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圣经中医治的**有哪些)

古代有名的经书有哪些

《道德经》、《易经》、《周礼》、《春秋》、《庄子》等。

1、《道德经》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2、《易经》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 [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3、《周礼》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

《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经学**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周礼》在汉代最初名为《周官》,始见于《史记·封禅书》。《周礼》中记载先秦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无所不包,堪称为中国文化史之宝库。

4、《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5、《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庄子》与《归藏》、《黄帝四经》、《老子》等著作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典,它们不仅是哲学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关于文学、美学、艺术、审美的智慧结晶。庄子等道家思想是历史上除了儒学外被定为官学与道举的学说。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庄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发扬,在现实意义上,更为社会主义文明的建设做出了不可忽视的精神铺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书诗经经,道德经,三字经。为必读之四大经书。

洗髓经.易筋经.痤骨经.肽阴经《太贞经》、《百烈经》、《洪冥法典》和《西武子经》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

《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四书五经金刚经 道德经四书五经中,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三传《》公羊传《》谷羊传《》左转

佛教有哪些**?

《大佛顶首楞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乘妙法莲华经》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阿弥陀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说*师如来本愿经》 、《佛说地藏菩萨本愿经》、《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

内容介绍: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 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藏文:བཅོམ་ལྡན་འདས་མ་ཤེས་རབ་ཀྱི་ཕ་རོལ་ཏུ་ཕྱིན་པའི་སྙིང་པོ། 有时也称《般若波罗蜜心经》,为《金刚经》降伏其心篇,简称《心经》。全经只有一卷,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余卷中的一节。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vajra cchedikā prajñā pāramitā 梵文释义: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简称《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本是最早也流传最广的译本。

3.《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或《首楞严经》)

《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

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楞严经包括:序分、三番破识、十番显见、剖妄出真、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审除细惑、从根解结、二十五圣圆通章、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十二类生、历位修证、七趣、五十阴魔。

4.《妙法莲华经》

此经被称为‘成佛的妙法’,经中有原文称此经为‘经中**’,可见其重要性。此经也比较长,有28品,但也是比较容易读 的。需要注意的是:此经中佛理至深,读此经前读者一定要对佛陀有绝对的信心,否则如读了又不信,乃至谤经,反而可能遭大恶报,不如不读。佛讲此经之前,就 有5000**及居士自己主动离开,因为他们善根福德因缘不够,业障所阻,得少为足,不愿意听。如果你自信善根福德因缘足够,对佛有绝对的信心,绝不会诽 谤此经,当然应尽快找来看,大有益处。

5.《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

此经是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讲的**部经,最适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释迦牟尼初成佛时,犹如太阳刚 升出来,光芒照耀高山,所讲的《华严经》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听不见,或者听见了也等于没听见;

到了最后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又似太阳快落山了,照的又 是山顶上的人;相对而言《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则是如日当空,可照遍全人。《华严经》很长,比《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都长,可看其中有名 的几品,比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净行品等。

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经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论是对经、律的解释或阐述。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其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

其把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是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的,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分类,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分类。经、律、论所载内容分别:

一.经,一般被认为是佛说过的话的汇编,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

二.律是佛教组织为**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它的基本原则一般被认为是佛所确定的,而系统化的佛教戒律是后来才逐步形成的。

三.论是对经、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认为是菩萨或各派的论师所做,可也有一些极少数的论被认为是佛自己做的。

参考资料:佛经—百度百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百度百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百度百科《楞严经》—百度百科一、净土五经:

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普贤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二、禅宗七经:

心经、金刚经、圆觉经、楞伽经、楞严经、维摩诘经、六祖坛经、

三、其它佛经:

华严经、地藏经、*师经、俱舍论大涅盘经、佛遗教经、解深密经、成唯识论妙法莲华经、十善业道经、瑜伽师地论、大乘起信论、父母恩难报经、佛说盂兰盆经、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说八大人觉经、占察善恶业报经、***菩萨普门品、

