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熙(1798~1853),字实庵,生于1798年,是晚清南京著名文人、金石家、藏书家。早年就读于钟山书院,师从散文家姚鼐。 清道光十九年(1839)进士,以知县迁广西,道光二十二年升郎中。后任户部广东司兼云南主稿、记名知府等职。 他博览群书,博学强记,曾对南京历代掌故、民风民俗、街巷名称沿革等仔细搜罗考证,编撰了南京方志著述多种,著有《白下琐言》、《桐荫随笔》、《栖霞寺志》等,还编有《重修灵谷寺志》12卷。其中以《白下琐言》最为后世学人所推崇。 甘熙祖上 甘熙祖上多名人,相传战国时秦国丞相甘茂、三国时孙吴名将甘宁,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大侠甘凤池与其兄甘凤泉等,都是甘熙直系祖先。 “甘熙故居”是由甘熙的父亲甘福开始建造的,后来甘熙又续建、扩建。当时清朝的定规是民间住宅造屋不能超过一百间。据说天帝的房子有一万间,皇宫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王公勋爵的住宅是九百九十九间半,民居便只得九十九间半了。甘熙曾在京为官,深知此事关系重大,所以未敢建满百间,只建九十九间半,那半间是一个四面皆窗的楼阁。 甘熙的父亲 甘熙的父亲就是一位著名藏书家,在他所建的津逮楼里曾藏书(画)10多万卷;到了甘熙主持时,藏书更为丰富。可惜,咸丰三年,也就是1853年,在太平军与清军的大战中,津逮楼毁于兵火,大量古籍珍本被毁。 经历 甘熙幼年饱读津逮楼藏书,但他并非只是纸上谈兵的书生,而是成长为一位有见识有经验的地方**。道光中期,南京发生水患,很多人都认为应该开后湖(即今玄武湖)以通江,甘熙坚持不能这样做。他经多方勘察、考证,认为如果通江,后果将不堪设想。他还特地撰写了《后湖水利考》来制止这件事。 精通地学 甘熙还精通地学,精于风水之术。1842年,甘熙在京任郎中时,奉诏为道光皇帝勘选安置灵柩的地宫。咸丰二年,也就是1852年,他再度奉命复勘魏家峪,平安峪。甘熙深知历来为皇帝勘察墓地者无一生还,据说他完成任务后,即告假回到南京,嘱咐家人准备为他办理后事。果然,不久甘熙就又被召入京城。很快噩耗传来,说他“以微疾三日卒于邸舍。”
甘熙相关 甘熙宅第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同年(公元1798年)出生的名人: 吴世涵 (1798~1855) 浙江省丽水遂昌 王佳・官文 (1798~1891) 满洲正白旗 黑龙江 苗沛霖 (1798~1863) 安徽省淮南凤台 林枫 (1798~1864)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王庆云 (1798~1862)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 更多公元179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853年)去世的名人: 李梦遇 (?~1853) 陕西省汉中佛坪县 黄爵滋 (1793~1853) 禁烟名臣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 蒋文庆 (?~1853) 辽宁省 梁立泰 (1823~1853) 广西自治区贵港桂平 朱锡锟 (1814~1853) 广西自治区玉林博白 黄德美 (?~1853)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 + 更多公元1853年去世的名人》甘熙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甘熙(1798~1853),字实庵,生于1798年,是晚清南京著名文人、金石家、藏书家。早年就读于钟山书院,师从散文家姚鼐。 清道光十九年(1839)进士,以知县迁广西,道光二十二年升郎中。后任户部广东司兼云南主稿、记名知府等职。 他博览群书,博学强记,曾对南京历代掌故、民风民俗、街巷名称沿革等仔细搜罗考证,编撰了南京方志著述多种,著有《白下琐言》、《桐荫随笔》、《栖霞寺志》等,还编有《重修灵谷寺志》12卷。其中以《白下琐言》最为后世学人所推崇。 甘熙祖上 甘熙祖上多名人,相传战国时秦国丞相甘茂、三国时孙吴名将甘宁,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大侠甘凤池与其兄甘凤泉等,都是甘熙直系祖先。 “甘熙故居”是由甘熙的父亲甘福开始建造的,后来甘熙又续建、扩建。当时清朝的定规是民间住宅造屋不能超过一百间。据说天帝的房子有一万间,皇宫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王公勋爵的住宅是九百九十九间半,民居便只得九十九间半了。甘熙曾在京为官,深知此事关系重大,所以未敢建满百间,只建九十九间半,那半间是一个四面皆窗的楼阁。 甘熙的父亲 甘熙的父亲就是一位著名藏书家,在他所建的津逮楼里曾藏书(画)10多万卷;到了甘熙主持时,藏书更为丰富。可惜,咸丰三年,也就是1853年,在太平军与清军的大战中,津逮楼毁于兵火,大量古籍珍本被毁。 经历 甘熙幼年饱读津逮楼藏书,但他并非只是纸上谈兵的书生,而是成长为一位有见识有经验的地方**。道光中期,南京发生水患,很多人都认为应该开后湖(即今玄武湖)以通江,甘熙坚持不能这样做。他经多方勘察、考证,认为如果通江,后果将不堪设想。他还特地撰写了《后湖水利考》来制止这件事。 精通地学 甘熙还精通地学,精于风水之术。1842年,甘熙在京任郎中时,奉诏为道光皇帝勘选安置灵柩的地宫。咸丰二年,也就是1852年,他再度奉命复勘魏家峪,平安峪。甘熙深知历来为皇帝勘察墓地者无一生还,据说他完成任务后,即告假回到南京,嘱咐家人准备为他办理后事。果然,不久甘熙就又被召入京城。很快噩耗传来,说他“以微疾三日卒于邸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