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是辰时,即早上7:00----9:00之间古代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时辰,共是十二个时辰,十二时雇用天干地支十二个代号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时辰简称子时或子牌,相当于今23点到第二天l点钟。
辰时是几点?古代辰时为早上07时至09时。
古代十二时辰跟现在的二十四小时对照表:
1.夜半【yèbàn】:子夜夜分中夜未旦宵分
2.鸡鸣【jīmíng】:荒鸡
3、平旦【píngdàn】:平明旦明黎明早旦日旦昧旦早晨早夜早朝昧爽旦日旦时
4.日出【rìchū】:日上日生日始日晞旭日破晓
5.食时【shíshí】:早食宴食蚤食
6.隅中【yúzhōng】:日禺禺中日禺
7.日中【rìzhōng】:日正日午日高正午亭午日当午
8.日昳【rìyì】:日昃日仄日侧日跌日斜
9.晡时【bushi】:馎时日馎日稷夕食
10.日入【rìrù】:日没日沉日西日落日逝日晏日旴日晦傍晚
11.黄昏【huánghūn】:日夕日末日暮日晚日闇日堕日曛曛黄
12.人定【réndìng】:定昏夤夜
参考资料:
十二时辰--百度百科
时辰的“甲辰”是几点钟辰时是7点到9点8点到9点
辰时指的是几点?辰时是几点到几点
辰时代表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人的“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具体时间是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辰时是十二时辰当中的一个,在早晨7-9时(即“辰时”)。相传这个时辰是群龙行雨的时候,龙是神话中的动物,于是辰时属龙。
辰时出生的人
辰时出生的人,也就是出生在上午七点到九点的人,往往聪明伶俐,意志强固,目中无人,衣禄光辉,为人孤独,自信过重,宜之戒心。
辰时出生的人适业:实业家、**家、中介人、教员、矿业。忌木类。
辰时出生的人的凶年:十九岁、廿七岁、卅六岁。卅九岁、六十六岁寿终。
辰时头生的人命格:时头生人父母在,六亲无力兄弟休,心慈心善多手艺,四十二岁后渐渐好。
辰时中生的人命格:时中生人先克父,为人公道性子急,兄弟六亲情疏远,离祖成家贵人扶。
辰时末生的人命格:时末生人母先卒,为人聪明财禄聚,兄弟有顾六亲旺,近官益夫福禄全。
辰时论吉凶
辰时初出生的人吉凶论断:父母双全,四十三岁有破病,对妻亦大,父母可齐全,如要除病需要信佛行善方可得到庇佑痊愈。
辰时中出生的人吉凶论断:主克母,一生待人十分无功。初年多坎坷,晚至福丰隆。
辰时出生的人吉凶论断:主克父,为聪明有贤惠特达之能。唯命带桃花,迟娶妻硬对方吉,否则有刑子,前运颠倒,晚景荣华。早晨7点——9点
十二时辰养生法
古代养生家根据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1.卯时(5:00—7:00)。见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然后去室外打太极拳或练其他导引术。
2.辰时(7:00—9:00)。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目的作用。洗脸漱口,早餐。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
3.巳时(9:00—11:00)。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目**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所以须“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00—13:00)。午餐应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油腻,然后午休。
5.未时(13:00—15:00)。此时或午眠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或浏览时事(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
6.申时(15:00—17:00)。此时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
7.酉时(17:00—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至醉。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除湿之功效。晚漱口,涤去饮食之*气残物,以利口齿。
8.戌时(19:00—21:00)。轻微活动后安眠。睡时宜右侧,“睡如弓”。先睡心,后睡眠,即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
9.亥子(21:00—1:00)。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种姿势。
10.丑寅(1:00—5:00)。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强制,60岁以后可20日或一个月一次。上午7点到9点。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 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合现代2小时),一时辰有八刻(一刻合现代15分钟),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合现代5分钟),一盏茶有两炷香(一炷香合现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现代30秒),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合现代5秒),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合现代0.5秒)。 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时辰换算: 1、子(z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个时辰。(23时至01时)。 2、丑(chǒu)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3、寅(yín)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4、卯(mǎo)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5、辰(chén)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6、巳(sì)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7、午(wǔ)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8、未(wèi)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9、申(shēn)时:晡时,又名日晡、夕食等。(15时至17时)。 10、酉(yǒu)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11、戌(xū)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12、亥(hài)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二时辰子时点)
丑时(1-3点)
寅时(3-5点)
卯时(5-7点)
辰时(7-9点)
巳时(9-11点)
午时(11-13点)
未时(13-15点)
申时(15-17点)
酉时(17-19点)
戌时(19-21点)
亥时(21-23点)
按天干地支:早晨7-9点.上午9-11点.中午11-13点.下午13-15点.傍晚15-17点.黄昏17-19点.晚上19-21点.深夜21-23点.子夜23-1点【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上午
时正至上午
)。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