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偕(980~1048年),字次公,北宋坊州(治所在今陕西黄陵西南故邑)中部县(即今黄陵县)人。唐左仆射杨於陵六世孙。父杨守庆曾仕南汉,后北归宋任坊州司马,因家于中部县。 杨偕少年从种放学于终南山,宋太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成进士,初为坊州军事推官、知�F源县,调汉州(故治在今四川广汉县)。他在任数次上 书议论时政,并呈送所写文论,因被召试于学士院,未中,改永兴军(治今西安市)节度推官。又上 书论陕西边防策略,迁秘书省著作佐郎,为审刑院详议官,再迁太常博士。受人荐为监察御史,改殿中侍御史。曾因直言被贬,又转为三司度支判官。郭皇后被废,他与范仲淹等人进谏,被罚金。民女陈氏选入宫,皇帝拟立为后,他上 书进谏。数次评论朝廷升降官吏的弊政,为仁宗所采纳。擢天章阁待制、河北转运使。查清定州(治今河北定县)知州夏守恩贪赃数万,晋龙图阁直学士、知河中府。 西夏侵犯宋边境,夏竦任陕西经略使,提出增置士兵,以调换戍兵归卫京师。杨偕认为关中民力物力不济,增置士兵是耗徒国家财政。夏竦向皇帝上奏说杨偕不忠,阻挠军事计划,杨偕不服仍争辩。陕西议立五保,杨偕认为扰民,上疏请罢,被徙河东都转运使。诏命于三路募兵,杨偕议论说:“方今兵不为少,敬多而不练,则其势易以败,又困国而难供。”晋枢密直学士,知并州(今山西太原市)。西夏入犯,诏命杨偕选壮丁万人,策应麟、府(今陕西神木、府谷一带)。杨偕上奏:出兵打仗,无纪律则士卒不肯拼命。今征百姓赴边,若途中逃逸或临阵退缩者,请以军法从事。诏许。有中官随营监军,素骄横,杨偕至,对其绳之法,命率部从副总管赴边,受副总管节制,若违令即斩首。由此军纪整肃。 西夏军掠塞上,皇帝诏命修宁远砦。杨偕上 书说:宁远砦介于麟州(治今神木县)、丰州(治今府谷县北)之间,无水泉可守。建议在岚州(治今山西岚县北之岚城)建新麟州,有白塔地可建砦屯兵。他认为迁麟州有五利,不迁则有三不利。一利是省国用,惜民力。二利是可防御岢岚、石、府州沿黄河一带西夏人进犯之路,三利宋军据守险要,虽黄河冰封,西夏人也不敢越河而东进。四利客商往来贸易。五利是黄河上冻时,“得所屯兵马五七千人以张军势”。三不利是:向麟州运送粮草费力费钱,加重河东百姓负担。以孤垒引诱西夏,而道路艰阻,援兵难继。且麟州四面已被袭掠一空,孤垒难支。他认为西夏与契丹合谋,待黄河冰封将进犯河东,朝廷应准备防御,放弃麟州。皇帝看过他的书奏,认为杨偕之议不可取,是退守河东,以河为界的错误主张,命他速修宁远,以援救麟。 次年,改为左司郎中、本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他复上 书言:“一、罢中人预军事;二、徙麟州;三、以便宜从事;四、出冗师;五、募武士;六、专捕援。且言:‘能用臣言则受命,不然则已。’”朝廷不从,他反复上奏,被罢知邢州,徙沧州。他仍要求上朝面论军事。被召回京。 杨偕在并州任上,“尝论八阵图及进神槽、劈阵刀,其法外环以车,内比以�J。”他到京后,皇帝命他用五百步卒布阵,他演示后,皇帝命将此法颁于各路军中推行。 久之,迁翰林侍读学士、知审官院,复为左司郎中。西夏国主元吴向宋求和,不愿称臣,杨偕认为可准许,谏官弹劾他不宜留在京师。杨偕便请出朝知越州,改知杭州。在任曾上奏《太平可致十象图》。后召还朝,判太常寺、司农寺,改右谏议大夫。以工部侍郎致仕。归家之日,皇帝特赐宴。庆历八年(1048)卒。赠兵部侍郎。 杨偕善学,尤喜研究兵法。著《兵论》一篇,《兵书》15卷,文集10卷。
同年(公元980年)出生的名人: 萧耨斤 (980~1057)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巴林左旗 詹庠 (980~1044)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刘滋 (980~1041)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重显 (980~1052) 重庆市潼南区 黄守弼 (980~1051)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 + 更多公元98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048年)去世的名人: 王则 (?