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的意思(隆冬时节的意思)

时令和季节一个意思吗

古时按季节制定有关农事的政令。

方言。时令病。如:闹时令。

图书分类目录名。时令和季节不相同

好雨知时节中的时节是什么意思?

“时”是时间的意思,“节”就是指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时节是什么意思及发音

时节是什么意思

读音:shí jié

注音:ㄕˊ ㄐㄧㄝˊ

基本解释: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英文释义:

(1)season

(2)time你说呢...

季节和时节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如下:

1、含义不同

时节,指季节;时令;时光;时候。季节是每年循环出现的地理景观相差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

2、范围不同

季节对温带来说,特别是中国的气候而言,一年分为四季,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而对于热带草原只有旱季和雨季。在寒带,并非只有冬季,即使在南北两极亦能分出四季。但是时节不仅包括季节,还有抽象意思,比喻一段时间,更多的表示节气。

3、词语用法不同

季节前面的形容词需要符合季节特征,例如硕果累累的季节,就是秋天,白雪皑皑的季节,就是冬天。时节,既可以有实际意思,也可以搭配抽象的形容词,例如,谷雨时节,时节如流,或者这时节,都在睡梦中。时节-节日

季节-节令**个先说时节:时节,指季节;时令;时光;时候。语出《管子·君臣下》:“故能饰大义,审时节,上以礼神明,下以义辅佐者,明君之道。”简单说时节就是只一段时间。

1、四时的节日。①《吕氏春秋·尊师》:“敬祭之术,时节为务。” 高诱 注:“四时之节。”② 宋 欧阳修 《初至夷陵答苏子美见寄》诗:“时节同 荆 俗,民风载 楚 谣。”③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这院中名妓……每遇时节,便做盛会。”2、节令;季节。①《管子·君臣下》:“故能饰大义,审时节,上以礼神明,下以义辅佐者,明君之道。”② 宋 杨万里《黄菊》诗:“比他红紫开差晚,时节来时毕竟开。”③杨朔 《海市》:“桃花时节,也是万物繁生的时节。”3、合时而有节律。①《国语·晋语八》:“夫德广远而有时节,是以远服而迩不迁。” 韦昭 注:“作之有时,动之有序。”②《汉书·魏相传》:“君动静以道,奉顺阴阳,则日月光明,风雨时节。”4、时光;时候。①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②《朱子语类》卷六九:“那时节无可做,只得*惧。”③郭小川 《正当山青水绿花开时》诗:“这时节,在睡梦中都遇见动人场景、奋发雄姿。”④明 施耐庵《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杨志道: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

再说季节:是每年循环出现的地理景观相差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不同的地区,其季节的划分也是不同的。对温带,特别是中国的气候而言,一年分为四季,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而对于热带草原只有旱季和雨季。在寒带,并非只有冬季,即使南北两极亦能分出四季。季节更迭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不垂直,偏离的角度是23度26分(黄赤交角)。在不同的季节,南北半球所受到的太阳光照不相等,日照更多的半球是夏季,另一半是冬季。春季和秋季则为过渡季节,当太阳直射点接近赤道时,两个半球的日照情况相当,但是季节发展的趋势却还是相反——当南半球是秋季时,北半球是春季。天文季节划分法严格按照地球公转位置来决定,而实际的季节不同地区因气候而异。划分四季的方法很多,以下四种为最常见的(以北半球为例):中国传统以四立为划分四季的起点,立春就是春季的起点,等等。 西方以二分二至为划分四季的起点,春分是春季的起点,等等。 以气候本身的标准──候温(五日的平均气温)划分 夏季──候平均气温在22 °C以上的连续时期。 冬季──候平均气温在10 °C以下的连续时期。 春季和秋季──介于10 ~22 °C之间的时期。按照以上观点,全球共存在6种季节组合类型:全年皆夏(全年各月平均气温都在22 °C以上,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地区); 全年皆冬(全年各月平均气温都在10 °C以下,主要分布于两极地区); 长夏无冬(全年不存在平均气温在10 °C以下的月份,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 长冬无夏(全年不存在平均气温在22 °C以上的月份,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附近); 四季分明(主要分布于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上,以中国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最为典型); 四季如春(全年各月平均气温都在10 ~22 °C之间,主要分布于低纬度的高原地区,以及中纬度地区的海洋上)。 现今通用以天文季节与气候季节相结合来划分四季。 即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以气候要素的分布状况为依据划分的季节。中国的气候季节最早是由张宝汗(1934)研究的。他在《中国四季之分配》一文中,提出以候(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C为冬季,高于22C为夏季,10~22C之间为春秋过渡季,并划出各地四季的长短。由于10C以上适合于大部分农作物生长,一年中维持在10C以上的时间的长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所以这样划分季节,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除温带的四季外,其他气候带因其气候的特殊性,常采用其他气候要素划分气候季节。在热带和一些亚热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较小,常用降水量或风向的变化来划分季节,故有干季和雨季;东北信风季和西南信风季等。这种划分季节的方法,在南亚次大陆尤为通用。在北非大部分地区,把一年划分为凉季、热季和雨季三个季节。在极地附近,则按日照的状况划分为永昼的夏季和长夜的冬季两个季节。在地势高亢的青藏高原,冬半年干旱、多大风,夏半年多降水,故全年大体可分为风季(干季)和雨季两个季节。对下垫面不同的其他地区,如海洋和内陆,森林和草原,都因气候不同,而可采取不同的划分季节的标准,以适应当地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自然天气季节:上述的季节划分法,都没有把天气因素考虑在内,因此大多不适合于研究季节的年际变化。20世纪20年代,苏联气候学家..穆利塔诺夫斯基首先提出了自然天气季节的概念,他以形成气候的天气过程的特点来划分季节,将苏联的欧洲部分,一年分为春、夏、秋、前冬和冬五个季节。后来C.T.帕加瓦又将夏季再划分为初夏和盛夏两季。中国杨初等在50年代根据 500百帕环流型,研究了东亚的自然天气季节。自然天气季节的划分法是天气气候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对长期天气预报工作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天气过程的复杂性,目前还缺少划分自然天气季节的客观的或统一的标准。因此,季节的起止日期,也不容易确定。同时,对某种自然天气季节区,由于地点不同,受到天气系统的影响也不同,因而天气表现也不一样。所以自然天气季节的概念,尚未成熟,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季节分四季度啊,一季度一个季节

时节就是只一段时间,跟季节没关系,就像人家说的‘金秋时节’就是指秋天的一个黄金段~还有‘初冬时节’‘春夏交接时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