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鉴(?-1449),字元器,明桐庐人。少时勤奋好学,崇尚节气,八岁,听父亲读《出师表》对诸葛武侯的慷慨义节钦佩不已。正统七年登进士第,授兵部职方主事。次年,奉命清理调动大同等处军政,处置慎密得当,取舍合乎情理,颇得上司和同僚器重。 当时朝廷宦官揽权,国事日非,北方的瓦刺势力日益强大。正统十四年,瓦刺部首领也先率兵入侵,铁蹄深人山西境内。宦官王振再三敦促英宗御驾亲征。英宗果决定亲率五十万大军前往。兵部职方郎中、淳安人胡永情,是其中随驾一员。胡郎中恳求俞鉴道:“随皇上出征,是我份内事,但目前身有疾病,你能否代我随驾出征?”鉴慷慨答应说:“你我都是一殿之臣,哪有不肯之理。”时在朝官吏都知道,“这次皇上亲征,无取胜之道,随从之臣皆也自分一死而已”。与鉴友善的同僚,见其子尚幼,劝他勿远出。他忧心重重地说:“国事如此,岂能顾及身家。”回到家中,抚摩两幼子说:“你等自长**,我不能顾也。”说罢与妻儿决然作别,命家人俱行李,带干粮,备车马,直趋英宗驻跸处。 大司马邝野素知鉴贤达干练,军中所需的奏章、文书及其它机密重事,都与他商讨,有的且假其手而成。当时,他的驻军之地没有水源,南边7.5公里处有条河,已被敌军占据了,在连水也难以喝到的条件下,俞鉴仍是满腔热情地协助大司马处理军务,昼夜累数百件,皆应对如流。后终因劳累过度而病倒。七月十六日,英宗驾抵大同,命平乡伯陈怀出阵与敌接仗,失利逃回宣府。此际众臣力劝英宗班师,英宗执意不肯回朝。结果,明军惨败。八月十三日鉴随成国公朱勇率部经过鸡鸣山,突然遇到强敌虏骑四面包围,朱勇败殁,鉴自知难以身免,对家丁说:“你快回家禀报,我当以身殉国。”随即跃马入阵,大战敌军,终因寡不敌众,战殁于土木堡。英宗也被俘而去。 俞鉴为国尽忠,为友尽义,颇为时人敬仰。礼部尚书姚夔写了一篇《书俞元器忠义记》,赞扬他:“临难弗避,竭力捍难,可谓诚于事君也;忘危守信,利害弗较,可谓诚于交友也。诚于事君,非忠而何?诚于交友,非义而何?忠与义固元器之所素学、素存、素行,非矫揉于一时者。”
同年(公元1449年)去世的名人: 申�v (1425~1449) 贵州省遵义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祖渊 (1389~1449) 江西省吉安市 齐汪 (1404~1449) 浙江省台州天台 俞�a (?~1449) 浙江省杭州桐庐 吴克勤 (?~1449) 内蒙古自治区 邓�� (?~1449)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 + 更多公元1449年去世的名人》俞鉴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俞鉴(?-1449),字元器,明桐庐人。少时勤奋好学,崇尚节气,八岁,听父亲读《出师表》对诸葛武侯的慷慨义节钦佩不已。正统七年登进士第,授兵部职方主事。次年,奉命清理调动大同等处军政,处置慎密得当,取舍合乎情理,颇得上司和同僚器重。 当时朝廷宦官揽权,国事日非,北方的瓦刺势力日益强大。正统十四年,瓦刺部首领也先率兵入侵,铁蹄深人山西境内。宦官王振再三敦促英宗御驾亲征。英宗果决定亲率五十万大军前往。兵部职方郎中、淳安人胡永情,是其中随驾一员。胡郎中恳求俞鉴道:“随皇上出征,是我份内事,但目前身有疾病,你能否代我随驾出征?”鉴慷慨答应说:“你我都是一殿之臣,哪有不肯之理。”时在朝官吏都知道,“这次皇上亲征,无取胜之道,随从之臣皆也自分一死而已”。与鉴友善的同僚,见其子尚幼,劝他勿远出。他忧心重重地说:“国事如此,岂能顾及身家。”回到家中,抚摩两幼子说:“你等自长**,我不能顾也。”说罢与妻儿决然作别,命家人俱行李,带干粮,备车马,直趋英宗驻跸处。 大司马邝野素知鉴贤达干练,军中所需的奏章、文书及其它机密重事,都与他商讨,有的且假其手而成。当时,他的驻军之地没有水源,南边7.5公里处有条河,已被敌军占据了,在连水也难以喝到的条件下,俞鉴仍是满腔热情地协助大司马处理军务,昼夜累数百件,皆应对如流。后终因劳累过度而病倒。七月十六日,英宗驾抵大同,命平乡伯陈怀出阵与敌接仗,失利逃回宣府。此际众臣力劝英宗班师,英宗执意不肯回朝。结果,明军惨败。八月十三日鉴随成国公朱勇率部经过鸡鸣山,突然遇到强敌虏骑四面包围,朱勇败殁,鉴自知难以身免,对家丁说:“你快回家禀报,我当以身殉国。”随即跃马入阵,大战敌军,终因寡不敌众,战殁于土木堡。英宗也被俘而去。 俞鉴为国尽忠,为友尽义,颇为时人敬仰。礼部尚书姚夔写了一篇《书俞元器忠义记》,赞扬他:“临难弗避,竭力捍难,可谓诚于事君也;忘危守信,利害弗较,可谓诚于交友也。诚于事君,非忠而何?诚于交友,非义而何?忠与义固元器之所素学、素存、素行,非矫揉于一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