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姓名人堂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1、晋献公 [春秋战国] (?~前651)   晋献公(?―前651年),姬姓,名诡诸,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在位26年。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之计,尽灭晋文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继位建都公元前677年(晋武公三十九年),晋武公去世,诡诸继位,是为晋献公。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五年),晋……[详细] 2、晋景公 [春秋战国] 赵氏孤儿案 (?~前581)   晋景公,姬姓,名�,一名据,是中国春秋时代诸侯国晋国的一位君主。为晋文公之孙、晋成公之子。于前599年继其父晋成公在位,晋景公曾被楚国打败,使楚庄王成为霸主,不过晋景公亦曾攻败齐国。晋景公在晚年将国都由绛迁往新田(今山西侯马),并改称新绛。之後又发兵消除-的赵氏家族,取得了公室对卿族的**次胜利。前581年去世,在位共计十九年,之後由其子晋厉公继位。�之战公元前600年(成公七年)晋成公去世,儿子……[详细] 3、晋武公 [春秋战国] (前754~前677)   晋武公(前754年―前677年),又称曲沃武公,姬姓,名称,晋穆侯曾孙,曲沃桓叔之孙,曲沃庄伯之子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公元前716年,继父位成为曲沃的国君,在吞并晋国前称曲沃武公。公元前678年,*死晋侯缗,吞并晋国,并以珍宝贿赂周�王,周�王便封其为晋国国君,列位诸侯。曲沃武公改称晋武公,纪年仍沿用曲沃武公纪年。公元前677年,晋武公去世,其子晋献公继位。始封曲沃晋武公的祖父名叫成师,是晋穆……[详细] 4、晋鄂侯 [春秋战国] (?~前718)   晋鄂侯(?―前718年?),姬姓,华夏族,名郄(或名�),是春秋时期诸侯国晋国的国君,晋国第十四任君主(前724年―前718年在位)。自公元前738年(周平王三十三年)晋昭侯遇弑以后,晋国就处于曲沃代翼的内*之中。公元前724年(周平王四十七年),晋孝侯被曲沃庄伯弑*于晋国都城翼,晋国人赶走曲沃庄伯,立孝侯之弟郄继位。 但曲沃庄伯野心不死,于公元前718年(周桓王二年)联合郑国、邢国伐翼,周桓王……[详细] 5、晋殇叔 [西周]   晋殇叔,姬姓,华夏族,名不详,前784年�前781年在位,在位4年,是西周诸侯国晋国的第十任国君,晋穆侯之弟。晋殇叔乃晋穆侯之弟,他大概多次协助哥哥征战四方,因此掌握了晋国巨大的权力。晋穆侯在公元前785年去世后,身为晋穆侯长子的姬仇没能成为晋国国君,而由晋殇叔以兄终弟及的方式成了晋国的统治者。晋国嫡长子继承制**次被打破,姬仇出奔他国避难。殇叔三年(前782年),周宣王去世。殇叔四年(前781年……[详细] 6、晋献侯 [西周]   晋献侯,姬姓,名籍,又名苏,晋僖侯之子,前822年―前812年在位。周王三十三年,周王东巡至晋国,晋献侯率晋国的军队跟随,受王命征战今山东的夙夷。周王直接向晋献侯下达指示,在取得二邑之后,周王亲自到战场巡视,晋军大获全胜。班师回国后,周王赐给晋献侯香酒、弓箭、驷马,晋献侯异常高兴,便将征战的两支队伍驻扎在今南常、北常一带隆重犒赏。晋献侯为报答和颂扬天子的恩德,铸造了两套共16枚编钟,把天子的恩宠记……[详细] 7、晋昭公 [春秋战国] (?~前526)   晋昭公(?―前526年):姬姓,名夷。晋平公之子。公元前531年至公元前526年在位。六年卒,子顷公去疾立。