一、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Dirghagama-sutra)。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经篇幅较长,故名。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全经分四分四诵,22卷,共收30部经。此经梵本属法藏部。曾在中亚发现梵本残片。历代别出异译之单品约24种、58卷左右。

北传汉译《长阿含经》与南传《长部经典》大体相应。《长部经典》共收34种经。其中有四经汉译全缺;而《三十二相经》、《念处经》汉译收在《中阿含经》  中;但南传《长部经典》没有《增一经》、《三聚经》和《世纪经》三经。一般认为,北传倾向于把内容相近的**排在一起,而南传的排列则更多地保留了**形成先后的原来面貌。

二、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一种经书。梵名Ks!itigarbha -pran!idha^na-su^tra 。凡二卷。【通行本为三卷】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其余两部经为《占察善恶业报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地藏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唐代实叉难陀译。

本经叙说地藏菩萨之本愿功德,及本生之誓愿,强调地藏菩萨不可思议之大愿力。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赞扬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的宏大誓愿,并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典型事例。

三、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 ,简称《法华经》, 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等地有40多种梵文版本,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尼泊尔体系版本约为11世纪后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种校订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用珂罗版彩色**出版了由尼泊尔传入、珍藏于**萨迦寺的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 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 关键词“妙法莲华”。“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莲华”比喻“妙”在什么地方,**是花果同时,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内敛不露。

四、《楞严经》

《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

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楞严经包括:序分、三番破识、十番显见、剖妄出真、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审除细惑、从根解结、二十五圣圆通章、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十二类生、历位修证、七趣、五十阴魔。

五、《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

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又如吕澄说,罗什传龙树的般若学,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译般若经,《金刚经》其实已“面目全非”了。

参考资料:佛经—百度百科长阿含经—百度百科  《楞严经》—百度百科地藏菩萨本愿经—百度百科妙法莲华经—百度百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百度百科1. 《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

2. 《无量寿经》全称《佛说无量寿经》。二卷,曹魏康僧铠译。

3. 《地藏经》又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唐朝高僧实叉难陀翻译。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册。属于地藏三经之一,其余两部经分别是《占察善恶业报经》和《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4. 《华严经》又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5. 《金刚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

6. 《阿弥陀经》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

7. 《楞严经》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著名佛教经典。

8. 《十善业道经》出自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佛说海龙王经》,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是释迦牟尼佛在娑竭罗(意为:咸水海)龙宫,为龙王所宣说的经典,即诸佛菩萨有一方法,能断除一切痛苦,获取极大利益,这个方法就是修行十善业道,即从行为上远离*生、偷盗、邪*;从语言上远离妄语(说谎)、两舌(挑唆)、恶口(语言粗俗)、绮语(花言巧语);从思想上远离贪欲、瞋恚、愚痴。离此十种恶业,就是修行十种善业。十善业是佛法修行的最基本法,无论大乘、小乘佛教都视此经为基础教材。

9. 《妙法莲花经》又称《法华经》, 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

10. 《圆觉经》又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主要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回答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和贤善首菩萨就有关修行菩萨道所提出的问题,以长行和偈颂形式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方法。

11. 《六祖坛经》又称《坛经》、《六祖**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 

12. 《四十二章经》又称《佛说四十二章经》,佛教著作,据说是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一般认为是古代中国译出的**部佛教经典。内容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四十二段话所编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四十二章经》论其胜义,盖有四端:一、辞最简驯,二、义最精富,三、胪者古真,四、传最平易。用以上四重以观察于佛,则佛之全体大用明。

13. 《***菩萨普门品》原是《妙法莲华经》里的一经品,由于***信仰传入中国日益盛行,所以**从汉文译本内抽出来,成为便于受持读诵的单行经品本。

14. 《*师经》全名《*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和《地藏经》一样,《*师经》是赞叹*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

15. 《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亦称《入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

