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发生在朝鲜半岛的那场内战,金日成与李承晚谁才是那个主动挑起战争的“元凶”,这个“陈旧”的话题已经在多年来的众说纷纭中变得模糊而无关紧要,原因很简单,所有的目光都被这场战争演变成中美的直接对抗而深深吸引,对挑起战争事端的双方是非却渐渐忽视,随着那段历史时期的机密文件和档案陆续解密,历史露出了真容。
内战*发前的朝鲜半岛**、军事和经济形势
在二战结束后到朝鲜内战*发前的五年时间里,朝鲜半岛的局势始终是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造成这种局势的背后推手是以美苏为代表的两大**势力。1945年日本投降后,朝鲜被日本殖民统治的时代宣告结束,随之而来的是半岛内数百个**团体和组织势力如雨后春笋纷纷冒了出来,各种**主张的声音此起彼伏,为了得到美苏和民众的支持,这些声音都冠以了自由民主和公平正义的噱头。
一时间在岛内形成了即是无政府状态的任性,又是以各自为政的手段裹挟民意的狂悖。虽然其中不乏有支持美苏意识形态的追随者,但是美苏对这种纷*的局势并不感兴趣。于是在12月底,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达成了一项关于朝鲜问题的《莫斯科协定》,就目前朝鲜形势,在成立具有合法地位的联合政府之前,由美英苏三方共管。其实当时也将中华民国包括在内,但当时的蒋介石一心想要铲除**势力,对朝鲜问题并不感兴趣,其对共管协定也心不在焉。
协定生效后,共管协定在岛内遭到多数**团体的**,美苏以三八线为界分别对自己管辖区域内的**团体采取了清除措施,清除手段产生了强大的震慑作用,很多激进分子遭到了屠*。
朝鲜局势于是出现了少有的稳定局面,北方金日成坚决拥护共管协定的举措,令苏联政府大为赞赏,并对这个曾经效力于苏联军队的年轻人全力支持。南方的李承晩在美军清除运动中,由于极力推崇美国式的民主制度而受到美国政府的青睐,尽管他并不赞成共管,但在主子的压力下改弦更张也是易事。
1948年8月和9月,李承晩的大韩民国政府和金日成的民主主义人民政府,在美苏两大主子的支持下分别在汉城和平壤成立。看到金日成已经巩固了朝鲜北方政局,苏联政府于1948年年底将统治权移交给北朝鲜后撤兵回国。而南方的李承晩**因受到多方**势力的挑战,局势并不乐观,一直到1949年6月局面稳定后美军才撤出。
苏联政府意欲将朝鲜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对朝鲜的经济援助和帮扶政策给予了很大的倾斜力度,加上日本在统治时期留下的工业基础,朝鲜的经济恢复和增长远远高于以农业为主的大韩民国,在内战*发之前,朝鲜国民收入高出韩国两倍。受美国远东政策和亚太战略布局的影响,美国一直将韩国视为边缘化扶持的盟友,这与美国对日本的扶持力度不可同日而语。直到内战*发后,美国才重新认识到韩国的重要性。
斯大林对整个朝鲜半岛的觊觎之心丝毫也不比金日成少,甚至说更为强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刚刚熄灭不久,德国的武装侵略给苏联造成的巨大伤害至今还没有修复,获得缓冲空间和战略重地的重要性是他考虑最多的头等大事。
如果朝鲜半岛全部掌控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能提升战略空间,对苏联势力将来潜出太平洋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于是苏联对金日成的军事援助也是出奇的慷慨。与苏联的想法不同,美国希望在欧洲有足够的力量与苏联抗衡,在亚洲强化日本为中心的防御力量,在朝鲜半岛只要能维持南北双方的对峙态势即可,这就在对李承晩的军事援助上并不显得积极。
是谁打响了朝鲜内战的***
一直以来在很多官方史料记载中,都将发动朝鲜内战的“元凶”指向李承晩,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机密档案陆续解密,有更多的证据指向北朝鲜的金日成。2009年俄罗斯解密了一份关于朝鲜战争的机密文件中记载:1950年3月,金日成向斯大林表示,他会采取军事手段来解决整个朝鲜半岛的统一问题,斯大林对朝方将要采取的做法表示支持。据《斯大林全集·档案附卷四·朝鲜战争篇》中的记载,其中关于“三八线上”部分问题的阐述中,也明显证明了朝鲜战争是由金日成发动的。
虽然有证据表明这场战争是由北朝鲜发动的,但是战争的起因又是如何形成的?
