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名琛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叶名琛(1807年~1859年4月9日),字昆臣,湖北汉阳人,近代著名历史人物,清朝中后期著名疆臣,官至两广总督擢授体仁阁大学士。第二次**战争中被俘,自诩“海上苏武”。人称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一提到叶名琛,熟悉历史的读者就会想到第二次**战争和他“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策略,从而认定他是清末一个昏庸的**。而实际上,这却是一个由清政府和侵略者联手捏造的百年冤案。 叶名琛字昆臣,生于1809年12月21日,他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叶名琛在少年时就“以诗文鸣一时”。不到十八岁,他就考取贡生,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不到四十岁,他就被提升为广东巡抚。 1858年1月5日,两广总督叶名琛在副督统双喜衙署内,被英法军队捕获.。 对外国势力以强硬著称1849年,英国人要求进入广州城。这是在《南京条约》中没有的。叶名琛认为条约一经签署就应该“永远守信”,不应该有什么实质性的更改。于是在叶名琛的指挥下,广州各地组织乡勇,全力以赴做好守城准备,以防英军来袭。英国海军司令柯利尔报告,有成千上万的农村武装进入广州城,形成了“人自守卫,戈矛耀路,锣鼓震天”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英国侵略者改变了过去的炮舰政策,改为与中国政府谈判。叶名琛和当时的总督徐广缙一起伪造了皇帝的诏书,使英国人入城的企图没有实现。广州人民兴高采烈地搭起了六座宏伟的彩牌楼来为叶名琛和徐广缙庆功。道光皇帝也喜出望外,破例将叶名琛加封为男爵,他成为清朝历史上极少数成为男爵的**之一。 1856年10月8日,“亚罗号”***发。叶名琛逮捕了亚罗号上的中国船员。叶名琛依然采取强硬政策拒不接受英国侵略者的无理要求。10月14日,英国海军虏去一艘中国水师的官船。21日,英军开始在司令西马糜厘的率领下,乘船攻击珠江两岸的炮台。至此,两国处于战争状态,第二次**战争*发。此时,与英国开战对叶名琛来讲不是一个好时机。他所有精锐**都在-作战,广东的财力基本已经在镇压太平军的战争中消耗殆尽。他面临无兵可派、无险可守、无钱可用的尴尬局面。尽管内外交困,但是面对英国人咄咄逼人的态度,叶名琛仍然沉着应战。 击败英国侵略者 叶名琛与英国侵略军展开了激烈的 战。1856年,在英军发动进攻时,叶名琛利用原有的保甲系统,侦察敢于为英国侵略者刺探情报或提供粮食的汉奸,逮捕了七八十人。他还给广州市民发放 ,无证者一律不得进出城门。英国人后来不得不承认从广东他们几乎得不到什么信息。与此同时,叶名琛启用了他多年来经营的谍报系统。在和平时期,叶名琛通过广东夷务总局向英国人占领的香港派出了大量探子。这些探子的公开身份是在香港做贸易的商人,而实际上他们都是叶名琛手下的**。战争开始后,他们与叶名琛的信息交流更加频繁,每五天就联系一次,给叶名琛提供了大量关于香港的英军部署和调动的情况。叶名琛自得地说:“我合数十处报单互证,然后得其端绪。”知己知彼使叶名琛在广州作战的初期获得了胜利。 叶名琛以重金鼓舞士气,凡斩英人首级者赏银元三十,务必把英军“根诛尽灭”。他积极采取袭扰战的方式,使英军日夜不得休息,首尾不能相顾。夜晚时他派遣沙船,满载0冲击在岸边休息的英军。同时,还派出火筏对英舰进行火攻,使英舰不敢靠近岸边,从而减少了白天中国陆军所受到的炮火压制。中国水军还趁大雾垂江炮轰英国舰队长达二十分钟之久。英军司令西马糜厘对叶名琛的战术毫无办法,法军见势不妙借口保卫香港早早地撤出了广州。经过四个月毫无结果的对峙,疲惫的英军不得不放弃进攻广州的意图,开始撤退。 同时,叶名琛对英军的后勤基地香港展开了攻势。香港地理位置特殊,是天然的良港。但是香港严重依赖内地输送给他们的生活必需品。新安县给香港提供大量的供给和服务,叶名琛派新安县士绅陈桂藉负责对香港的行动。陈桂藉召开了全县士绅大会,决定停止对香港的一切供给,从香港撤回全部新安人,直接导致了香港生活必需品的缺乏和人力资源的短缺,使香港很难为在广州作战的英军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此后,叶名琛对香港实施了禁运。陈桂藉派人在通往九龙的交通线上设卡,还组织小型纠察船队保证禁运。禁运使香港几乎成为臭港,英国驻华公使包令叫苦不迭。 叶名琛还派人突袭香港。