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宋应星(1587年―约1666年),字长庚,汉族,江西奉新人,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   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  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早年经历  宋应星幼时与兄应升同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就读。宋应星在家乡散文私塾中开始认族叔宋国祚做老师,在这之后在新建举人邓良知门下做学生。 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数岁能韵语”(作诗),有过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师及长辈喜爱。稍长,考入奉新县县学为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在程颐-程灏、周敦颐、朱熹及张载这宋代四大家中,独推张载的关学,从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曾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年出版)等书。此外,还喜欢音乐、作诗。他常与同窗好友赴本县风景名胜处郊游,相互催诗,相互激励,纵谈天下事。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宋应星与兄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29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当年秋他们便前往京师(今北京)应次年丙辰科会试,但却名落孙山。他们决定下次再试,为了作好应试准备,宋应升、宋应星等人前往江西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书院进修,当时任洞主的是有名学者舒曰敬。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是神宗在位时最后一次会试之年,宋应星弟兄与江西其他考生齐会京师,但二兄弟仍未及第。此后,他们于天启及崇祯初年再试,均告失败,从此遂绝科举之念。   县学教谕  崇祯四年(1631年)宋应升由吏部铨选任浙江桐乡县令,宋应星回乡服待0。崇祯八年(1635)宋应星任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教授生员,是未入流的教职人员。该年其兄宋应升调任广东肇庆府恩平县令,因有政绩,被诰封为文林郎。宋应星在分宜县任教4年,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因为所有主要著作都发表于此期间。   仕途生活  崇祯十一年(1638年)宋应星在分宜任期满,考列优等,旋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正八品),为省观察使下的属官,掌管一府刑狱,俗称刑厅,亦称司理。  崇祯十三年(1640年),宋应星任期未满,辞官归里。  崇祯十六年(1643年)又出任南直隶凤阳府亳州(今安徽亳州市)知州(正五品),然此时已值明亡前夕。宋应星赴任后,州内因战*破坏,连升堂处所都无,**多出走。他几经努力重建,使之初具规模,又捐资在城内建立书院。  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宋应星辞官返回奉新。当年三月,李自成大军攻占京师,明亡。四月,清兵入关,建都北京,宋应星成为-之民。五月,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宋应星被荐授滁和兵巡道及南瑞兵巡道(是介于省及府州之间的地区长官),但宋应星均辞而不就。明亡前,宋应升已升任广州知府,明亡后亦无意恋官,遂挂冠归里。   晚年生活  宋应星弟兄寄希望于南明,但此**由阉奸阮大铖、马士英把持,排斥忠良,**迅即灭亡。清兵南下取江西。  隆武二年(1646年),宋应升服*殉国。清朝建立后,宋应星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在贫困中度过晚年,拒不出仕。  永历二十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宋应星逝世,享年80岁。

  宋应星(1587年―约1666年),字长庚,汉族,江西奉新人,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   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  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早年经历  宋应星幼时与兄应升同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就读。宋应星在家乡散文私塾中开始认族叔宋国祚做老师,在这之后在新建举人邓良知门下做学生。 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数岁能韵语”(作诗),有过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师及长辈喜爱。稍长,考入奉新县县学为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在程颐-程灏、周敦颐、朱熹及张载这宋代四大家中,独推张载的关学,从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曾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年出版)等书。此外,还喜欢音乐、作诗。他常与同窗好友赴本县风景名胜处郊游,相互催诗,相互激励,纵谈天下事。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宋应星与兄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29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当年秋他们便前往京师(今北京)应次年丙辰科会试,但却名落孙山。他们决定下次再试,为了作好应试准备,宋应升、宋应星等人前往江西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书院进修,当时任洞主的是有名学者舒曰敬。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是神宗在位时最后一次会试之年,宋应星弟兄与江西其他考生齐会京师,但二兄弟仍未及第。此后,他们于天启及崇祯初年再试,均告失败,从此遂绝科举之念。   县学教谕  崇祯四年(1631年)宋应升由吏部铨选任浙江桐乡县令,宋应星回乡服待0。崇祯八年(1635)宋应星任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教授生员,是未入流的教职人员。该年其兄宋应升调任广东肇庆府恩平县令,因有政绩,被诰封为文林郎。宋应星在分宜县任教4年,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因为所有主要著作都发表于此期间。   仕途生活  崇祯十一年(1638年)宋应星在分宜任期满,考列优等,旋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正八品),为省观察使下的属官,掌管一府刑狱,俗称刑厅,亦称司理。  崇祯十三年(1640年),宋应星任期未满,辞官归里。  崇祯十六年(1643年)又出任南直隶凤阳府亳州(今安徽亳州市)知州(正五品),然此时已值明亡前夕。宋应星赴任后,州内因战*破坏,连升堂处所都无,**多出走。他几经努力重建,使之初具规模,又捐资在城内建立书院。  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宋应星辞官返回奉新。当年三月,李自成大军攻占京师,明亡。四月,清兵入关,建都北京,宋应星成为-之民。五月,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宋应星被荐授滁和兵巡道及南瑞兵巡道(是介于省及府州之间的地区长官),但宋应星均辞而不就。明亡前,宋应升已升任广州知府,明亡后亦无意恋官,遂挂冠归里。   晚年生活  宋应星弟兄寄希望于南明,但此**由阉奸阮大铖、马士英把持,排斥忠良,**迅即灭亡。清兵南下取江西。  隆武二年(1646年),宋应升服*殉国。清朝建立后,宋应星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在贫困中度过晚年,拒不出仕。  永历二十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宋应星逝世,享年80岁。

   宋埠镇  宋埠镇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的故乡,地处奉新县东部,距县城12公里,距省城南昌45公里,毗邻安义县。全镇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 个林场,农业人口2.7万,土地总面积86.3平方公里,其中水田3.9万亩,旱地面积0.78万亩,水面积0.68万亩,有三座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山塘水库17座,山林面积6万余亩。县城潦河水从西向东贯穿宋埠9个行政村…… 详细++ 宋应星相关 宋应星纪念馆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 同年(公元1587年)出生的名人: 吕维祺 (1587~1641)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 陈元� (1587~1671) 浙江省杭州余杭 陈士奇 (1587~1644)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 柳敬亭 (1587~1670) 江苏省泰州姜堰区 陈鉴 (1587~1647) 云南省红河石屏县 + 更多公元158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666年)去世的名人: 朱之锡 (1623~1666) 浙江省金华义乌市 李国英 (?~1666) 辽宁省 洪旭 (1604~1666)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 朱昌祚 (?~1666) 汉军镶白旗 山东省聊城高唐县 他嗒喇・苏纳海 (?~1666) 满洲正白旗 黑龙江 汤若望 (1592~1666) 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神父、学者 欧洲德国 + 更多公元1666年去世的名人》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