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8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1、陈丰 (1825~1887)    陈丰(1825~1887) 字��清,号韶轩,曹县魏湾镇陈胡同村人,光绪庚辰贡生。陈自幼聪慧,喜欢读书,常沉醉其中,“每有所得辄快于心”。24岁考取秀才,在随后的“科试”中,从众多强者中*颖而出,名震乡里。此后,他广交文友,勤勉好学,学业大进。在光绪六年到京城参加会试,考取贡士,由于其出色的表现,在光绪帝特批科考取士时,名登金榜。1860年,35岁时被咸丰皇帝授予翰林院编修。1863年,38岁……[详细] 2、慈安太后 皇后 (1837~1887)   慈安太后(1837年-1881年),钮祜禄氏,别名孝贞显皇后、东太后、国母皇太后,咸丰皇帝的皇后。咸丰帝驾崩,同治皇帝登基,慈禧联合奕?发动“辛酉**”,八大顾命大臣被诛,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在位期间与恭亲王缔造“同治中兴”,同治皇帝驾崩,光绪帝继位时,两宫再次听政。光绪七年,慈爱太后*亡,享年45岁,谥号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葬于普祥峪定东陵。人物生平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1837年8……[详细] 3、翁曾源 (1834~1887)   翁曾源(1834―1887),字仲渊,号��斋、海珊,江苏常熟人,生于北京翁氏府邸。为安徽巡抚翁同书次子。咸丰六年(1856)由监生恩赐为举人,同治二年(1863)中状元。因其为翁同��之侄,人称“小状元”。历官翰林院修撰、国史馆纂修。因体弱多病,未几即告病归里,以书画自遣。一度曾代上海县学和龙门书院批阅课卷。书法得翁同��指导,临池不缀,日有所成。行笔洒*,深具董书风格。翁曾源出生官宦世家。自幼熟读经……[详细] 4、黎水保 (1851~1887)   黎水保(1851―1887) ,瑶族。生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家住瑶寨者葵村。9岁到东坡村就学,由于天资聪颖,刻苦好学,数年之间学业大进,本想报考童生,土官以瑶族报考为历代所不许为由,不准报考。水保愤愤不平,便在家一边生产一边自读,颇知历代兴衰之道,尤其是面对不平等的社会,引起了他的深思,瑶族人民历代做牛做马,食不充肠,衣不蔽体,受尽官家的欺凌,如何拯救瑶家于水火之中? 于是逐渐萌发了造反的……[详细] 5、张瑞麟 (1822~1887)   张瑞麟字梦绂,一字仁甫,号莲航,清道光二年(1822年)生于青州府高苑县(今高青县邢王庄)。清同治元年(1862年)张瑞麟赴省会济南参加乡试,得中举人;1863年再赴京参加会试、殿试、朝考,中第六十名进士。其师张纫芳是高苑城里本族人,与他同科中举人,同科中进士,名列二百名,故乡人云:“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张瑞麟四十一岁,他考中后回家见其母说:“娘啊!我考中了。”其母说:“中还早吗?”可见老夫……[详细] 6、刘长佑 岳麓书院 (1818~1887)   刘长佑(1818―1887) 清朝大臣。湖南新宁县人。字子默,号荫渠(也作印渠)。生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求学岳麓书院,师从丁善庆。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咸丰二年(1852)随江忠源楚勇进攻广西太平军。次年又随江忠源镇压浏阳征义堂周国虞等会众起事。此后,江忠源领军出境,在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与太平军作战,刘长佑多次赴援。江忠源败死庐州后,咸丰六年,他奉湖南巡抚骆秉章命,率萧启江等军5……[详细] 7、李元度 岳麓书院 (1821~1887)   李元度(1821―1887)清朝大臣,学者。湖南平江县人。字次青,又字笏庭,自号天岳山樵,晚年更号超然老人,生于道光元年(1821)。4岁丧父。18岁中秀才。二十三年以举人官黔阳县教谕。咸丰二年(1852),曾国藩在湖南办团练,李元度**入幕。后随军陷武昌、汉阳。五年,曾国藩于湖口、九江战败,退守南昌,他返湘募平江勇一军赴援。八年七月领兵700人防守江西玉山,与太平军激战获胜,加按察使衔。咸丰十年……[详细] 8、刘�H (1828~1887)   刘�H (1829-1887年),字凤翔,号�m洲,祖籍临湘桃李桥(今云溪区云溪镇建军村),后迁籍今岳阳县西塘乡高城村。刘�H幼年家贫,但少而有志,学业名列前茅,以博学多识闻名乡里。咸丰三年(1853),刘�H以附生(秀才)从军,后任左宗棠亲军统领兼记室(秘书),先后率亲军参加攻克遂安、龙游之战,因功授留浙候补道,同治三年(1864)署理①浙江台州知府。光绪四年(1878),随左宗棠征战西北,先署兰州道员……[详细] 9、李凤苞 (1834~1887)    李凤苞 (1834―1887) 李凤苞,字海客,号丹崖,城桥镇人。李少年聪慧,长大后通晓天文历算、地理、兵法,旁及音韵、金石、风角、壬遁、医*、卜筮、诗文、篆隶、绘画等。清同治初年,部檄绘制《江苏舆图》,李遍历四境,丈田数,测海程,定经纬,明界线,仅半年即用准望法精确绘成《崇明图》上送。巡抚丁日昌甚器重,荐于总督、大学士曾国藩。曾奇其才,令李查勘-外海各岛沙线,筹设海防。李又至上海,与熟悉……[详细] 10、潘凤岗 (1828~1887)   潘凤岗(1828―1887),名潘梧,安定司第十六任土巡检,道光十五年(1835年)继伯兄承袭官职,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潘风岗随思恩府官镇压各司之农民起义(如张嘉祥、大牛肠、苏尚基等) 有“功”,“蒙赏载六品蓝翎,赏摄下旺、定罗、白山司”和“督办思恩府九土司团练”,以及“摄土田州事”。道光至咸丰年问,司境大旱,颗粒无收,潘仍加征米粮,迫使上段、接学城头之张孝、王绣球、卢兴、马昌基等人,聚众反……[详细]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