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澄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何澄:(1217―约1309),金末元初画家。曾为昭文馆大学士,领图画总管。工画人物故实,亦善山水。曾画《陶母剪发图》,颇有影响。传世作品有《归庄图》卷,款“太中大夫何秘监笔”。卷后有至大二年(一三○九)姚燧、张仲寿等题跋。现藏吉林省博物馆。 雪景山水何澄(1217―约1309),燕(今河北省)人。金末元初画家。金哀宗时官至太中大夫、秘书少监,元代武宗至大初晋升为中奉大夫,授昭文馆大学士,领图画总管,年九十三尚健在。工画人物故实,亦善山水。曾画《陶母剪发图》,颇有影响。传世作品有《归庄图》卷,款“太中大夫何秘监笔”。从此款语气看,系后添款,但从字体和墨色看可能是作者自题。图后有翰林学士张仲寿至大二年己酉(1309)夏所书《归去来辞并叙》全文,书法甚佳。故此卷在元代已有书画两绝之誉,卷后拖尾有姚燧、赵孟�、邓文原、虞集、刘必大、揭�斯、张嗣成、柯九思、危素、吴勉、高琦、张照等诸名人题跋,从题跋中知此卷为何澄九十岁高龄时所画真迹,现藏吉林省博物馆。右图:《归庄图》卷局部 纸本水墨 吉林省博物馆藏 纵41厘米 横723.8厘米。《归庄图》取材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此画以山水为背景,人物穿插其间,在全景式构图中,主题人物连续出现,逐段反映陶渊明辞官归故里的主要情节,与传称为晋・顾恺之《 赋图》同一手法。人物线描多用方折笔,山石树木用枯笔焦墨,间以淡墨晕染,劲健中含秀润,苍率中蕴清逸。山水人物画鞍马师法北宋李公麟。画风虽有南宋院体遗规,亦开元代逸笔先路。   

  何澄:(1217―约1309),金末元初画家。曾为昭文馆大学士,领图画总管。工画人物故实,亦善山水。曾画《陶母剪发图》,颇有影响。传世作品有《归庄图》卷,款“太中大夫何秘监笔”。卷后有至大二年(一三○九)姚燧、张仲寿等题跋。现藏吉林省博物馆。 雪景山水何澄(1217―约1309),燕(今河北省)人。金末元初画家。金哀宗时官至太中大夫、秘书少监,元代武宗至大初晋升为中奉大夫,授昭文馆大学士,领图画总管,年九十三尚健在。工画人物故实,亦善山水。曾画《陶母剪发图》,颇有影响。传世作品有《归庄图》卷,款“太中大夫何秘监笔”。从此款语气看,系后添款,但从字体和墨色看可能是作者自题。图后有翰林学士张仲寿至大二年己酉(1309)夏所书《归去来辞并叙》全文,书法甚佳。故此卷在元代已有书画两绝之誉,卷后拖尾有姚燧、赵孟�、邓文原、虞集、刘必大、揭�斯、张嗣成、柯九思、危素、吴勉、高琦、张照等诸名人题跋,从题跋中知此卷为何澄九十岁高龄时所画真迹,现藏吉林省博物馆。右图:《归庄图》卷局部 纸本水墨 吉林省博物馆藏 纵41厘米 横723.8厘米。《归庄图》取材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此画以山水为背景,人物穿插其间,在全景式构图中,主题人物连续出现,逐段反映陶渊明辞官归故里的主要情节,与传称为晋・顾恺之《 赋图》同一手法。人物线描多用方折笔,山石树木用枯笔焦墨,间以淡墨晕染,劲健中含秀润,苍率中蕴清逸。山水人物画鞍马师法北宋李公麟。画风虽有南宋院体遗规,亦开元代逸笔先路。   

  同名人物: 何澄 明朝画家 江苏省无锡江阴 [明]   同年(公元1217年)出生的名人: 董文炳 (1217~1278)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 孛儿只斤・旭烈兀 (1217~1265) 伊利汗国建立者 内蒙古自治区 章梦飞 (1217~1279) 浙江省温州平阳县 杜思明 (1217~1281)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 张禧 (1217~?) 河北省廊坊市 + 更多公元12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309年)去世的名人: 杜思敬 (1223~1309)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 陈孚 (1259~1309) 浙江省台州临海 鲍寿孙 (1250~1309)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