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的资料】-飞夺泸定桥概括30字

主要内容:

飞越泸定桥发生在1935年5月25日。事发经过是这样的:**红军**在四川安顺顺利渡过大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从安顺战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

红四团官兵在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向前奔跑,一天一夜打了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上午6时准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飞越泸定桥创造了人类行军史上的奇迹!第二连长廖大柱等二十二名突击队员,沿着布满子弹和防火墙的铁索夺取了桥头,与左岸**一起占领了泸定桥。

扩展数据:

飞泸定桥的意义;

打破蒋介石把红军变成第二个施大开的***梦,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胜利之一。

这一胜利体现了红军对人民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无畏精神。

欣赏:

本文以“飞”与“夺”为中心,按照“接令——飞兵狂奔——勇夺桥梁——顺利渡河”的思路叙述了其发展过程。结构很清楚:为什么“飞走”?如何“飞走”?

其中红军如何飞泸定桥是重点内容。

“飞走”曾经有两个意思:“飞走”强调速度,“带走”强调红军的勇敢。

可以说,智慧见于飞行,勇气见于夺取。

具体来说,“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识破诡计,聪明地决定策略。

为了阻止红军北上,敌人“已经派出两个团防守沪定桥”,“出动两个旅增援”。

面对路长(离沪定桥240里)、时间短(只剩20多个小时)、敌强(已经派出两个团两个旅)的不利局面,红四团作出了果断决定:先赶到沪定桥再援敌。

第二,克服困难,用智慧帮助敌人。

红四团的进展并不顺利。他们爬山越岭,同时也攻击阻挡他们的敌人。当“离沪定桥110里”的时候,“又开始下雨了”。

但是“战胜敌人的决心”让士兵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他们冒着雨,在泥泞中行走”。

红军战士在河对岸发现敌人后,干脆“点燃火把”与敌人赛跑。

红军战士听到敌人的问话,大声回答,声称红军已经撤了下来,从而消除了敌人的怀疑。

就这样,红四团“终于在二十九日凌晨到达沪定桥,留下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

为成功攻占沪定大桥打下坚实基础。

这篇论文的语言生动准确,充满了强烈的运动感。同时,本文的思想教育内涵非常丰富。通过教学,可以教会学生勇往直前,不畏困难。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飞天泸定桥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