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慈静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邢慈静(约1568―1634),号蒲团主人,邢侗第八胞妹。明末著名书画家、诗文家。  慈静天资聪慧,又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与艺术熏陶。有九嫂杨氏,乃海丰梦山太宰之妹,硕学善诗文。时慈静垂髫少年,杨氏试抽架上 书,戏令慈静读之,则应口背诵,尽卷不讹一字,杨氏大惊。及长,益才气英发,博学多艺、善诗文,工书善画。慈静母万夫人“极怜爱之”,非贵人不嫁。年二十八,始出嫁大同知府武定马拯。先是随夫官辽东,后随夫赴贵阳左布政任。  在书法上,清乾隆《武定州志》载“慈静,博学善属文,诗有清致,书画俱称绝品,与兄齐名。”又“慈静书宗李卫,”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则说“慈静仿兄书”,这说明了她的书法是远取李北海、卫夫人,近师其兄邢侗的。其书妙丽而有姿致,并刻有《之室集帖》。关于她的书迹,《式古堂书画考》载有她的纸本乌丝栏《自述诗帖》一种,今苏州博物馆亦藏有她署款为“天启甲子(公元1624年)花朝书于雪斋中,蒲团主人邢慈静”的墨本真迹。她的晚年书迹《自书杂诗》一册,计三十五页,诗四十一首,情真词雅,笔势蹁跹,无疑是她的诗书代表作品了。  非同寻常的不幸遭遇,使她对事物体察人微,因而其诗作思亲,哀怨,言志,皆别有情致。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其夫马拯死于官;慈静毁面痛绝,而后扶榇渡江,水陆三千里,出没风涛崎岖,历尽艰辛而返里,停厝于武定,即赴京请恤。所草《为夫请恤典疏》云:“……臣痛其父之已死于远徼,一子在侧,黄口多病,不能托以后事,惊其母之垂绝,亦不觉五中崩裂,昏不知人,盖至亲三口,死者死,僵者僵,痛割之状,天地为之惨淡,山岳为之摧颓……”情切境肖,犹韩愈之《祭十二郎》,鲁公之《祭侄》文,读之令人挥泪!次年春,草《追笔黔途略》以记此行坎坷因顿之状。后被收入王士禄《然脂集》中,被誉为“文笔高古,存班惠姬之风”。如《九日思兄》:千里愁多病未苏/登高无力倩人扶/黄花此日开应遍/曾有新诗上卷无。作于江南,寥寥数语,千里寄思,情景毕至,委婉清新,言简情高,一派易安风骨。慈静从夫之黔不久,期间正当邢家多事之秋,邢侗长子五瑞有才,却于万历三十九年早逝,邢侗“哀伤逾年”,以至大病四十日不愈,次年四月就辞世了。至万历四十四年慈静返里,来禽馆已是人琴俱亡。  慈静盖于四十岁后寡居事佛,自号“薄团主人”,著有《兰雪斋集》、《非非草》等诗集。《非非草》中《有感》一诗:忏悔身心谈幻情,名香一柱读心经。从今细悟无生理,要上莲花顶上行。又《念佛》一诗:佛本在心不在天,心却无佛何用念。但将一片念佛心,变作三尺降魔剑。她不信天上有佛,显然,她不过借以摆*寂寥荒漠罢了。慈静不幸,丧夫寡居,在当时的社会习俗下,信奉佛祖,为的是逃避世事,寻求解*,却正合得禅宗的文化模式:自性是佛,不劳外求。绝似老子的“清静无为”。评者常说她的诗“清新”、文“高古”、画“超元入化”,书“清峻”,实则都与其禅宗思想有关,这在其他诗中常可得到印证:“色相两忘身是幻”、“大道本空今始信,试从无像看鸿朦”、“莫谓尘缘拔不断”等。一语破之:慈静诗,禅诗也;画,禅画也;书,禅书也,一切表现为“无我”。其居,名为“之室”、“芝兰室”、又名“兰雪斋”,亦清雅冷峻。即以其诗集之一,名为《非非草》而论,也近此。  邢慈静的艺术生涯中,以画品造诣更深。擅作观音名世,花卉、山水、竹石、白描等,无所不精,墨痕愈细,神气如生。宗法元管道升,家旧藏管夫人《蛱蝶图》,且摹勒于石,日与坐卧。济南市博物馆藏其《山水册页》八幅,为一级文物;青岛市博物馆藏有其《白描罗汉》。其他如故宫博物馆、上海、苏州博物馆皆有藏迹。台湾印行的《故宫藏画》内,有其一幅《莲瓣观音》(于清乾隆时收入皇帝内府),底色墨绿,以泥金绘题,醇厚流畅,栩栩动人。  明代,像邢慈静这样的诗、文、画俱佳,能与须眉相颉颃的女子,实为寥若星辰。