1949年初,苏联撤出朝鲜后,金日成曾向韩国政府发出“和平统一”倡议,却遭到李承晚的“严词拒绝。”我们不排除金日成有“欲取之必先予之”之嫌,但是李承晩的“耿直”回应无疑为以后的理屈词穷留下了太多被攻击的话柄。
后来金日成在多个公开场合下一再明确表示:“南北分裂必须要用战争来解决,要不流*,独立统一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实现了,也不可能长久。”并将这个观点定位为“北进统一” 的国策观点。也就是说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朝鲜统一问题,在大韩民国的政府中是根本行不通的。
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称:中国台湾与朝鲜并不在美国远东防御范围之内。这个声明并没有让李承晩将制造事端的行为有所收敛,相反越来越嚣张。杜鲁门这个声明发表的第三天,也就是1月8日,斯大林亲自致电金日成,明确表示苏联将在朝鲜同志采取的统一斗争中,给予坚定的支持,这无疑给金日成吃了一颗定心丸,信心大增。
此时南北双方分界线制造的军事摩擦正不断升级,从1949年到1950年6月战争*发前,两军摩擦高达2000多次,仅在1950年3月的一个星期之内,就发生了18次规模激烈的军事冲突。美国驻韩国大使穆乔对双方频繁的冲突态势明确表示:“战争是早晚的事,说不定就会在哪天早上发生。”
1950年4月,苏联情报机构向斯大林提供了一份韩国或将于近期有北进行动的迹象,斯大林及时地通知了朝鲜方面。所有征兆显示,磨刀霍霍的李承晩正在积极备战,就在这紧张的形势下,三八线上发生了一件令金日成极度不安的一幕。
1950年6月17日,杜鲁门外交顾问杜勒斯出现在三八线韩军阵地上。在社会主义阵营里,对杜勒斯这个极端**的人物无人不知。他在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出现在南北双方对峙前沿,不能不让金日成感到紧张,他认为这是对手释放的一个“将会有所行动”的信号,当这个杜勒斯在汉城发表演说时强调“你们并不是孤立的”,金日成认为这个信号越发强烈。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在正面战场集结了3个师团,形成一把尖刀向对面韩军阵地发起突然进攻,150辆T34型改良坦克形成的强大战力很快就突破了韩军防线。望着滚滚而来的钢铁洪流,这时候的韩军才发现原来人民军的装备远远超过了自己,朝鲜内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了。
笔者观点
虽然是北朝鲜发动的战争,但并不能用侵略来定义这场战争。在当时没有取得国际社会公认的合法地位时,朝鲜半岛是一个整体国家,无论是北朝鲜还是韩国,任何一方的武装斗争都属于国家内政问题。就像中国对台湾发起的武装统一斗争一样,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当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对朝鲜金日成进行的统一斗争指责为侵略之时,如果进攻一方是李承晩,他还会这样横加干涉吗?
朝鲜内战*发之前南北双方的军事对比
苏联从1948年认定金日成为理想的朝鲜**人开始,就陆续为金日成组建人民军**,培训了一大批军事骨干,装备了大量的苏式武器。到年底苏联从朝鲜撤军之后,朝鲜人民军已经形成了一支颇具规模的武装力量。
在1949年金日成提出和平倡议之时,也没有松懈扩大武装力量的准备,李承晚叫嚣用战争手段解决朝鲜统一问题,更增加了金日成继续扩大人民军武装的欲望。在这段时间里,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与苏联的贸易往来和军事合作方面,对中国他并没有像与苏联那样求援,因为他知道中国政府正在准备跨海作战****。1949年5月他向毛泽东提出将中国人民***中的朝鲜籍(族)将士划归回朝鲜改编为人民军的请求,得到了毛泽东的允准。从1949年7月到1950年2月,中国政府共将164、166、156三个师5万多兵力送归朝鲜。
到1950年6月战争打响之前,朝鲜人民军已经装备了10个步兵师、5个警备旅、2个独立团、1个装甲旅、1个摩托化独立团加上炮兵**、空军**和海军**共计13.7万人的强大武装,如果再加上地方保安**,总计超过17万人,重型装备拥有火炮600余门、T34坦克150辆、轻型坦克装甲车108辆、作战飞机172架和若干水面舰艇。
韩国武装力量从1949年6月美军从朝鲜撤军时,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穷二白。”没有专业航空**,没有成编制的炮兵**,更没独立的装甲**。一心要完成统一大业的李承晩向美国政府提出强烈申请军事援助,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布莱德雷对此则轻描淡写表示:韩国只需要拥有能防御的武器就够了,最终美国只向韩国方面提供了5万人的作战装备。
到1950年6月初,美国陆续向韩国有提供了用于防御作战的火焰发射器、迫击炮和火箭筒。此时的韩国军队已经拥有9个步兵师9.8万人,作战重型装备:飞机32架、坦克27辆、火炮127门、火箭筒1000多具,与朝鲜人民军军事实力综合对比:兵力1:2,火炮1:2,机*1:7,半自动步*1:13,坦克1:6.8,飞机1:6,这种状况直到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才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对比,就不奇怪为什么在这场内战的拼*中,李承晩的**被朝鲜人民军完虐,不到三个月丢失了90%以上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最后龟缩在釜山防御圈之内,差一点就被赶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