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体时代,“两微一端”这个词听起来并不陌生,“两微”指的是微博、微信,“一端”指的是手机客户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手机APP。近几年,为了追赶移动互联网发展大潮,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加入“两微一端”建设的大军,发展政务类APP、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建立沟通渠道,方便群众办事。
不过,近日记者随浙江省纪委督导调研组在浙江多地察访发现,一些地方注重数量不重质量,把政务APP变成了“手机上的政绩工程”,费财费力,最终变成了“僵*APP”,反倒耽误工作人员的工作。与此同时,“两微一端”的关注度和**量成了基层干部的附加任务,凡事要求网上汇报的做法,也被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吐槽是****。本是简政便民的“两微一端”,为何会沦为僵*号?“指尖上的****”如何杜绝?
政务APP、公众号等占用大量工作的时间和精力
小钱是湖州市长兴县的一位社区工作人员,他手机上安装了10多个政务APP,党建、民政、社保、环保等不同领域都有。他说,不少APP和公众号有转发、反馈任务,每天一上班,单这块工作就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有些要截屏反馈,还要发到后台用于考核用,一早上基本上要有两个小时左右干这些活。”
湖州市安吉县街道某工作人员表示,手机上为了工作而下的app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个了。大部分是不会经常使用的僵*APP。一些必须要上报图片和视频考核的APP,反而把原来简单的工作变复杂了。
“其实很多事情是可以当面一两句话就说清楚的,一定要通过这样app的形式去上报,感觉就是为了做而做的。甚至还会去新开发一些app,比如说有些美其名曰是为了上下班方便,其实,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很好地去实行考核。”
据督导调研组在绍兴新昌县某乡镇察访时的统计,每位干部的手机上普遍装有七八个工作APP和20多个工作类微信公众号。每天若要认真完成APP上的“留痕”任务,就要耗费两个小时左右。
而更让基层干部头疼不已的是,不少上级单位开发出政务APP以后,还要给下级单位下达推广任务。安吉县某社区的工作人员表示,在平时的工作中,拉人**app或者关注政务公众号已经成了工作考核的一部分,不定期的就会有新的“任务”出现。
“经常要我们关注公众号码,然后分配给一个社区,比如说多少个任务,然后再每个人分到多少,就是找人来关注公众号或者**app注册app之类的。还有就是那个平安系统,要用那个里程数和时长数考核我们,然后有时候这个系统有些问题嘛,所以就公里数走不到,然后我们就必须要出去,扫一圈才能够完成任务。”
舟山市某事业单位干部韩先生表示,上级通知要求必须**关注的APP、微信公众号越来越多,苦不堪言。
“因为像我们基层单位,上级单位比较多,就下发一些通知,必须要关注。因为关注的微信号实在是太多。成为手机上的一个累赘。”
政务号变“僵*号”,工作群变“汇报群”
此外,督导调研组察访时发现,有些本该“生动活泼”服务群众的微信公众号却“表情呆滞”,远离群众关切。查阅几个地方的官微发现,丽水市某县县政府认证的官方微博总共就发布了3条信息,今年3月之后再也没有更新过。金华市某县新闻办认证的官方微博已经连续19个月没有更新过。
一些工作微信群也存在****倾向。郑强(化名)是金华某社区基层干部,他说他有60多个微信群,其中工作群就有30多个,几乎每条线都有一个微信群。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是把微信群作为汇报工作的平台,但是慢慢的,感觉这种味道变了,大家更多的是琢磨怎么更好的发微信,发图片,而不是如何做好工作:
“经常会担心**的微信没有及时回复,都快得神经质了。现在大家在干活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怎么在微信上汇报工作,而不是想着怎么做好工作。反正每次干活前都会先凹几个造型,告诉**我们在干活了,感觉形式感很重。”
身为乐清乡镇公务人员的小梁表示很担忧,这类“指尖上的****”一旦盛行,势必会影响低调实干者的积极性。
“现在不少工作都要通过微信和政务办公群进行留痕管理,有的村干部村里到过了,照片发了,工作就算干过了,并没有真正深入群众解决问题。比如上级要求在工作群里上传社保、计生等政策宣传的工作照片,有的人就只是到村里的公告栏里拍张照片,发到群里就完事儿。”
对政务APP和微信公众号等应清理整顿、加强管理
对于越来越多的政务APP和微信公众号,不少基层干部和群众建议,是时候清理整顿政务APP和微信公众号,注重整合功能化繁为简了。衢州市市民吴女士表示:
“像查社保的,支付宝就可以啊,我还单独**了人社局的APP,现在都说最多跑一次,我觉得如果政务APP也可以都把功能汇聚在一起那就会方便很多。”
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认为,徒有其表的“手机APP”,增加了基层干部的负担。说到底,就是这种新的****导致政绩观出现了偏差。加强对政务APP的管理和使用,需要更有针对性。要让考核标准更贴近实际、适应工作,关键还是要建立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的科学考核体系。
“APP做得好,汇报得好,就认为考核得好了。这跟实际的情况是不是一样的,可能我们上面不去追究。真正听取百姓的意见,听听基层群众、工人、农民、城乡居民他们的声音,来作为这项工作到底做得怎么样,给我们老百姓解决问题解决的怎么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