周景王十六年(前529年)昭公为恢复霸业,与齐国争夺霸主,召开平丘之会,会见刘子、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等十多国代表。会中齐、晋二国有冲突,齐国宰相晏婴提出“盟无常主,惟有德者居焉”。晋将羊舌�说:“德虽不足,而众可用也。”,后来晋国渐渐失去霸……[详细] 8、晋定公 [春秋战国]   晋定公,姬姓,名午,晋顷公之子,在位37年(前511至前475年在位),刚即位,荀寅便有意趁此时机消灭赵氏。晋定公十二年,晋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筑晋阳城,是太原**座古城。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赵简子升任晋国正卿,赵鞅囚禁同族赵午,随后*之。晋定公十九年(前493年),赵鞅率军迎战增援范氏、中行氏,誓师“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晋军大振,取得胜利。晋……[详细] 9、晋士林 (1913~1948)   晋士林,1913年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县(今聊城市)东乡夏庄一个较富裕的家庭里。其父晋锡恩,任山东督军张宗昌部第四旅军需官时,在家乡聊城东关大街馆驿口附近买了一所房子,此后,全家迁居于此。1920年晋士林上小学,毕业后考入山东省立第二中学读书。中学毕业后,先在苏州体育专科学校读书,1933年在山东省济南私立尚志中学任体育教师。在校教书期间,他爱读一些进步书籍,追求真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这段时间里……[详细] 10、晋文侯 [西周] (前805~前746)   晋文侯(公元前805年�公元前746年),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曲沃桓叔之兄,西周末年至春秋初年晋国第十一任国君,公元前780年―公元前746年在位。公元前785年,晋穆侯去世,晋文侯的叔父晋殇叔篡夺君位,晋文侯逃到其他诸侯国避难。公元前781年,晋文侯以武力夺回君位。晋文侯是晋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君主,他辅佐周平王东迁,诛*周携王,为东周初年的局势稳定作出很大贡献,因此深得周平王的倚重。公元前7……[详细] 11、晋成公 [春秋战国] (?~前600)   晋成公(?�公元前600年),姬姓,名黑臀,晋文公之子,晋襄公异母弟,晋灵公的叔叔,母为周王室之女,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公元前606年�公元前600年在位。晋成公早年在东周作人质。公元前607年,晋灵公遇害,晋成公回到晋国继位。晋成公继位后,恢复公族官职,并馀子、公行官职,以卿士的嫡子、庶子担任。后与郑国结盟,多次派兵援救郑国;联合白狄打败秦国,俘虏秦国将领。公元前600年,晋成公在扈邑会见各国诸侯……[详细] 12、晋侯缗 [春秋战国]   晋侯缗,即姬缗,华夏族,是春秋时期诸侯国晋国的国君,晋鄂侯之子,晋哀侯之弟,晋国第十七任君主,在位26年至28年。侯氏始祖。前706年(据《左传》则为前704年),周桓王出兵击败曲沃武公,立姬缗为晋侯。前679年,曲沃武公出兵灭晋,并向周�王献礼物,�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曲沃终于吞并了晋。晋小子之四年,曲沃武公诱召晋小子*之。周桓王使虢仲伐曲沃武公,武公入于曲沃,乃立晋哀侯弟缗为晋侯。……[详细] 13、晋侯燮 [西周]   晋侯燮,姬姓,晋氏,名燮(亦作燮父),周武王之孙,唐叔虞之子,西周诸侯国晋国第二任国君。唐叔虞死后,晋侯燮继任君位。