  邢慈静(约1568―1634),号蒲团主人,邢侗第八胞妹。明末著名书画家、诗文家。  慈静天资聪慧,又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与艺术熏陶。有九嫂杨氏,乃海丰梦山太宰之妹,硕学善诗文。时慈静垂髫少年,杨氏试抽架上 书,戏令慈静读之,则应口背诵,尽卷不讹一字,杨氏大惊。及长,益才气英发,博学多艺、善诗文,工书善画。慈静母万夫人“极怜爱之”,非贵人不嫁。年二十八,始出嫁大同知府武定马拯。先是随夫官辽东,后随夫赴贵阳左布政任。  在书法上,清乾隆《武定州志》载“慈静,博学善属文,诗有清致,书画俱称绝品,与兄齐名。”又“慈静书宗李卫,”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则说“慈静仿兄书”,这说明了她的书法是远取李北海、卫夫人,近师其兄邢侗的。其书妙丽而有姿致,并刻有《之室集帖》。关于她的书迹,《式古堂书画考》载有她的纸本乌丝栏《自述诗帖》一种,今苏州博物馆亦藏有她署款为“天启甲子(公元1624年)花朝书于雪斋中,蒲团主人邢慈静”的墨本真迹。她的晚年书迹《自书杂诗》一册,计三十五页,诗四十一首,情真词雅,笔势蹁跹,无疑是她的诗书代表作品了。  非同寻常的不幸遭遇,使她对事物体察人微,因而其诗作思亲,哀怨,言志,皆别有情致。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其夫马拯死于官;慈静毁面痛绝,而后扶榇渡江,水陆三千里,出没风涛崎岖,历尽艰辛而返里,停厝于武定,即赴京请恤。所草《为夫请恤典疏》云:“……臣痛其父之已死于远徼,一子在侧,黄口多病,不能托以后事,惊其母之垂绝,亦不觉五中崩裂,昏不知人,盖至亲三口,死者死,僵者僵,痛割之状,天地为之惨淡,山岳为之摧颓……”情切境肖,犹韩愈之《祭十二郎》,鲁公之《祭侄》文,读之令人挥泪!次年春,草《追笔黔途略》以记此行坎坷因顿之状。后被收入王士禄《然脂集》中,被誉为“文笔高古,存班惠姬之风”。如《九日思兄》:千里愁多病未苏/登高无力倩人扶/黄花此日开应遍/曾有新诗上卷无。作于江南,寥寥数语,千里寄思,情景毕至,委婉清新,言简情高,一派易安风骨。慈静从夫之黔不久,期间正当邢家多事之秋,邢侗长子五瑞有才,却于万历三十九年早逝,邢侗“哀伤逾年”,以至大病四十日不愈,次年四月就辞世了。至万历四十四年慈静返里,来禽馆已是人琴俱亡。  慈静盖于四十岁后寡居事佛,自号“薄团主人”,著有《兰雪斋集》、《非非草》等诗集。《非非草》中《有感》一诗:忏悔身心谈幻情,名香一柱读心经。从今细悟无生理,要上莲花顶上行。又《念佛》一诗:佛本在心不在天,心却无佛何用念。但将一片念佛心,变作三尺降魔剑。她不信天上有佛,显然,她不过借以摆*寂寥荒漠罢了。慈静不幸,丧夫寡居,在当时的社会习俗下,信奉佛祖,为的是逃避世事,寻求解*,却正合得禅宗的文化模式:自性是佛,不劳外求。绝似老子的“清静无为”。评者常说她的诗“清新”、文“高古”、画“超元入化”,书“清峻”,实则都与其禅宗思想有关,这在其他诗中常可得到印证:“色相两忘身是幻”、“大道本空今始信,试从无像看鸿朦”、“莫谓尘缘拔不断”等。一语破之:慈静诗,禅诗也;画,禅画也;书,禅书也,一切表现为“无我”。其居,名为“之室”、“芝兰室”、又名“兰雪斋”,亦清雅冷峻。即以其诗集之一,名为《非非草》而论,也近此。  邢慈静的艺术生涯中,以画品造诣更深。擅作观音名世,花卉、山水、竹石、白描等,无所不精,墨痕愈细,神气如生。宗法元管道升,家旧藏管夫人《蛱蝶图》,且摹勒于石,日与坐卧。济南市博物馆藏其《山水册页》八幅,为一级文物;青岛市博物馆藏有其《白描罗汉》。其他如故宫博物馆、上海、苏州博物馆皆有藏迹。台湾印行的《故宫藏画》内,有其一幅《莲瓣观音》(于清乾隆时收入皇帝内府),底色墨绿,以泥金绘题,醇厚流畅,栩栩动人。  明代,像邢慈静这样的诗、文、画俱佳,能与须眉相颉颃的女子,实为寥若星辰。

同年(公元1568年)出生的名人: 葛贤 (1568~1630) 明末市 动首领 江苏省苏州虎丘 葛成 (1568~1630) 江苏省苏州昆山 林�F (1568~1636)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 宋超月 (1568~1701)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 颜瑞名 (1568~1627)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 + 更多公元156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634年)去世的名人: 侯恪 (1592~1634) 应天书院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文�m (1595~1634) 明画家 江苏省苏州姑苏区 沈�� (1565~1634) 沈氏五凤 江苏省苏州吴江 马世龙 (1594~1634) 明末将领 宁夏自治区银川 薛三省 (1558~1634) 浙江省宁波镇海区 薛文周 (1589~1634) 陕西省延安子长市 + 更多公元1634年去世的名人》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