1851年1月19日,一队乔装的乡勇,突袭了英军的巡逻队,*死一名英军军官。这类的突袭行动还很多。包令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我们不得不时刻提防**、暗*和纵火”。后来更出现了面包投***,一些乡勇在面包房里秘密地放进了-,导致许多英国人中*,其中也包括包令的夫人。叶名琛的行动使香港的英国人大为*慌,大批英国人逃到澳门避*。1857年7月,包令也因为在军事和外交上的失败,被英国政府解职。 兵败被俘 从1856年轰击广州城到1857年包令被解职,叶名琛运用 战、贸易战和袭扰战依靠士绅训练的乡勇积极抗击,没有让英国人占到任何便宜。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叶名琛逐渐陷入不利的地位。叶名琛将胜利的消息上报朝廷后,非但没得到皇帝的嘉奖,朝廷反而申斥他不应轻启战端,要他与英国人谈判。这就使叶名琛错过了一个重要的战略间隙,使英国有机会增援在中国的英军。 贸易禁运在损害英国人利益的同时也给中国贸易商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广东许多士绅从事对外贸易,由于实施贸易战关闭海关,大量广东士绅失去了收入来源。他们很难再负担训练和雇用乡勇的开支。因此广州保卫战中的主力――乡勇难以为继。这使叶名琛陷入了无兵可用、没钱可花的窘境,从根本上动摇了叶名琛的阵脚。 1857年10月,额尔金爵士率领援军进驻香港,敌我双方的力量平衡被打破。额尔金爵士在听取进攻广州的英军指挥官西马糜厘报告后,深感叶名琛是个很难对付的军事将领。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一直犹豫着,没有采取任何军事行动。最后,他决定要北上避开叶名琛这块难啃的骨头,直接找中国的皇帝。但是就在这时,一艘广州的官船被英军截获,船里大量的官方文件被英军获得。包令从文件中得出结论:叶名琛已经无兵可派没钱可花了,广州连一天都守不住。包令得到这个消息大喜过望,不顾已经被解职,奔上额尔金的旗舰力劝额尔金改变北上的决定。 这时汉奸出卖了叶名琛,巡抚柏贵和广州将军见势不妙,便同敌人**,英军轻易占领广州。叶名琛忠于职守,不离督府,最终被俘。 被刻意丑化 英法联军在广州建立了傀儡政府。英国人认为“叶名琛无疑是英勇、果断的人,广州人一定为有这么一个父母官而骄傲”。要想完满解决如何占领广州这个难题,“必须把叶名琛的名声搞臭”。英法联军采取了这样的政策并利用一切机会败坏叶名琛的名声。这样也做正中那些通敌者的下怀,因为他们巴不得通过抨击叶名琛来转移人们对他们-行径的注意。 广州沦陷后,中国军队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导致作为帝国心脏的北京被占领。难逃历史罪责的满清政府利用当时在广州的英国人制造出来的谣言转移视听,将叶名琛丑化成一个自大傲慢又愚蠢的**,战败的责任就由皇帝和清廷那里转移到叶名琛一个人的身上。 就这样,在外国侵略者、汉奸和清廷三者心照不宣的推波助澜下,出现了薛福成对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戏谑。而叶名琛傲慢愚蠢的形象深深地烙在人们的印象中。一个历史人物就这样被扭曲了。谣言和曲解遮蔽了历史的真实,连英国侵略者都惧怕三分的叶名琛反而被中国人丑化。他生前壮志未酬,死后遭人诟病,从民族的角度看无疑是一场悲剧。 叶名琛相关 清朝广东巡抚道光廿八年六月四日 1848年7月4日 清朝两广总督 经历历史**: 第二次**战争 (公元1856年--公元1860年) 同年(公元1807年)出生的名人: 陈清桂 (1807~1883)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 郭柏荫 (1807~1884)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程豫 (1807~1889) 陕西省商洛山阳县 石光真清 亚洲日本 李也亭 (1807~1867) 浙江省宁波北仑区 + 更多公元180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859年)去世的名人: 花沙纳 (1806~1859) 内蒙古自治区 史荣椿 (?~1859) 北京市丰台区 龙汝元 (?~1859) 北京市丰台区 陈九苞 (1782~1859) 福建省宁德市福鼎 朱壬林 (1780~1859) 浙江省嘉兴平湖 克莱门斯・梅特涅 (1773~1859) 在德国出生的奥地利**家 欧洲德国 + 更多公元185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