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致靖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徐致靖(1844年~1917年)清末维新派。清末民初江苏宜兴(今宜兴市)人。字子静,德宗光绪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学士,至内阁学士、署理礼部侍郎。 1897年(德宗光绪二十二年)德国侵占胶州湾,他以外患日迫,亟思“变法图存”。次年上疏清光绪帝明定国是,“以一定心,而维时局。”主张破除资格并向光绪帝推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张元济等人。认为“苟欲变法,必广求湛深实学、博通时务之人而用之,而后旧习可得而革,新模可得而成。”又请“废八股,改试策论,裁汰冗官,酌置散卿,宜练重兵,以备边患。”“百日维新”期间,擢为礼部侍郎,“戊戌变法”后,被革职-。1900年出狱,定居杭州,自号“仅叟”,后清亡民国立,即剪辫,并要求子侄孙辈剪辫子,说康有为等人的复辟行为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徐致靖生平勤奋好学,为人正直,“廉静寡欲”。著有《上虞县志》、《奏议》、《仅叟诗文》若干卷,所著《论语解》未能完稿,皆藏于家。 其子徐仁铸亦是变法维新志士,为清末四才子之一。 大难不死的“戊戌第七君子” 当年慈禧发动戊戌**,囚禁光绪皇帝,大肆逮捕维新派**。徐致靖也进了监狱。慈禧亲笔批文立即斩决的头一个人就是徐致靖。李鸿章与徐致靖的父亲是同科进士,又是密友,私交很深。李鸿章就想方设法救徐。他知道自己出面救徐致靖不妥,只好求慈禧的红人荣禄帮忙。碍于面子,荣禄只好向慈禧说情。不料慈禧大怒,责怪荣禄为帝党开*。荣禄马上跪地申诉说徐致靖只是个书呆子,根本不懂得新政,只是在维新派里唱昆曲、玩围棋而已,而且在宣布维新后的3个月内,皇帝一次也没有召见过他。 慈禧立即派太监查询。因宫廷规定,皇帝召见任何人都要有记载,一查便知。太监核查后回报说:3个月内皇帝确实没有召见过徐致靖。这下慈禧稍有转色,再加之荣禄是她最宠信之人,慈禧就改判徐致靖为“监候”(即死缓)。 而事实上,光绪没有召见徐致靖的原因是因为他双耳重听,别人跟他说话不提高声音就听不清楚。而光绪左右时有慈禧耳目,所以为保密起见不太召见。 徐致靖大难不死,“戊戌七君子”变为“六君子”。徐致靖出狱后,一直居住在杭州,改名徐仅叟,意思是“六君子”被害,刀下仅存的老朽。 因为菜市口刑场幸免于难,所以,徐致靖和张荫桓在历史上的声名远不如当时就被害的“六君子”那样光芒万丈,但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 。 刀下何以仅存 “戊戌七君子”怎么成了“戊戌六君子”?徐致靖何以能不死? 1898年9月21日戊戌**发生,9月24日,九门提督署到徐府抓人时,正值徐致靖外出,一回家,他就自行到刑部投案,并无惊慌失措。 他的官职比“四京卿”要高,又保举了康、梁、谭等人,还上过许多变法改制的奏折。入狱之后,他自以为必死,9月28日,他得知要处决一批犯人,穿好官服等候上路,几个子侄也准备带上棺材在菜市口等候。因为侄儿徐仁�h去路上迎接从长沙北来的徐仁铸,徐仁镜呆了,不能说话,只有侄儿徐仁铨一人赶到菜市口: 看见人山人海,纷纷谈说:差使(按为当时口语,即处决人犯的官卒)出来,头一辆车一定是徐致靖。霎时间,听炮声,远望顺治门洞里,涌出一支人马,街上人喊道:差使来了。又听见有人喊道:很奇怪,怎么头一个斩犯是谭大人呢?(许姬传著《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35页。本文未标明出处的引文均来自此书) 只见**辆囚车上是谭嗣同,第二辆是杨深秀,第三辆是杨锐,第四辆是林旭,第五辆是刘光第,最后一辆是康广仁。 徐仁铨目睹大刀王五收了谭嗣同的*。人散了,也没见伯父被绑出来,只好把棺材先寄存在原来的店中。回了家,见仁镜还瞪着眼呆立在门口,赶紧把他拉进家,告诉他今天没有事。 这一史无前例的惊天大案刑部不敢审,奏请派大臣会审,结果突然下旨处斩,越过了当时所有的法律程序,刑部**都很惊讶,连《大清律例》都不顾就要*人。 徐致靖由“斩立决”改为“斩监候”,原来是李鸿章“重托荣禄”,才保住性命。徐、李两家渊源很深,外人不知。