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茂才(1313年-1370年),字寿卿,蕲县(今湖北蕲春)人,明朝初期名将。 康茂才早年聚兵保乡里,被元朝封为淮西宣慰使、都元帅,后率部投降朱元璋,授秦淮翼水军元帅,镇守龙湾,又任都水营田使,率士兵行屯田之策。 陈友谅攻打应天府,康茂才行诈降计,诱使其躁进急行,在龙湾将其击败。后随朱元璋破江州,攻占蕲、黄,战鄱阳湖,因功升为大都督府副使,又从灭张士诚,同知大都督府事。 洪武元年(1368年),康茂才随徐达北伐,攻取汴梁,留守陕州。三年(1370年),夺取兴元,回师途中病死,追封蕲国公。 早期事迹 康茂才年轻时通晓经史大义,事母至孝。元朝末年,起义军攻陷蕲县。康茂才召聚兵马,保卫乡里,被朝廷封为长官(官职名),不久改任镇抚。 后来,康茂才与众将收复九江,捣毁蕲水黄连寨,改任蕲州路同知总管府事,屯兵于裕溪、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不久,康茂才又升任淮西宣慰使、都元帅。 投降朱元璋 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朱元璋率军渡江。当时,康茂才屯驻采石,扼守长江。朱元璋便派军攻打,但都被康茂才击退。后来,常遇春将康茂才诱出,以伏兵将其部下精锐尽数歼灭。康茂才聚集残军,又在天宁洲设立营寨。[6-7] 1356年(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攻破天宁洲,康茂才逃奔集庆(今江苏南京),被任命为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三月,朱元璋攻克集庆。康茂才率部归降,并道:“以前交战是各为其主,现在屡败乃是天命。您若能饶我不死,我必效犬马之劳。”朱元璋大笑,将他释放,仍让他统领旧部。[8-9] 1357年(至正十七年),康茂才被任命为秦淮翼水军元帅,镇守龙湾。不久,康茂才夺取江阴马驮沙,击败张士诚,缴获敌军楼船。1358年(至正十八年),康茂才随廖永安攻打池州,夺取枞阳,改任都水营田使,主持屯田,并兼任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 大战陈友谅 1360年(至正二十年),陈友谅攻陷太平(今安徽当涂),又打算联合张士诚,合攻应天(今江苏南京)。朱元璋知道康茂才与陈友谅有旧交,便让他写信给陈友谅,诈为内应,诱其轻进。康茂才派使者去见陈友谅,说自己镇守江东木桥,又在使者返回后,将木桥改为石桥。 不久,陈友谅率水军东下,到达江东桥,却发现是石桥,连呼“老康”没有回应,这才知道中计,便率军撤退。陈友谅退至龙湾时,明军伏兵四起。康茂才等众将奋勇出击,大败陈友谅。[12-13] 1361年(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亲自征讨陈友谅,康茂才率水军攻克安庆、江州(今江西九江)。陈友谅逃往武昌(今湖北鄂州)后,康茂才又接连夺取蕲州、兴国、汉阳,并顺江而下,攻克黄梅寨、瑞昌,大败伪汉八指挥,改任帐前亲兵副都指挥使。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围困洪都府(今江西南昌)。康茂才随朱元璋前往救援,并参与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兵败而死,其子陈理返回武昌称帝。不久,康茂才随朱元璋征讨武昌,因功进封金吾侍卫亲军都护。 平定张士诚 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康茂才随徐达破庐州(今安徽合肥),夺取江陵(今湖北荆州)与湖南各州。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康茂才改任神武卫指挥使,又进封大都督府副使。不久,张士诚攻打江阴,朱元璋亲自率军抵御。 朱元璋行至镇江时,张士诚已经撤退。康茂才率军追击,一直追到浮子门(今巫山港、张家港一带),大败东吴军。1366年(至正二十六年),康茂才攻破马骡港(在今江苏淮安),平定淮安,又夺取湖州,进逼平江(今江苏苏州)。 这时,张士诚派精兵迎击,与朱军在尹山桥交战。康茂才手持大戟督战,将东吴军全部歼灭,后与众将围困平江,并驻军齐门。1367年(吴元年),平江城破,张士诚被俘。康茂才又夺取无锡,升任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 北伐中原 1368年(明洪武元年),朱元璋称帝,是为明太祖,并派大将军徐达北伐元朝。康茂才随军平定山东,又渡河夺取汴梁(今河南开封)、洛阳,并屯驻陕州(今河南三门峡)。 康茂才驻军陕州期间,筹集粮草,建造浮桥,接引大军,并招抚绛州(今山西新绛)、解州(今山西盐湖),扼守潼关,抵御陕西元军。康茂才善于安抚,百姓都立碑颂扬他的功德。 1370年(洪武三年),康茂才又随徐达夺取定西、兴元(今陕西汉中),在回军途中病逝,时年五十七岁。朱元璋得知后,追赠康茂才为推忠翊运宣力怀远功臣、光禄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蕲国公,赐谥武义(一作武康)。
