轻巡洋舰“平海”、“宁海”、“逸仙”、“应瑞”为**梯队列阵-线内,以第二舰队驱逐舰“建康”号,炮舰“楚有”号为第二梯队巡弋于南京下关一带,监视和保卫这一国防堡垒。  从8月16日起,日军出动飞机临江上空侦察,企图炸开水上通道。在没有任何空军力量支持的情况下,陈季良率中国海军**舰队的4艘战舰与日本300多架战机、70多艘军舰,浴*战斗了两个月,击落敌机20多架。这场惨烈的江阴海空战,被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法尔肯豪森称之为“**次世界大战后最惨烈的海空战”。  中国海军主动出击,使日军大为震惊,决心对中国海军进行报复。9月22日上午,日本海军联合航空队首批30余架攻击机和战斗机袭击江阴,轰炸中国海军**舰队。此次海空战持续2个小时,战况惨烈。中国海军击落日机3架,击伤8架,阵亡 6人,伤30余人,“平海”、“应瑞”两舰受伤。23日,日军出动73架飞机,分两批向中国舰队发起进攻。“平海”、“宁海”两舰在经过顽强的浴*奋战后被击沉。  在“宁海”、“平海”两舰被炸沉后,陈季良移驻“逸仙”舰,并挂出司令旗继续指挥战斗。9月25日上午,日军出动9架飞机对它进行猛烈轰炸。“逸仙”舰用仅剩的99枚空炸 进行还击。令人称奇的是,舰首150毫米主炮还击落了2架敌机。在战斗中,“逸仙”舰也被击中,舰上官兵牺牲14人,重伤6人。官兵们劝陈季良快撤,陈季良喝道:“不!我们还剩十几发炮弹,我们要和敌人拚到底!”激战中,“逸仙”舰再次中弹,舰身左倾、舰首炮与舰尾炮都被炸毁。陈季良被弹片击中腰部,*流如注,摔倒在甲板上。他忍着巨痛,果断地下命“逸仙”舰抢摊。敌机见“逸仙”舰无力还击,就超低空飞行,继续轰炸“逸仙”舰。陈季良顽强地站起来,大吼一声:“中国**最好的归宿,就是与敌人战死在最后一刻!”他拔出手 与敌机对决。陈季良将军的精神感染了全舰官兵,大家从*泊中顽强地站起来,用手 、用 与敌人*战,直到所有的 打光。“逸仙”舰因中弹多处,舱内大量进水,最后沉没江中。  负伤后的陈季良依然不下火线,继续移驻“定安”舰,再次升起司令旗,指挥与敌作战。有人劝告他说:“挂司令旗*露目标是很危险的。”可陈季良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说:“司令旗在,中国的舰队就在,对敌是蔑视,对自己的人是个鼓舞。”  在保卫江阴-线的战斗中,陈季良率领的海军**舰队将士,不畏牺牲,与敌浴*奋战,显示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英勇气概。陈绍宽曾撰文写道:“我们弱小的海军凭着什么能使敌机无法完成他们的任务呢?……那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海军今日为民族牺牲了,在未来,他将为着民族而建立起来!” 蒋介石为海军特命颁奖,称此种破釜沉舟之决心殊为可贵。  江阴海空战后,陈季良晋升上将,仍担任海军部常务次长兼**舰队司令要职。1938年1月,国民政府决定撤销海军部,改设战时海军总司令部,并重新编组了**、第二舰队。编组后的**舰队司令仍由陈季良担任,司令部设于“民权”炮舰上,负责武汉下游防务。1938年7月,武汉保卫战打响,陈季良率领的**舰队在武汉附近又与日寇展开激战,再次付出巨大牺牲,其中“中山”舰在金口的抗敌壮举,在中国近代海军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1939年1月,陈季良因战绩显著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记功一次。  1945年4月14日,陈季良在重庆万州病逝,终年62岁。1945年5月25日,国民政府追赠陈季良海军上将军衔。

