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斗(1843―1916),男,出生在梨树县蔡家镇大榆树村。自幼聪明、好学,跟随父亲学习农耕、经商。成年后,为人正直,义气,治业有方,乃一方名士,为县里的头面人物。清光绪十二年(1886)后的20年间,曾任梨树县等地商会会长。创办商号“丰聚当”,经营粮食、木材、食盐等农贸商品,将“丰聚当”更名为“丰聚长”,成为百年的老字号。1916年11月在郑家屯病逝,享年73岁。1921年夫人钱氏(于凤至生母)病逝,合葬在怀德县南崴子乡大泉眼村。 据《于氏家谱》记载,其祖籍山东省登州府海阳县司马庄。明末清初于氏家族出了一位司马大臣,由于为官清正廉洁,家族一直受到朝廷恩宠。咸丰年间,先人奉皇帝“招垦令”举家到东北开发农业,在东辽河西岸的吉林省梨树县蔡家镇大榆树村落户,开始拓荒耕种,繁衍生息。 道光初年,因辽河洪灾冲击了河西庄园,于氏家族迁到河东岸的怀德县南崴子乡大泉眼村。后又到郑家屯等地生活和创业。于永丰、于��、于文斗爷孙三代在当地非常有名望。于文斗膝下有二子一女,老大于凤彩、0于凤翥、老三于凤至。在培育后代上并不重男轻女,所以他把于凤至和其他子女接到身边,设立学馆,请先生来教书。 于家靠大片开荒土地积累家业,于文斗在大泉眼村建起了“目”字形三进四合院,家里有50多口人、60多间宅子,还有私家学堂、粮仓、浴池,大院内大多住着女性,男子基本在外经商。 清同治元年(1862),在昌图府辽源县(今双辽市郑家屯镇)建有241间宅子,创办了“丰聚当”钱庄,经营粮栈、油坊、酒坊、皮毛行、布庄、茶庄、铁木社、杂货铺、食盐、木材、土地等多种产业,可谓富甲一方。 1886年,随着家业增大,于文斗将原西街“丰聚当”钱庄改建为“丰聚长”商号,放钱给蒙古族三喇嘛爷、八梅伦、牙石留根三个大户人家。后来三人为筹钱抵债,把郡王爷拥有科尔沁的大片荒地抵债给于文斗哥三个。当时于氏家族的产业有郑家屯的丰聚当钱庄(丰聚长商号)、营口的庆泰祥钱庄、奉天富裕祥总钱庄、锦州富裕祥钱庄分号等。 光绪二十八年(1902),于文斗奉旨招垦梨树县三江口的土地,可是内蒙古头领陶克涛胡组织义军坚决抗垦。时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派在新民府营带张作霖到郑家屯围剿匪患,当初张作霖在一次剿匪中被土匪围困,是于文斗找来老乡吴俊升将其救出,3人成了生死之交,结为把兄弟。后来,张作霖为报救命之恩,与于文斗结为生死亲家,这才有了少帅张学良和于凤至的故事。 许多人为了挪用现金就把土地置换给于家,于家的土地越来越多,在内蒙古哲里木盟、长岭、郑家屯、梨树、怀德等许多地方都有于家的土地。至于当时究竟有多少土地,于家人口耳相传的是:“骑一匹快马从天亮跑到天黑,一打听,还是于氏家族的土地。”产业有郑家屯的丰聚当钱庄(丰聚长商号)、营口的庆泰祥钱庄、奉天富裕祥总钱庄、锦州富裕祥钱庄分号等。
人物关系: 儿子: 于凤至 (1897~1990) 少帅张学良的原配妻子 同年(公元1843年)出生的名人: 曾纪耀 (1843~1881) 曾国藩次女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 张逸 (1843~1904) 江苏省泰州高港区 姜桂题 (1843~1922)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 安徽省亳州谯城区 黄懋材 (1843~1890)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 冯煦 (1843~1927) 江苏省常州金坛 + 更多公元184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16年)去世的名人: 