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姓名人堂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1、凌统 [三国]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189~217)   凌统(189年-217年,一说189年-237年),字公绩,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之子,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官至偏将军。年少名盛凌统的父亲凌*轻侠有胆气,孙策初时兴兵,每次凌*从征,经常作先锋首当其冲。守永平任永平长,奔驰山越,奸猾之徒也收敛,后迁升为破贼校尉。后来到孙权统军,随征江夏。凌*先登进入夏口,斩*黄祖的先锋。轻舟独进,中箭矢而死。吴书……[详细] 2、凌唐佐 [宋] (1072~1132)   凌唐佐(约1072年―1132年),字公弼。宋哲宗元符三年中进士,工诗文,他挚爱徽州的山水,曾写过不少歌咏黄山的诗文。如《洗*溪》、《黄山汤泉》。“一道出遥岑,潺�古到今。雪天声泻玉,月夜影摇金。岁旱施功大,民疴被泽深。浮丘与轩帝,仙迹可追寻。”这首是凌唐佐写的《黄山汤泉》一诗,诗中记述了中国人文之祖轩辕黄帝曾在黄山汤泉浸泉七日,皱纹消除,返老还童,最后黄帝在黄山羽化成仙的传说。而使凌唐佐声名大震……[详细] 3、凌准 [唐] (752~808)   凌准(752―808,一作806),字宗一,唐新城(今富阳新登)人。以孝悌著称乡里,又富谋略,尚气节。20岁时,上 书丞相,丞相奇其才,荐任崇文馆校书郎。泾源之*,以谋划佐元戎有功,累迁殿中侍御史、浙东廉访使判官。任内抚慰百姓,惩办-,为世所称。后由王叔文荐举,任翰林学士,转员外郎。与李景俭、吕温、柳宗元、刘禹锡、程异等参加以王叔文、王邳为首的**革新集团,反对以宦官和藩镇为代表的保守势力,主张限……[详细] 4、凌叔华 民国十大才女 (1900~1990)   凌叔华(1900年-1990年),番禺县深井乡金鼎村(今黄埔区长洲镇深井村)人,文学家,画家。凌叔华生于北京的一个仕宦与书画世家。凌叔华的父亲凌福彭,出身翰苑,光绪十九年中举人,与康有为同榜进士,历任清朝天津知府、保定知府、直隶布政使等职。他精于词章、酷爱绘画,曾与齐白石、王梦伯、陈半丁、陈寅恪等著名画家过从甚密。这种家庭,使她从小便受到文学艺术的陶冶。自小她就拜了著名的女艺术家、慈禧太后的画师缪……[详细] 5、凌则之 (1911~1940)   凌则之,原名凌家增,字季瑜,又名凌松如,1911年正月生于四川省屏山县楼镇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29年秋,凌则之考入宜宾叙属联立中学第二十八班。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常获得学校减免学费的奖励。1930年秋,他用他三哥凌松如在宜宾县中毕业的文凭,到成都考入成都联中,其遂改名叫凌松如。毕业前,由于他对当局派来的军训教官甚为反感,便被校方扣上“反对军训”的帽子要开除他。尽管叙府联中在成都各校的同学联名向……[详细] 6、凌霄 (1905~1935)   凌霄(1905~1935),字子昂,贵池里山凌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他8 岁入私塾读书,13 岁考入省立第七师范附小。民国9 年(1920 年)毕业,以半工半读考入芜湖私立职业学校。当时,新文化在芜湖广泛传播,各种书刊和社团相继出现。他深受影响,参加了当时在芜湖兴起的-,思想认识大提高,又接触了早期在芜湖活动的***人,逐步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民国14 年加入中国***。是年,党派凌霄去广州入黄埔……[详细] 7、凌云翼 [明] 明朝兵部尚书   凌云翼,字“延年”,名“汝成”,号“洋山”,江苏太仓人。明代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考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考取进士,授工部主事。隆庆六年(1572年),任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今湖北十堰市)。万历元年(1573年),升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后任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凌云翼任两广总督期间,疏请*练土兵以减少客兵(浙兵)。游击将军属下只留驻肇庆土兵一营552人、游哨……[详细] 8、凌廷堪 [清] (1755~1809)   凌廷堪(1755――1809),字仲子,一字次仲。安徽歙县人。少赋异禀,读书十目一行,年幼家贫,弱冠之年方才开始读书。稍长,工诗及骈散文,兼为长短句。仰慕其同乡江永、戴震学术,于是究心于经史。乾隆五十四年(1790)应江南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例授知县,自请改为教职,入选宁国府学教授。之后因其母丧到徽州,曾一度主讲敬亭、紫阳二书院,后因阮元聘请,为其子常生之师。晚年下肢瘫痪,毕力著述十余年。 乾隆……[详细] 9、凌景夏 [宋]   凌景夏曾与司勋员外郎朱松等6人上疏,力陈与金议和的危害:“自公卿大夫至六军万姓,莫不扼腕愤怒,岂肯听陛下北面为仇敌之臣哉!”表达了他的爱国之心。因与秦桧相悖,曾在外郡闲居十余年。秦桧死后任中书舍人。后知抚州、襄阳等地,关心下属兵民疾苦。官终集英殿修撰、吏部侍郎。宋高宗在《凌景夏辞免复徽猷阁直学士不允诏》中评价他:“卿性资夷粹,*履端方,出镇藩维。有慈祥之政,入司铨部有平允之声。” ……[详细] 10、凌十八 [清] (1819~1852)   凌十八(1819~1852年)名才锦,排行十八,故称凌十八,钱排镇北内塘坳村人,信宜凌十八起义(又称大寮起义)的组织者和**者,打响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凌十八起义坚持斗争两年多,转战粤桂两省三州六县,震动清廷。咸丰二年六月十二日(1852年7月28日),在罗镜坚持战斗到最后,全军壮烈牺牲。凌十八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东近代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详细] 11、凌* [三国]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凌*,吴郡余杭人。为人侠义有胆气,孙策锋起淮南时,凌*多从征伐,常登先冠于军中,履行先锋之务。后守永平长,平治山越,使奸猾之徒敛手,迁为破贼校尉。