同年(公元1313年)出生的名人: 元英宗硕德八剌 (1313~1323) 元朝第五位皇帝 内蒙古自治区 乔万尼・薄伽丘 (1313~1375)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 欧洲意大利 同年(公元1370年)去世的名人: 朱杞 (1369~1370) 安徽省滁州凤阳 朱升 (1299~1370) 元末明初**家、文学家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杨宪 (1321~1370)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 (1320~1370) 元朝第十一位皇帝 内蒙古自治区 杨维桢 (1296~1370) 浙江省绍兴诸暨 杨维祯 (1296~1370) 上海市金山区 + 更多公元1370年去世的名人》康茂才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康茂才(1313年-1370年),字寿卿,蕲县(今湖北蕲春)人,明朝初期名将。 康茂才早年聚兵保乡里,被元朝封为淮西宣慰使、都元帅,后率部投降朱元璋,授秦淮翼水军元帅,镇守龙湾,又任都水营田使,率士兵行屯田之策。 陈友谅攻打应天府,康茂才行诈降计,诱使其躁进急行,在龙湾将其击败。后随朱元璋破江州,攻占蕲、黄,战鄱阳湖,因功升为大都督府副使,又从灭张士诚,同知大都督府事。 洪武元年(1368年),康茂才随徐达北伐,攻取汴梁,留守陕州。三年(1370年),夺取兴元,回师途中病死,追封蕲国公。 早期事迹 康茂才年轻时通晓经史大义,事母至孝。元朝末年,起义军攻陷蕲县。康茂才召聚兵马,保卫乡里,被朝廷封为长官(官职名),不久改任镇抚。 后来,康茂才与众将收复九江,捣毁蕲水黄连寨,改任蕲州路同知总管府事,屯兵于裕溪、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不久,康茂才又升任淮西宣慰使、都元帅。 投降朱元璋 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朱元璋率军渡江。当时,康茂才屯驻采石,扼守长江。朱元璋便派军攻打,但都被康茂才击退。后来,常遇春将康茂才诱出,以伏兵将其部下精锐尽数歼灭。康茂才聚集残军,又在天宁洲设立营寨。[6-7] 1356年(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攻破天宁洲,康茂才逃奔集庆(今江苏南京),被任命为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三月,朱元璋攻克集庆。康茂才率部归降,并道:“以前交战是各为其主,现在屡败乃是天命。您若能饶我不死,我必效犬马之劳。”朱元璋大笑,将他释放,仍让他统领旧部。[8-9] 1357年(至正十七年),康茂才被任命为秦淮翼水军元帅,镇守龙湾。不久,康茂才夺取江阴马驮沙,击败张士诚,缴获敌军楼船。1358年(至正十八年),康茂才随廖永安攻打池州,夺取枞阳,改任都水营田使,主持屯田,并兼任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 大战陈友谅 1360年(至正二十年),陈友谅攻陷太平(今安徽当涂),又打算联合张士诚,合攻应天(今江苏南京)。朱元璋知道康茂才与陈友谅有旧交,便让他写信给陈友谅,诈为内应,诱其轻进。康茂才派使者去见陈友谅,说自己镇守江东木桥,又在使者返回后,将木桥改为石桥。 不久,陈友谅率水军东下,到达江东桥,却发现是石桥,连呼“老康”没有回应,这才知道中计,便率军撤退。陈友谅退至龙湾时,明军伏兵四起。康茂才等众将奋勇出击,大败陈友谅。[12-13] 1361年(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亲自征讨陈友谅,康茂才率水军攻克安庆、江州(今江西九江)。陈友谅逃往武昌(今湖北鄂州)后,康茂才又接连夺取蕲州、兴国、汉阳,并顺江而下,攻克黄梅寨、瑞昌,大败伪汉八指挥,改任帐前亲兵副都指挥使。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围困洪都府(今江西南昌)。康茂才随朱元璋前往救援,并参与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兵败而死,其子陈理返回武昌称帝。不久,康茂才随朱元璋征讨武昌,因功进封金吾侍卫亲军都护。 平定张士诚 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康茂才随徐达破庐州(今安徽合肥),夺取江陵(今湖北荆州)与湖南各州。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康茂才改任神武卫指挥使,又进封大都督府副使。不久,张士诚攻打江阴,朱元璋亲自率军抵御。 朱元璋行至镇江时,张士诚已经撤退。康茂才率军追击,一直追到浮子门(今巫山港、张家港一带),大败东吴军。1366年(至正二十六年),康茂才攻破马骡港(在今江苏淮安),平定淮安,又夺取湖州,进逼平江(今江苏苏州)。 这时,张士诚派精兵迎击,与朱军在尹山桥交战。康茂才手持大戟督战,将东吴军全部歼灭,后与众将围困平江,并驻军齐门。1367年(吴元年),平江城破,张士诚被俘。康茂才又夺取无锡,升任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 北伐中原 1368年(明洪武元年),朱元璋称帝,是为明太祖,并派大将军徐达北伐元朝。康茂才随军平定山东,又渡河夺取汴梁(今河南开封)、洛阳,并屯驻陕州(今河南三门峡)。 康茂才驻军陕州期间,筹集粮草,建造浮桥,接引大军,并招抚绛州(今山西新绛)、解州(今山西盐湖),扼守潼关,抵御陕西元军。康茂才善于安抚,百姓都立碑颂扬他的功德。 1370年(洪武三年),康茂才又随徐达夺取定西、兴元(今陕西汉中),在回军途中病逝,时年五十七岁。朱元璋得知后,追赠康茂才为推忠翊运宣力怀远功臣、光禄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蕲国公,赐谥武义(一作武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