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2年出生的名人介绍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1、伍廷芳 清末民初杰出的外交家、法学家 (1842~1922)   伍廷芳(1842年~1922年),本名叙,字文爵,又名伍才,号秩庸,后改名廷芳。汉族,广东新会西墩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外交家、法学家,出生于新加坡,3岁随父回广州芳村定居,早年入香港圣保罗书院,1874年自费留学英国,入伦敦学院攻读法学,获博士学位及大律师资格,成为中国近代**个法学博士,后回香港任律师,成为香港立法局**位华人议员。洋务运动开始后,1882年进入李鸿章幕府,出任法律顾问,参与中法谈……[详细] 2、梅巧玲 同光十三绝 (1842~1882)   梅巧玲, 男,原名芳,正名芳普,字筱波,一字雪芬,号慧仙,别号蕉园居士,自号梅道人,乳名阿昭,寓所名“景和堂”,又称景和堂主人,绰号胖巧玲。祖籍江苏泰州凤凰墩鲍家坝。1842年9月25日【清道光二十二年(壬寅)农历八月廿一日,丑时】出生,1882年12月16日【光绪八年(壬午)农历十一月初七日】病故于宣南李铁拐斜街45号(旧门牌)寓所。艺术经历因家境贫困,8岁时过继江姓,后被辗转贩卖。11岁入福盛……[详细] 3、王先谦 清岳麓书院山长 (1842~1917)   王先谦(1842-1917)城南书院、岳麓书院山长。长沙县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园,学人称为葵园先生。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18岁补禀膳生。咸丰十一年(1861)赴安徽安庆,任长江水师向导营书记,数月后辞归。同治三年(1864),在湖北提督梁洪胜营充幕僚。同年乡试中举人。明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迁翰林院侍讲。光绪六年(1880)任国子监祭酒。复在国史馆、实录馆**,充云南、……[详细] 4、郑观应 南粤先贤 (1842~1922)   郑观应(1842―1922),又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父亲是乡村塾师。清咸丰八年(1858)奉父命往上海新德洋行,从其任买办的叔父学商。翌年由徐润介绍入宝顺洋行,咸丰十年(1860),任该行买办。同治六年(1867),他与英商合营公正轮船公司,被推为董事。同时仍为宝顺工作。翌年,宝顺停业,改任和生祥茶栈通事,与人合股承办该茶栈,后又兼扬州宝记盐务总理。同治九年(1870)……[详细] 5、唐景崧 爱国将领 (1842~1903)   唐景崧(1842.1.8-1903.3.2),字维卿,江口村人。从小慷慨有大志,读书非常勤奋,才学出众,清咸丰丙辰年(1856)14岁参加岁试,中**等**名;辛酉年(1861)19岁参加乡试,中解元;清同治乙丑年(1865)23岁参加会试和殿试,中进士,钦点翰林,并被选入翰林院庶吉士,入庶常馆学习三年后授吏部主事。因赋性耿直,不肯谄媚上官,屈在吏部20年。光绪八年(1882),法国侵占越南,伺机……[详细] 6、张斯枸 清末外交官、翻译官 (1842~1898)   张斯枸(1842-1898),字听驵,浙江省慈溪县人。清末外交官、翻译官。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10月26日生。年轻时放弃传统八股章句,绝意科场,跟从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习西学,由是精通英语。后受到福建船政大臣夏献纶、沈葆桢的赏识和器重进入总理事务衙门。同治十三年(1874),由总理事务衙门咨送吏部,奉旨以同矢,直隶州知州,选用2年。光绪二年(1876),随兵部左侍郎郭嵩焘出使英国,充任随员兼翻译……[详细] 7、陈启泰 (1842~1909)   陈启泰(1842-1909)清巡抚。清长沙县人。字伯屏、鲁生,自号癯庵。道光二十二年(1842)生。同治六年(1867)中举人。明年成进士,选辑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致力国故,与同馆陈宝琛、张佩纶切磋学间,得益甚多。任同治十三年(1874)及光绪六年(1880)会试问考官等,后改任监察御史。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期间,建议水陆同时并举,抵抗法国侵略,后又力陈和议之非策,主张抵抗到底。陈启泰在御史任内,……[详细] 8、周汉 (1842~1911)   周汉(1842~1911)周汉,字铁真,宁乡县大屯营廖家冲(今石家湾乡)人,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生。先世姓朱,为明吉王后裔,因避清室搜诛,从江西吉安逃迁宁乡定居:改姓周。周汉13岁举秀才,18岁任骆秉章幕僚。后随左宗棠赴陕甘镇压反清**,参与收复新疆、平定阿古柏入侵之*的战役。光绪八年(1882),在刘锦、棠部帮办军务,历经保举,升至陕西候补道。十年,请假回湘,寓居长沙。多年来,他耳闻目睹外……[详细] 9、王彦威 (1842~1904)   王彦威(1842―1904),字�|甫,黄岩县城(今黄岩区)人。清同治九年(1870)举人,历任工部衡司主事,营缮司员外郎,军机章京,江南道监察御史,太常少卿。光绪十二年(1886),为军机汉官领班章京。清代自道光中期始,对外交涉日益增多,光绪朝更是颇繁。但外交文件从未系统刊行,依靠外籍转译,失实颇多,**、军事、外交十分被动。彦威先从“十库”抄录道光、咸丰、同治三朝钦定未刊的《筹办洋务始末记》,以……[详细] 10、姚振宗 (1842~1906)   姚振宗(1842―1906),字海槎、金生,绍兴陶家堰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舜辉,湖北潜江县典史;父仰云,字秋墅,清咸丰间以道员总司江北粮台。振宗少年即好读书,博览群书,考究学问,常询父旧事佚闻。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进袭浙东,仓皇奉祖母避地江北,先后到江苏泰州、兴化、扬州等官所侍父6年之久,深受其父熏陶。父秋墅雅嗜典籍,尝从邵伯购得善本书千种,载归绍兴,不幸毁于兵*。劫后复事搜求,所获益……[详细] [第1页] [2] [3] [4] [5] [6]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