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幅对联(五幅对联儿)

有意义的对联(5副)

——清华大学1932年入学考试国文试题,由陈寅恪教授命题,曾经出过一个三字的的上联:孙行者。据说只有一位考生对得最精彩,对句是:“胡适之”。

孙行者、胡适之,都是人名;一古一今、一武一文、一虚一实、一神一凡,又都是名人;这两个名人,可以说,又都是赴西天的取经人。这是意对。胡、孙,都是猴子的别名,是名词;行、适,都有走动的意思,是动词;者、之,都是文言虚词。这是文对。讲音韵:平仄仄,仄平平,是格律对。这副三字的对联,真是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对仗工整、自然天成。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对联讲究工整,上下联要字数相等,这副对联不工整,上联是“袁世凯”,对下联的“中国人民”是对不起来的,寓意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就是故意用不工整,以达到讽刺的效果)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相传此联为北宋初年宰相吕蒙正所作。吕蒙正小时候家境贫寒,生活窘迫。有一年春节,家中缺衣少食,过得冷冷清清,吕蒙正于是写下此联。这幅对联巧用“隐字”修辞,上联缺“一(衣)”,下联少“十(食)”,配上横批“南北”,暗含“无东西”,对联含蓄地表达了“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的困境。)

天增岁月人增胖;

春满乾坤身满门。

横批:该减肥了。

——此联是把传统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略作修改,成为幽默春联。

日本东出,照遍神州大地;

兵从天降,踏平倭寇小国。

(备注:上联的“日本东出”,字面意思是太阳从东方升起,看似写自然景色,其实暗含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下联是本人的原创对句,回击日本鬼子)

红楼梦中的五幅对联

初读这两句,只觉得是作者的“荒唐言”。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假的还能变成真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还能无中生有? 后来进入社会摸爬滚打,经历了一些世事,方才懂得,有的人为了利益,能把假的做成真的,把真的说成假的。而有的人为了往上爬,能把有的变成没有,把没有的说成有的。以假*真,无中生有,让人防不胜防。 记得有一位作家说过: 一般人看不透是非真假,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聪明人看透了是非真假,却自以为聪明,到处嚷嚷; 有大智慧的人看透了是非真假,却不说透,给人留余地。 世间之事,真真假假,看透不说透,知人不评人,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智慧。 02贾雨村去野外郊游,见到一座残破的寺庙——智通寺,门上有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贾雨村想:“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 对联的意思很明白,积累了下辈子也花不完的财富,但还是贪得无厌,不肯收手,等到走投无路之时想回头,却为时已晚。人生喜怒哀乐,其实无关外物,都是自寻自找的。你的心态,决定你眼中的风景。林黛玉和史湘云身世差不多,同样是父母双亡,没有兄弟姐妹,都寄人篱下。林黛玉寄居在外婆舅舅家,史湘云寄居在叔叔婶婶家,但两人却活出截然不同的气象。林黛玉敏感悲观。宝玉砸玉,她淌眼抹泪:“淌或摔坏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桃花凋落,她悲伤不已,挥泪写下《葬花吟》。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才送给她,她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贾宝玉在宁府上房看到这副对联,心中不快,连忙摆手要走。年少时读到这里,也如贾宝玉一般,觉得这副对联充满了圆滑气息。如今才明白,世事人情,都是做人的历练。做人,是一生的学问。如梁启超所说:“如果你做不成一个人,智识却是越多越坏。”要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刘姥姥的为人处世之道,给了我们颇多借鉴。刘姥姥能屈能伸,家中贫穷,眼看就过不了冬了,刘姥姥无可奈何,只好放下尊严,到贾府“打秋风”。能屈能伸,无论处于什么境地,总能找到活路,是做人的通达。刘姥姥懂得感恩。得到贾府周济,来年地里大丰收了,刘姥姥留下最好的瓜果蔬菜,没敢卖,都带到贾府,感谢贾府的恩情。在贾府眼里,这些不值什么,却是刘姥姥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了。在古代,富贵人家把门槛做得很高,以显示气派,并用铁皮包住,一千年也踏不坏。然而,就算你有千年铁门槛,也挡不住生死轮回,大限一到,只须一个土馒头。

急求5幅对联

搜集五幅对联

原联:烟锁池塘柳;

我创:墨染清灵枝。

守定寒窗空守寡;

退还莲迳返逍遥。

秋波数少传输入;

春流几多送过来。

行善不怕晚一步,幸福更新;

做事当凭早三分,美好忆旧。

张无忌左右徘徊;

周芷若高低纵扑。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