   陈季良(1883―1945年),原名陈世英,福建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母亲是他的姨祖母,林则徐是他的表舅。他的曾祖父陈鸣昌和祖父陈翼谋都是举人。父亲陈镜河曾在江苏任知县。母亲叫吴重,闽东宁德人。  陈世英小时,常随母亲到外祖父家小住,每次到宁德,母亲都让他登楼观海,对他说:海上无门,外国人最易来犯。有一回,登楼观海时,陈母指着渔民在泥埕上的泥橇说:“明朝倭寇犯境,戚继光将军以此橇作武器,潮退时,令士卒乘而逾泥,*敌夺舟,获大胜。”陈母勉励儿子学习戚继光将军,继承遗志。陈季良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190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该学堂第四届驾驶班。后来到英国留学。回国后,他先后在“海圻”号巡洋舰、“建安”号驱逐舰、“海容”号巡洋舰任职。  1918年2月,中国驻海参崴总领事邵恒睿连续多次致电外交部吁请出兵境外保护俄国远东地区的中国侨民,“以申国权”。3月11日,外交部再将邵恒睿电报呈送国务院。3月13日,北洋政府宣布派军舰前往海参崴和庙街(尼占拉耶夫斯克)驻扎。  那时,白俄军队和日本干涉军不断越过中俄界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进入中国,骚扰边民,白俄黑龙江舰队甚至沿松花江直入东北腹地,劫夺商旅,征丁拉夫。虽然1858年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规定中国船只在黑龙江中有航行权,但航权事实上为沙俄所独占,中国商船长期被限航至松花江口为止。为了保卫黑龙江航行权,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1918年8月3日,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发布命令:中国向西伯利亚地区增派海、陆军,以配合协约国集体行动,并在海参崴设立中国军事代办处。  **批军舰,由“海容”舰长林建章率领。“海容”舰抵达海参崴后,其官兵无所事事,抽大烟,逛伎院,让中国侨民大为失望。  第二批由“江亨”舰长陈世英率领海军第二舰队中的“江亨”、“利捷”、“利绥”和“利川”4艘舰,从上海出发前往海参崴。舰队经济州岛、朝鲜海峡、釜山、城津等沿岸海区,于8月5日到达海参崴。  庙街原是中国清代旧城名,位于黑龙江入海口附近,是进入黑龙江的必经之路,当时有华侨2000多人。那时庙街局势相当复杂,既有近千名日本陆军、四艘日本驱逐舰和一艘巡洋舰驻防,还有白俄军队驻扎。苏俄将黑龙江航权归还中国了,但是日本不予承认。  1919年9月,陈世英率领中国舰队抵达庙街后执行巡航任务。巡航时,陈世英舰队常遭到日军炮火的拦阻和白俄谢苗诺夫匪徒的袭击,中国舰队只得在黑龙江封冻前退回庙街。  同年10月下旬,苏俄红军游击队对庙街白俄军队发起进攻。庙街的白俄军队向陈世英寻求帮助。陈世英不卑不亢地将白俄军官挡了回去。不久,苏俄红军击溃了白俄军队,进入庙街。而此时,日军退居日本领事馆,构筑防线,准备联合白俄溃军进行反扑。苏俄红军也派将领前来拜访陈季良。他们对中国海军官兵拒绝帮助白俄军进攻红军表示感谢。  11月的一天深夜,日军向苏俄红军驻地发动了突然袭击。经过几天激战,苏俄红军将日军围困于日本领事馆内。由于日本领事馆防守坚固,红军缺乏炮火支援,久攻不下。于是,苏俄红军派代表向陈世英求助,请借中国海军舰炮给红军使用。陈世英连夜召集四舰军官开会,讨论苏俄红军的要求。中国海军官兵一致决定借炮给红军。翌日,陈世英将“江亨”舰3英寸边炮1门、“利川”舰5响格林炮1门借给红军。同时,给苏俄红军钢弹、 各3发,格林炮弹3排共15发。苏俄红军很快攻克日本领事馆,占领了日军盘踞的洋楼,击毙日军数十人,俘虏130多人。这一场战争被称作“庙街**”。  1919年11月,怀恨在心的日军派出军舰袭击陈世英舰队。这时包括华侨在内的庙街城内各国侨民对中国军队予以人力、物力援助,使其渡过艰难,*离了险境。  1920年1月,海参崴工人举行起义,建立了布尔什维克临时政府。3月15日,林建章从海参崴发来电报说:已接到苏俄政府正式公文,承认中国军舰在黑龙江的航行权。滞留庙街过冬的中国舰队一俟江水解冻,即可起航。江水解冻后,日本海军20多艘舰艇前来报复。苏俄红军建议中国海军四舰驶往马街暂避。这时各国侨民和部分华侨也要求随行。苏俄红军于是派出数十艘帆船,帮助中国舰队运送侨民抵达马街。不久,日本舰队和白俄军舰开到马街,向我舰队开炮-。陈世英要求舰上官兵团结一心,坚决予以还击。过后,日本抓住中国军队借炮给俄一事做文章,扬言要击沉我四舰。  协约国应中国政府要求出面调停,认为中国海军帮助苏俄红军多系传闻,无法确证。但日本方面仍认定中国海军帮助红军对日本领事馆的进攻,不肯善罢甘休 ,并提出四项要求。