孙权统军后,凌*从讨江夏黄祖。军入夏口,凌*先登,破其前锋,轻舟独进,中流矢而死 (《吴书》载:甘宁以善射,将兵在后,射*校尉凌*)。……[详细] 12、凌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   凌文(1963.2.1- )系统工程与能源工程管理专家。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原籍广东省广州市。198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专业, 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并获博士学位。现任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长期致力于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解决大型工程管理难题,积累了丰富的系统工程实践经验。主持了十余项煤基能源重大工程研究,为丰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详细] 13、凌永顺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凌永顺(1937.4.2- )中国电子对抗技术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安徽省定远。1970年4月加入中国***。1960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先后在中国人民***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在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电子伪装和雷达红外复合干扰技术的研究上获得突破性成果。1992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96年、1998年各获国……[详细] 14、凌�初 [清] (1580~1644)   凌�初(1580―1644),字玄房,一字元方,号初成、雅成、迪知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仁舍(今湖州市仁舍乡)人。18岁赠补廪膳生,后三次赴考未中。明崇祯四年(1631),以副贡授上海县丞,署海防事。在任清理盐场积弊,颇有政声。十五年,擢徐州通判,分置房村。治河时,淮徐兵备道何腾蛟慕名征人幕中,进献《剿寇十策》,因功被授为楚中监军佥事。十七年,被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围困于徐州城,率众顽抗,呕*而死……[详细] 15、凌福顺 (1912~1936)   凌福顺(1912~1936年),化名庞飞虎,莲地村人,民国元年(1912)2月生于端源村。家境贫苦,全家住在他人破败的旧屋里,父亲凌建保靠打短工维持家庭生活,后因贫病交加双目失明,生活无靠,母亲方娇带着襁褓中的福顺,求乞度日。福顺13岁,母亲病故,从此便开始打零工、当学徒谋生,在困苦的生活中磨炼就一副强壮的身体和倔强的性格,常替穷人打不平。民国20年,到周墩区常备队当兵。在常备队期间结识了肖志芳、……[详细] 16、凌空   凌空,原名凌家斌,1930年生于石门县楚江镇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少年丧父,由母亲张当秀含辛茹苦培育长大。少年时期受到贺龙将军一把菜抵革命故事的影响,向往革命。1949年7月25日石门县城刚解放,凌空就立即参加了党组织举办的知识青年训练班,8月参加中国人民***,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在衡宝战役、解放广西、抗美援朝的五次战役中经受战火锻炼。1951年2月在朝鲜前线汉城郊区加入中国……[详细] 17、凌奂 [清] (1822~1893)   凌奂(1822―1893),原名维正,字晓五,晚号折肱道人。原籍安吉,自曾祖父后始迁居湖州。少年随舅父吴古年学医,尽得其传。为人治病,50年如一日,寒暑勿间,不怨劳,不计酬,贫病者还施以*。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湖州大水,霍*流行,罹患者甚多,经治疗救活者一百数十人。太平军驻湖州时,曾用鸡皮、桑白皮为太平军治刀伤,用-*剖挖*弹。忠王李秀成、慕王谭绍光都闻名求治。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湖州一带……[详细] 18、凌时中 [元] (1260~1334)   凌时中(1260―1334),字德庸,号吉川,安吉人。元至元十八年(1281)进士。时中年二十,元将伯颜命他招谕安吉、武康、德清三县,授建昌路(今江西南城)司狱。任间,有重囚待报将死,时中知其为冤狱,报请上司赦免,不许,即解印辞职,又不许。后正凶从他郡缉获,原囚得释。朝廷以其贤良,特予召见。升任福建廉访经历、都水监丞。是时河南王筑堰堵水转磨,妨碍农田灌溉,民心忧愤,诉之于朝廷。朝廷命台省按治,但省……[详细] 19、凌敏猷 (1902~1991)   凌敏猷(1902―1991) 湖南省政协副**,湖南医学院院长,神经精神病学家。湖南省平江县瓮江镇人,1902年10月24日出生于平江县瓮江乡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考入湘雅医学院预科,随即升入本科,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后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军,任唐生智部宣传科长。长沙马日事变后赴南昌投奔叶挺**,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叶挺部任上尉军医。随部南下失败后,化装成教书先生,辗转到武汉。1929年考人上海……[详细] 20、凌震 (1235~1315)   凌震(1235~1315年),字国威,号雷门,番禺县东圃宦溪乡(今天河区前进街宦溪村)人,原籍福建莆田。父凌栋封武经大夫,凌震为嫡长子(根据附录《古制置使凌公神道碑》“公讳震,莆田人,参知政事成八世孙封武经大夫之冢子也。”。“冢子”即嫡长子)。南宋后期,凌震中进士。后升任广东都统,官封二品,于是举家迁至广州。南宋德�二年(1276年),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皇太后带着年幼的宋恭帝宣布投降。南宋益王……[详细] [第1页] [2] [3] [4] [5] [6]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