晋侯燮继位后,将国号“唐”改为“晋”。晋侯燮死后,其子晋武侯继位。晋国在晋侯燮前称唐国,晋侯燮即位前后才改国号为晋。此国号一直沿用六百余年,直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赵烈侯赵籍、韩景侯韩虔、魏文侯魏斯为诸侯,晋国才被取而代之。……[详细] 14、晋幽公 [春秋战国]   晋幽公,姬姓,名柳,晋哀公之子。晋哀公十八年(前434年),晋哀公去世,晋幽公即位。赵烈侯,韩景侯,魏文侯瓜分晋国的一些领地,但三家并不是诸侯国,晋幽公*惧三家权力,反而要朝见赵,韩,魏之君。晋幽公十八年(前416年),晋幽公0人,夜窃出邑中,被盗所*。晋幽公死后,魏文侯以兵诛晋*,立晋幽公的儿子公子止(一说是晋幽公的弟弟),为国君,是为晋烈公。……[详细] 15、晋平公 [春秋战国] (?~前532)   晋平公(?�公元前532年),姬姓,名彪,晋悼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公元前557年�公元前532年在位。晋平公即位之初,与楚国发生湛阪之战,获得胜利。公元前552年,同宋、卫等国结盟,再度恢复晋国的霸业。在位后期由于大兴土木、不务政事,致使大权旁落至六卿。 公元前532年,晋平公去世,谥号”平“,其子公子夷继位,是为晋昭公。……[详细] 16、晋鄙 大秦帝国之裂变   晋鄙(?-公元前257年),战国时期魏国将领,有“��宿将”之称。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晋鄙奉魏安�王之命率军救赵,但魏安�王由于惧怕秦军干涉,便下令阻止晋鄙进军。魏安�王之弟信陵君魏无忌得知此事后,让曾经受恩于己的如姬-兵符,并前往晋鄙军中要求代领兵马。晋鄙心中仍存怀疑,魏无忌门客朱亥立时以铁锤击*晋鄙,信陵君于是引兵救赵。……[详细] 17、晋小子侯 [春秋战国] (前708~前705)   晋小子侯(前708年―前705年在位),即姬小子,是春秋时期诸侯国晋国的国君,晋哀侯之子,晋国第十六任君主,在位4年。当时曲沃日益强大,《史记》称曲沃武公于小子四年(前705年)诱*了晋小子侯,周桓王派兵伐曲沃武公,武公退回曲沃,周立晋哀侯之弟姬缗为晋侯。《左传》称晋小子侯于鲁桓公七年(前705年)冬被*,周于次年冬立姬缗为晋侯。……[详细] 18、晋穆侯 [西周]   晋穆侯,姬姓,名费王,一名弗生、�王、费壬,是西周诸侯国晋国的第九任统治者,在位27年,于前785年去世。穆侯四年,取齐女姜氏为夫人。七年,伐条。生太子仇。十年,伐千亩,有功。生少子成师。晋人师服认为嫡长子与庶子取的名字正相反,晋国迟早会出大*。穆侯去世后,其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穆侯之孙韩万,乃战国七雄的韩国的先祖。……[详细] 19、晋顷公 [春秋战国]   晋顷公,姬姓,名弃疾,晋昭公之子,前525至前512年在位,在位时期,六卿逐渐壮大,积极向公室夺权。顷公十二年,赵简子联合晋国的知氏、韩氏、魏氏、范氏、中行氏消灭了公族祁氏、羊舌氏。十三年(前513年)冬天,收全国生铁四百八十斤,把范宣子制定的“刑书”,铭铸于大铁鼎上,成为晋国的**部成文法典,史称“铸刑鼎”。……[详细] 20、晋耀臣 (1916~1944)   晋耀臣,1916年6月生于北京市房山县蒲洼乡蒲洼村一个比较富裕的人家。10岁开始在本村念私塾,由于社会的动荡,生活越来越不景气,只读了5年书就辍学。后在家务农,赶牲口、种地,帮助家里人干活。在这期间,他常常接触周围的贫苦农民,在劳动中增进了与穷苦人的感情,并时常拿出自家的钱粮接济有困难的人,成了农民们的知心兄弟。相反他对豪绅恶霸则非常厌恶。一次,因债务**,晋家亲戚仗势欺人,晋耀臣挺身站在受害者一……[详细]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