他幸免在狱,读书养性,并没有后悔自己卷入维新运动,对前去探监的侄婿言謇博说:“我们主张变法改制,效法明治维新,可谓对症下*,虽然没有成功,但我相信,将来还要走此路,这是大势所趋,少数人阻挠不住的。”狱中,《祭六君子文》《续正气歌》的腹稿都打好了,等他到杭州住下,才默写出来。在狱两年,精通中医的他常为犯人治病,救活了不少人。八国联军进京,全部犯人释放,他不愿走,“我是大清国的犯官,判我绞监候,现在外国人开监放囚犯,我不能听他们的命令”。一直等到监狱的伙食都停了,他才肯出来,并请刑部尚书贵恒代奏**,两个月后,得到西安来的赦旨,才经天津航海南下,在杭州姚园寺巷定居。这个房子是徐仁铸在戊戌事败母亲病故,扶柩南归后的定居之所。这年8月等到父亲出狱南下时,他已患肺病去世,“徐徐云尔”,父子终于未能见面。当时有人集一联:“不孝男徐仁铸,罪孽深重,不自殒灭,*延显考;昧死臣谭嗣同,末学新进,罔知忌讳,干冒宸严。” 徐致靖晚年常说:“我应该跟六君子一起走,留下我有什么意思?” 在他外孙许姬传的回忆录出版前,他何以不死长期都是个谜。戊戌事发,他被捕当天,李鸿章在院子里转圈子,最后决定找荣禄帮忙:“年侄徐子静,是个书呆子,好唱昆曲,并不懂新政,你给讲个人情。”荣禄表示为难,因为徐是要犯。李再三重托“保住他的性命”。第二天,荣禄面见慈禧太后,看到判罪名单,**名就是徐,“斩立决”,下面是谭嗣同等六人。荣禄进言:“太后英明,这些人都是罪有应得,不过徐致靖听说是个书呆子,整天在家里唱昆曲,吹笛子,他并不懂新政,*怕是上当受*。”慈禧太后面带怒容说:“徐致靖不是好东西,他离间我母子,你为什么袒护他?”荣禄忙跪下说:“奴才不敢,不过据奴才知道,徐致靖升了礼部右侍郎后,皇上没有召见。”太监奉命去查档,果然,光绪帝三个月内都没有召见过徐,她这才辞色缓和下来,对荣禄说:“看你的面子,叫他老死狱底吧。”动笔把“斩立决”改为“斩监候”。荣禄为表示自己费了大力才保住徐的性命,所以对李鸿章说得很详细。是李的后人亲口告诉徐的后人的。光绪帝为什么三个月没有召见过徐?其实是因为徐“耳朵重听”,身为皇帝,还不得不防隔墙有耳。这一点张元济**时就感觉到了。 原来,李鸿章与徐致靖的父亲徐伟侯1847年同时在考棚应考,李得了疟疾,文章未完成,徐去隔壁探病,李叹息“今科无望,完了”。徐问:“你做了几篇?”李说只誊清一篇,还有两篇是草稿,来不及修改就病了,拿笔哆嗦,无力完篇。徐说给我,我代你整理抄写,递进去试试。结果李一举中了进士。日后李鸿章位极人臣,徐总是当个知县,但两家的渊源非同寻常,不为外人所知。至于荣禄为什么会买李鸿章的账,在当时波诡云谲的复杂时局中,他也离不开懂洋务、会办外交的李鸿章支持、帮助。我前面提及他对陈宝箴也曾力保。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出任直隶总督,奉旨推荐人才,开列过一个31人的名单,其中就有陈三立、黄遵宪这样的维新派,还有袁世凯。 [以上内容由" 笑笑生"分享。] 人物关系: 儿子: 徐仁铸 (1863~1900) 维新四公子 经历历史**: 戊戌变法 (公元1898年) 同年(公元1844年)出生的名人: 靳法蕙 (1844~1917)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 蒋师轼 (1844~1876) 清文学家、书法家 江苏省 苏元春 (1844~1908) 广西自治区梧州蒙山县 王擢英 (1844~1912)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 陈谦善 (1844~1901)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 + 更多公元184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17年)去世的名人: 鄂卓尔・荣庆 (1862~1917) 四川省成都市 靳法蕙 (1844~1917)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 周之济 (1846~1917) 广西自治区梧州苍梧县 杨健侯 (1839~1917)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 阿道夫・冯・贝耶尔 (1835~1917) 诺贝尔化学奖 欧洲德国 孔祥霖 (1852~1917) 山东省济宁曲阜 + 更多公元1917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