陈其美 (1878~1916) 浙江省湖州吴兴区 郭筠 (1847~1916) 清代著名女诗人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 李映庚 (1845~1916) 江苏省宿迁沭阳 康国华 (1853~1916) 江苏省扬州 王�]运 (1833~1916) 清末经学家,文学家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 万钧 (1890~1916)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 + 更多公元1916年去世的名人》于文斗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于文斗(1843―1916),男,出生在梨树县蔡家镇大榆树村。自幼聪明、好学,跟随父亲学习农耕、经商。成年后,为人正直,义气,治业有方,乃一方名士,为县里的头面人物。清光绪十二年(1886)后的20年间,曾任梨树县等地商会会长。创办商号“丰聚当”,经营粮食、木材、食盐等农贸商品,将“丰聚当”更名为“丰聚长”,成为百年的老字号。1916年11月在郑家屯病逝,享年73岁。1921年夫人钱氏(于凤至生母)病逝,合葬在怀德县南崴子乡大泉眼村。 据《于氏家谱》记载,其祖籍山东省登州府海阳县司马庄。明末清初于氏家族出了一位司马大臣,由于为官清正廉洁,家族一直受到朝廷恩宠。咸丰年间,先人奉皇帝“招垦令”举家到东北开发农业,在东辽河西岸的吉林省梨树县蔡家镇大榆树村落户,开始拓荒耕种,繁衍生息。 道光初年,因辽河洪灾冲击了河西庄园,于氏家族迁到河东岸的怀德县南崴子乡大泉眼村。后又到郑家屯等地生活和创业。于永丰、于��、于文斗爷孙三代在当地非常有名望。于文斗膝下有二子一女,老大于凤彩、0于凤翥、老三于凤至。在培育后代上并不重男轻女,所以他把于凤至和其他子女接到身边,设立学馆,请先生来教书。 于家靠大片开荒土地积累家业,于文斗在大泉眼村建起了“目”字形三进四合院,家里有50多口人、60多间宅子,还有私家学堂、粮仓、浴池,大院内大多住着女性,男子基本在外经商。 清同治元年(1862),在昌图府辽源县(今双辽市郑家屯镇)建有241间宅子,创办了“丰聚当”钱庄,经营粮栈、油坊、酒坊、皮毛行、布庄、茶庄、铁木社、杂货铺、食盐、木材、土地等多种产业,可谓富甲一方。 1886年,随着家业增大,于文斗将原西街“丰聚当”钱庄改建为“丰聚长”商号,放钱给蒙古族三喇嘛爷、八梅伦、牙石留根三个大户人家。后来三人为筹钱抵债,把郡王爷拥有科尔沁的大片荒地抵债给于文斗哥三个。当时于氏家族的产业有郑家屯的丰聚当钱庄(丰聚长商号)、营口的庆泰祥钱庄、奉天富裕祥总钱庄、锦州富裕祥钱庄分号等。 光绪二十八年(1902),于文斗奉旨招垦梨树县三江口的土地,可是内蒙古头领陶克涛胡组织义军坚决抗垦。时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派在新民府营带张作霖到郑家屯围剿匪患,当初张作霖在一次剿匪中被土匪围困,是于文斗找来老乡吴俊升将其救出,3人成了生死之交,结为把兄弟。后来,张作霖为报救命之恩,与于文斗结为生死亲家,这才有了少帅张学良和于凤至的故事。 许多人为了挪用现金就把土地置换给于家,于家的土地越来越多,在内蒙古哲里木盟、长岭、郑家屯、梨树、怀德等许多地方都有于家的土地。至于当时究竟有多少土地,于家人口耳相传的是:“骑一匹快马从天亮跑到天黑,一打听,还是于氏家族的土地。”产业有郑家屯的丰聚当钱庄(丰聚长商号)、营口的庆泰祥钱庄、奉天富裕祥总钱庄、锦州富裕祥钱庄分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