北洋政府迫于日本政府的压力,组织军事法庭对陈世英进行审判。法庭最后判决将陈世英革职,永不叙用。“庙街**”宣告结束。  实际上,北洋政府、海军部,对陈世英维护国家**,声张正义,表现出应有的民族气节,心中是有数的。因此海军部对军事法庭的判决根本就没有执行。“庙街**”之后,陈世英改名陈季良,继续在海军服役,还被授予“文虎”勋章。  1923年,陈季良授海军上校衔,获“三等宝光嘉禾章”。1923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1925年2月,升任海军**舰队司令,兼任厦门警备司令。1929年,陈季良升任海军部常务次长,仍兼**舰队司令。  “七七”事变*发后,侵华日军在华北扩大战争的同时,又积极筹划进攻上海,实行南北夹击,妄图3个月****。7月11日,日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中将率“出云”号旗舰驶入黄浦江,随后其他日舰陆续抵沪。同时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增调兵力,大搞军事演习,随时准备挑起战端。当时在长江中上游的九江、武汉、宜昌、重庆等地还游弋着日舰70余艘,陆战队员7000余人等诸多军事力量。  那时,中国海军共有舰船57艘,连小艇算在内,总吨位不过6万吨,不及日本海军的1/25,且多半是超期服役的旧舰。更要命的是,中国海军还处在四分五裂、各自为政的状态。  中国海军自知只能把长江作为布防重心,一旦海疆有警,舰队集中长江,-出海口,消灭长江内的日本军舰,而后相机往近海推进。为阻挡日寇进犯南京,中国海军选择在江苏江阴一带构筑阻塞线,并在江面最狭处(宽仅1.25公里)的“江海门户”设防。  1937年8月11日下午,蒋介石亲自打电话给海军部长陈绍宽,下令海军执行封江任务,防止敌舰以突击方式直抵南京。陈季良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江阴-区总指挥。8月12日,陈季良率部抵达江阴,开始了悲壮的沉船封江行动。8月12日,中国海军在长江的江阴段江面上,以12艘老舰艇、23艘商轮、8艘趸船和185艘民船及大量石方筑起了**道江阴阻塞线;接着,又将当时中国海军序列中吨位最大的“海圻”号等四艘老舰沉入江中,于**道阻塞线后构成一条辅助阻塞线。接着,又征用了“公平”、“万宰”、“泳吉”等三艘民轮沉入-线,在镇江、芜湖、九江、汉口等地缴获的日籍趸船也先后被拖到-线凿沉。海军部又请行政院训令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各省政府紧急征用民用小船盐船185艘,满载3094万方石子沉入-线的空隙中。然后,中国海军在阻塞线外侧敷设 区,主力舰则驻扎内侧,构成一道严密的-线。海军部还在阻塞线内外布设 ,在江岸构筑炮台,架设舰炮,组成火力网。由**舰队司令陈季良统率轻巡洋舰“平海”、“宁海”、“逸仙”、“应瑞”为**梯队列阵-线内,以第二舰队驱逐舰“建康”号,炮舰“楚有”号为第二梯队巡弋于南京下关一带,监视和保卫这一国防堡垒。  从8月16日起,日军出动飞机临江上空侦察,企图炸开水上通道。在没有任何空军力量支持的情况下,陈季良率中国海军**舰队的4艘战舰与日本300多架战机、70多艘军舰,浴*战斗了两个月,击落敌机20多架。这场惨烈的江阴海空战,被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法尔肯豪森称之为“**次世界大战后最惨烈的海空战”。  中国海军主动出击,使日军大为震惊,决心对中国海军进行报复。9月22日上午,日本海军联合航空队首批30余架攻击机和战斗机袭击江阴,轰炸中国海军**舰队。此次海空战持续2个小时,战况惨烈。中国海军击落日机3架,击伤8架,阵亡 6人,伤30余人,“平海”、“应瑞”两舰受伤。23日,日军出动73架飞机,分两批向中国舰队发起进攻。“平海”、“宁海”两舰在经过顽强的浴*奋战后被击沉。  在“宁海”、“平海”两舰被炸沉后,陈季良移驻“逸仙”舰,并挂出司令旗继续指挥战斗。9月25日上午,日军出动9架飞机对它进行猛烈轰炸。“逸仙”舰用仅剩的99枚空炸 进行还击。令人称奇的是,舰首150毫米主炮还击落了2架敌机。在战斗中,“逸仙”舰也被击中,舰上官兵牺牲14人,重伤6人。官兵们劝陈季良快撤,陈季良喝道:“不!