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短篇20字(文言文大全短篇20字及翻译)

文言文20篇

搞定实词虚词就行了,文言文2000都不止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郕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代词,他们)

与坐谈,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词,这件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他的。)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勾践灭吴》,她的。)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愚溪诗序》)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难道。)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一、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愚溪诗序》)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二、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但过午则日光射人。(《虎丘记》)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勾践灭吴》)

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洞庭君览毕,以袖掩面而泣曰……(《柳毅传》)

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触龙说赵太后》)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连词,表目的)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连词,因为)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虎丘记》连词,因为)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

三、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一、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在)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对)

二、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三、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今是溪见辱于愚。(《愚溪诗序》)

四、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勾践灭吴》,在这里。)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例如: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谏太宗十思疏》,动词,成为。)

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一、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介词,替。)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毅深为之戚。(《柳毅传》介词,表目的。)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记》,因为。)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为*所先。(《赤壁之战》)

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柳毅传》)

二、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一、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副词,随着,依靠。

因人成事。(《毛遂自荐》介词,依靠)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介词,趁机)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动词,依靠。)

二、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退而再拜。(《柳毅传》连词,于是。)

一、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前所谴责,因而获免。(《柳毅传》所字结构。)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兰亭集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信陵君窃符救赵》)

三、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虎丘记》,凭借……方法。)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

大阉之*,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一、用作连词。

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连词。)

二、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逍遥游》,将要。)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将近。)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白马篇》,尚且。)

且臣少仕伪朝。(《陈情表》,副词)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一、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

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登泰山记》)

二、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愚溪诗序》)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三、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四、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谏太宗十思疏》)

五、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不然者,吾何辞焉?(《柳毅传》助词,呢)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愚溪诗序》)

一、用作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

二、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师说》)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一、作虚词用。

(一)连词,解释为:和、跟、同。例如: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寡人之于国也》)

(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

二、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

搜20篇短的文言文

爱钱如命 爱驴 暗室 百发百中 扁鹊说病 鹬蚌相争 杯弓蛇影 卞庄子刺虎 鲍君神 伯乐识骥 不同的评价 唇亡齿寒 丑女效颦 吹管的猎人 此地无银三百两 长竿入城 楚王葬马 鳄鱼的偏见 大王降* 戴渊投剑 打草惊蛇 得过且过 对牛弹琴 坟间乞食 法术 焚鼠毁庐 古琴高价 高山流水觅知音 哥儿俩 割肉相啖 公输刻凤 公输为鹊 公仪休嗜鱼 更渡一遭 猴子捞月 悍牛和牧童 韩娥善歌 好酒被捉 后羿射箭 狐假虎威 画鬼最易 汉阴丈人 虺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邯郸学步 合种田 河豚鱼 井底之蛙 季子投师 刻舟求剑 惊弓之鸟 嗟来之食 涓蜀梁 胶柱鼓瑟 纪昌学射箭 假人 桔生淮北为枳 运斤成风 棘刺母猴 枯梧不祥 可笑的南歧人世说新语(里面有很多短的 )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