16. 《普贤行愿品》承《华严经》第三十九卷普贤菩萨赞佛功德偈而来。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善知识,最后见普贤菩萨为说‘佛功德海一滴之相’,接着在本经开始,普贤菩萨就告诸菩萨及善财童子,要成就佛的功德应修十种广大行愿。普贤十愿的诵持,现在仍然是中国一般佛教寺院的常课。

17. 《佛说盂兰盆经》又称《盂兰经》。属方等部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记述佛陀之大**目连,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乃问法于佛,佛示之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佛僧,即可令其母*离苦难。依本经之说所行之盂兰盆会,已普遍流行于我国民间,而有益于民间之孝行。

18. 《八大人觉经》本经以说明诸佛菩萨等大人应觉知思念之八种法。佛**须观察体会八大人觉,以作自觉、觉他之修行。

19. 《大乘起信论》大乘佛教重要论书,相传为古印度马鸣著,南朝梁真谛译,一卷;唐代实叉难陀重译,作2卷;以真谛译本较流行。裂网疏云:二译对阅。唐本更为文显义顺。

20. 《瑜伽师地论》又称《瑜伽论 》、《十七地论》,为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亦是玄奘西行所取的重要经典。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

21. 《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因为此经的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故而得名。

22. 《解深密经》选择了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最能体现中国佛教基本精神的十三部佛经,认为举凡欲学佛或研究佛教者,均可从“十三经”入手,之后再循序渐进,对整个中国佛教作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与研究。

23. 《成唯识论》中国唯识宗立宗的主要理论依据,以大乘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之一世亲的《唯识三十颂》为主线,由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三藏法师揉合印度十大论师的诠释编译而成,最能体现法相唯识学派的基本思想。

24. 《俱舍论》又称《阿毗达磨俱舍论》,义为对法藏论。全论通过五事(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内容与八品词句进行抉择,主要讲述一切万法之总相、别相、性质、类别,对世出世间法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详细阐明流转与还灭的因果法则,真实开显四谛真理,为所有希求解*的修行人指明一条修行途径。

佛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经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论是对经、律的解释或阐述。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其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

其把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是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的,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分类,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分类。经、律、论所载内容分别:

一.经,一般被认为是佛说过的话的汇编,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

二.律是佛教组织为**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它的基本原则一般被认为是佛所确定的,而系统化的佛教戒律是后来才逐步形成的。

三.论是对经、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认为是菩萨或各派的论师所做,可也有一些极少数的论被认为是佛自己做的。

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称为法师,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遍通经、律、论三藏的称为三藏法师,如唐三藏法师玄奘。

参考资料:佛经大全—百度百科佛经—百度百科举例《僧伽吒经》,又叫《佛说大**正法经》;

《僧伽吒经》介绍了僧伽吒法门。《僧伽吒经》直接记录了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灵鷲山的教授。佛陀的这次教授,就像所有的大乘经典,是由他的**记住之后,再用梵文写下来的。《僧伽吒经》的独特之处在于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佛亲自从往昔的古佛听受的,而且对读诵者的影响广大、深远。

关于抄写《僧伽吒经》的功德,世尊还做了如下重要开示: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沙尘树叶草木。以如此等数转轮王。如是轮王宁可数不。一切勇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不可数也。善逝世尊。佛告一切勇。善男子。听此法者。如是一切诸转轮王。所有福德不及此福。于此法门书一字者。功德胜彼一切轮王所有福德。如是善男子。此法门者摄于一切大乘正法。不得以轮王福德为喻。如是一切勇。此法门功德非譬喻说。如此法门能示法藏。灭诸烦恼。然**炬。降诸恶魔。照明一切菩提萨埵之舍。说一切法。”

“若有善男子。书写此经。四十八恒河沙诸佛如来。说其功德不能令尽。”

尽一切恶得须陀洹(洹huán)

然后布施远离诸苦。

受苦众生令得解*。

怖畏众生令得远离。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