我们还剩十几发炮弹,我们要和敌人拚到底!”激战中,“逸仙”舰再次中弹,舰身左倾、舰首炮与舰尾炮都被炸毁。陈季良被弹片击中腰部,*流如注,摔倒在甲板上。他忍着巨痛,果断地下命“逸仙”舰抢摊。敌机见“逸仙”舰无力还击,就超低空飞行,继续轰炸“逸仙”舰。陈季良顽强地站起来,大吼一声:“中国**最好的归宿,就是与敌人战死在最后一刻!”他拔出手 与敌机对决。陈季良将军的精神感染了全舰官兵,大家从*泊中顽强地站起来,用手 、用 与敌人*战,直到所有的 打光。“逸仙”舰因中弹多处,舱内大量进水,最后沉没江中。  负伤后的陈季良依然不下火线,继续移驻“定安”舰,再次升起司令旗,指挥与敌作战。有人劝告他说:“挂司令旗*露目标是很危险的。”可陈季良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说:“司令旗在,中国的舰队就在,对敌是蔑视,对自己的人是个鼓舞。”  在保卫江阴-线的战斗中,陈季良率领的海军**舰队将士,不畏牺牲,与敌浴*奋战,显示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英勇气概。陈绍宽曾撰文写道:“我们弱小的海军凭着什么能使敌机无法完成他们的任务呢?……那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海军今日为民族牺牲了,在未来,他将为着民族而建立起来!” 蒋介石为海军特命颁奖,称此种破釜沉舟之决心殊为可贵。  江阴海空战后,陈季良晋升上将,仍担任海军部常务次长兼**舰队司令要职。1938年1月,国民政府决定撤销海军部,改设战时海军总司令部,并重新编组了**、第二舰队。编组后的**舰队司令仍由陈季良担任,司令部设于“民权”炮舰上,负责武汉下游防务。1938年7月,武汉保卫战打响,陈季良率领的**舰队在武汉附近又与日寇展开激战,再次付出巨大牺牲,其中“中山”舰在金口的抗敌壮举,在中国近代海军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1939年1月,陈季良因战绩显著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记功一次。  1945年4月14日,陈季良在重庆万州病逝,终年62岁。1945年5月25日,国民政府追赠陈季良海军上将军衔。

同年(公元1883年)出生的名人: 严骥 (1883~1960)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郑焕彩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妙月 (1883~1944)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黄则云 (1883~1964)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侯西反 (1883~1944)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 + 更多公元188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 陈群 (1890~1945) 汪伪国民政府**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刘家煌 (1916~1945)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 周裕藩 (1920~1945)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 林慕曾 (1914~1945)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 万善宗 (1921~1945)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 吴桂生 (1868~1945)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 更多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