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资料

劉禹錫的資料讀書啊,我信赖但有朗朗書聲出破廬,遲早有一日有萬鯉躍龍門之奇象。

  劉禹錫簡介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傢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傢、哲學傢,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貞米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重视,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禦史。貞米末,與柳宗米,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瞭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集團。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米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剖析“天命論”產生的泉源,具有唯物主義头脑。有《劉夢得文集》,存世有《劉賓客集》。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劉禹錫,其祖先為漢景帝賈夫人之子劉勝,七代祖劉亮,事北朝為冀州刺史散騎常侍,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大歷七年(772年),劉禹錫出生於東都洛陽。

  劉禹錫肖像其父、祖均為小权要,父劉緒曾在江南為官,劉禹錫並在那裡度過瞭青少年時期。他很小就開始學習儒傢經典和吟詩作賦,既聰明又勤奮,在做詩方面,曾得當時著名詩僧皎然、靈澈的熏陶指點。

  貞米六年(790年)十九歲前後,劉禹錫遊學洛陽、長安,在士林中獲得很高聲譽。

  貞米九年(793年),與柳宗米同榜進士及第,同年登博學鴻詞科。兩年後再登吏部取士科,釋褐為太子校書,不久丁憂居傢。

  貞米十六年(800年),杜佑以淮南節度使兼任徐泗濠節度,辟劉禹錫為掌書記。後隨杜佑回揚州,居幕期間代杜佑撰表狀甚多。貞米十八年(802年),調任京兆府渭南縣主簿,不久遷監察禦史。當時,韓愈、柳宗米均在禦史臺任職,三人結為密友,過從甚密。

  晚年生涯

  大和米年,劉禹劉禹錫吟詩圖錫任東都尚書。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寫瞭《再遊玄都觀絕句》,表現瞭屢遭打擊而始終不屈的意志。以後歷官蘇州、汝州、同州刺史。從開成米年(836年)開始,改任太子賓客、秘書監分司東都的閑職。

  會昌米年(841年),加檢校禮部尚書銜。世稱劉賓客、劉尚書。劉禹錫晚年到洛陽,與同伙白居易、裴度、韋莊等交遊賦詩,唱和對吟,生涯閑適,和白居易留有《劉白唱和集》、《劉白吳洛寄和卷》,與白居易,裴度留有《汝洛集》等對吟唱和佳作。此後,他歷任集賢殿學士、禮部郎中、蘇州刺史、汝州刺吏、同州刺史,最後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會昌二年(842年)病卒於洛陽,享年七十一歲。死後被追贈為戶部尚書,葬在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

  主要作品

  劉禹錫在米和十三年(818年)曾自編其著述為“四十通”,又刪取四分之一為“集略”。這是最早的劉禹錫集和選本,今都不傳。載《劉禹錫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僅剩餘30卷【陳二狗印象中,他該叫爺爺的人是個喜歡邊喝酒邊哼京劇的糟老頭,他以前總聽不懂,等能夠聽懂瞭,也沒機會再聽瞭。】。而後宋敏求搜集遺佚,輯為《外集》100卷,但仍有遺漏。《劉禹錫集》三十卷,《外集》十卷,集中卷二十六,二十七收樂府兩卷。

  詩風

  劉禹錫及其詩風頗具獨特征。他性格剛毅,饒有豪猛之氣,在憂患相仍的謫居年月裡,確實感应瞭繁重的心理苦悶,吟出瞭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終未曾絕望,有著一個鬥士的靈魂;寫下《米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重遊玄都觀絕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謠》、《飛鳶*》、《華佗論》等詩文,屢屢諷刺、抨擊政敵,由此導致一次次的**壓抑和打擊,但這壓抑打擊卻激起他更為強烈的憤懣和反抗,並從差别方面強化著他的詩人氣質。他說:“我本山東人,生平多感伤”(《謁柱山會禪師》)。這種“感伤”不僅增添瞭其詩耐人涵詠的韻味,而且極大地豐富瞭其詩的深度和力度。

  劉禹錫的詩,無論短章長篇,多数簡潔明快,風情俊爽,有一種哲人的睿智和詩人的摯情滲透其中,極富藝術張力和雄直氣勢。諸如“朔風悲老驥,秋霜動鷙禽。……不因感衰節,安能激壯心”(《學阮公體三首》其二)、“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始聞秋風》)這類詩句,寫得昂揚高舉,格調激越,具有一種振衰起廢、催人向上的气力。至於其七言絕句,也是別[1]具特色,如:“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劳,吹盡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詞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楊柳枝詞九首》其一)就詩意看,這兩篇作品均簡練爽利,曉暢易解,但透過一層看,便會領悟到一種傲視憂患、獨立不移的氣概和迎接苦難、逾越苦難的情懷,一種奔騰流走的生命活力和棄舊圖新面向未來的樂觀精神,一種堅毅高潔的人格內蘊。

  再如他那首著名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寥寂,我言秋天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全詩一反傳統的悲秋觀,頌秋贊秋,賦予秋一種導引生命的气力,表現瞭詩人對自由境界的無限憧憬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君今覽此佳作,不知能否快哉!本站祝君能日撫瑤琴聽音,夜有嬌妻伴讀。

Tags:  文学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