~1048)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 罗纯臣 (1012~1048)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 张得一 (?~1048) 河南省开封市 张耆 (?~1048) 河南省开封市 李宁令哥 (?~1048) 陕西省榆林米脂县 西夏景宗李元昊 (1004~1048) 西夏开国皇帝 陕西省榆林横山区 + 更多公元1048年去世的名人》杨偕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杨偕(980~1048年),字次公,北宋坊州(治所在今陕西黄陵西南故邑)中部县(即今黄陵县)人。唐左仆射杨於陵六世孙。父杨守庆曾仕南汉,后北归宋任坊州司马,因家于中部县。 杨偕少年从种放学于终南山,宋太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成进士,初为坊州军事推官、知�F源县,调汉州(故治在今四川广汉县)。他在任数次上 书议论时政,并呈送所写文论,因被召试于学士院,未中,改永兴军(治今西安市)节度推官。又上 书论陕西边防策略,迁秘书省著作佐郎,为审刑院详议官,再迁太常博士。受人荐为监察御史,改殿中侍御史。曾因直言被贬,又转为三司度支判官。郭皇后被废,他与范仲淹等人进谏,被罚金。民女陈氏选入宫,皇帝拟立为后,他上 书进谏。数次评论朝廷升降官吏的弊政,为仁宗所采纳。擢天章阁待制、河北转运使。查清定州(治今河北定县)知州夏守恩贪赃数万,晋龙图阁直学士、知河中府。 西夏侵犯宋边境,夏竦任陕西经略使,提出增置士兵,以调换戍兵归卫京师。杨偕认为关中民力物力不济,增置士兵是耗徒国家财政。夏竦向皇帝上奏说杨偕不忠,阻挠军事计划,杨偕不服仍争辩。陕西议立五保,杨偕认为扰民,上疏请罢,被徙河东都转运使。诏命于三路募兵,杨偕议论说:“方今兵不为少,敬多而不练,则其势易以败,又困国而难供。”晋枢密直学士,知并州(今山西太原市)。西夏入犯,诏命杨偕选壮丁万人,策应麟、府(今陕西神木、府谷一带)。杨偕上奏:出兵打仗,无纪律则士卒不肯拼命。今征百姓赴边,若途中逃逸或临阵退缩者,请以军法从事。诏许。有中官随营监军,素骄横,杨偕至,对其绳之法,命率部从副总管赴边,受副总管节制,若违令即斩首。由此军纪整肃。 西夏军掠塞上,皇帝诏命修宁远砦。杨偕上 书说:宁远砦介于麟州(治今神木县)、丰州(治今府谷县北)之间,无水泉可守。建议在岚州(治今山西岚县北之岚城)建新麟州,有白塔地可建砦屯兵。他认为迁麟州有五利,不迁则有三不利。一利是省国用,惜民力。二利是可防御岢岚、石、府州沿黄河一带西夏人进犯之路,三利宋军据守险要,虽黄河冰封,西夏人也不敢越河而东进。四利客商往来贸易。五利是黄河上冻时,“得所屯兵马五七千人以张军势”。三不利是:向麟州运送粮草费力费钱,加重河东百姓负担。以孤垒引诱西夏,而道路艰阻,援兵难继。且麟州四面已被袭掠一空,孤垒难支。他认为西夏与契丹合谋,待黄河冰封将进犯河东,朝廷应准备防御,放弃麟州。皇帝看过他的书奏,认为杨偕之议不可取,是退守河东,以河为界的错误主张,命他速修宁远,以援救麟。 次年,改为左司郎中、本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他复上 书言:“一、罢中人预军事;二、徙麟州;三、以便宜从事;四、出冗师;五、募武士;六、专捕援。且言:‘能用臣言则受命,不然则已。’”朝廷不从,他反复上奏,被罢知邢州,徙沧州。他仍要求上朝面论军事。被召回京。 杨偕在并州任上,“尝论八阵图及进神槽、劈阵刀,其法外环以车,内比以�J。”他到京后,皇帝命他用五百步卒布阵,他演示后,皇帝命将此法颁于各路军中推行。 久之,迁翰林侍读学士、知审官院,复为左司郎中。西夏国主元吴向宋求和,不愿称臣,杨偕认为可准许,谏官弹劾他不宜留在京师。杨偕便请出朝知越州,改知杭州。在任曾上奏《太平可致十象图》。后召还朝,判太常寺、司农寺,改右谏议大夫。以工部侍郎致仕。归家之日,皇帝特赐宴。庆历八年(1048)卒。赠兵部侍郎。 杨偕善学,尤喜研究兵法。著《兵论》一篇,《兵书》15卷,文集1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