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听起来似乎离我们有点遥远。是啊,我们只不过是正在求学的小学生,衣食用具全由父母供给,生活远远没有自立,谈廉洁早了点吧。可是再看看生活的环境,超市里琳琅满目,不断更新的各类礼品,身边父母有职有权的同学在周末被各种公车接来送去,电视上不时可以看到有**因为各种各样的不廉洁行为被党纪国法惩处……自己身边确确实实是充斥着这许许多多的不廉洁行为。而那些受到惩处的贪官们呢?他们是怎样在贪与廉的思想斗争中、公与私的一闪念中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呢?我认为是他们的思想意识出了问题,他们没有树立起“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观念。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这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从小就接受传统美德的教育,树立敬廉崇洁的意识。如此看来,我们小学生谈廉洁、讲廉洁一点都不早,而是恰当其时。毛**不是说过吗:“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来是属于你们的。”所以,我们要意识到自己将要承担的责任,从现在做起,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建起牢固的思想防线。所以说要做一个廉洁的人。2004年感动中国的廉政人物
(1)牛玉儒——燃烧自己,照亮大家
20世纪90年代,牛玉儒先后任包头市市长和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在任职期间,他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几万名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却几乎拒绝了所有兄妹、亲戚、同学、朋友请他帮忙找工作的请求。牛玉儒的妹妹牛宇红说:“多少年来,三哥为素不相识的老百姓办过无数实事儿、好事儿,可亲戚们却认为他是个‘六亲不认的官儿。’”从1993年开始,二妹、小妹夫先后下了岗,大哥的退休金也发不下来,这是关系到几家人生活的大事,牛玉儒却在电话中拒绝了妹妹们的请求,“这事儿我不能管,下岗是一个普遍问题,我想的是怎么让更多的人实现再就业,而不是咱家那几口,你们自己要多想想办法,给别人带个好头。”牛玉儒心里想的是群众,做的事情也是为了群众。
有人说:“牛玉儒这个人每天忙工作,早起晚归,上班前、下班后、休息日就在城市各个角落‘微服私访’,而他亲戚的下岗问题却不管,真是太傻了。”你觉得他傻吗?
在2004年感动中国的廉政人物的评选中,对牛玉儒的评选理由是:牛玉儒燃烧自己,照亮大家。一个富于**的干部,就像一部发动机,既能带动一班人,还能感动更多的人。一个好干部,就像一颗小太阳,燃烧自己,温暖别人,照亮大家。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牛玉儒,在任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的493天是这样的,以前在别的岗位上也是这样的。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人与时俱进的鲜明时代特征。他的逝世,成为了呼和浩特市的倾城之痛。
(2)任长霞:立警为公 执法为民
这是个一年工作4600个小时的女局长,以自己的忠诚、才干和辉煌业绩,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女杰、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20多项荣誉称号。任长霞以自己的毕生心*忠实地履行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神圣职责。她拒绝宴请,拒绝送礼……她是一座人民警察的丰碑。
“奉公”,就是廉洁公正。忠实履行公职。具体到每个不同岗位的人,“奉公”具有不同的含义。作为国家公务员,“奉公”就是要不辞辛苦,为人民多办实事;要吃苦在前、无私奉献;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要甘为牛马、为民造福。作为普通老百姓,就是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
“奉公”是历代廉吏的准则,也是当今廉政建设的要求。一个政党,要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威信,就必须做到立党为公,清正廉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就是我们党受到人民群众拥护、**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关键所在。
“奉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假如每个人遇事私字当头,那么他想问题、办事情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有好处的就做,没好处的就不做。如果人人都这样想、这样做,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就得不到保障,而没有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就没有真正的个人利益。比如说,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如果遇事私字当头,就没有人纳税了,如果人人都不纳税,国家财政收入就没有保障,国家就没有办法建设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如教育事业、医院和交通等,最终损害的还是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可见,只有人人“奉公”,才能保障每个人的合法利益。
“奉公”不只是国家公务员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做到。作为一名中学生,“奉公”意味着要做到:心中有国家,时刻维护国家利益;心中有人民,随时服务人民大众;心中有社会,遵纪守法,不浪费国家财产;心中有集体,为团队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写一篇作文!400个字左右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古称履端、元旦,今谓春节,福州人叫“做年”,是一年中最隆重、假期最长的民间节日。黎明时分,各家敞开大门,焚香鸣炮,喜迎新年。这个节俗传统禁忌甚多,说**句话,做**件事,都讲究好彩头,以冀一年之平安。新年伊始,逢人**句都要说“恭喜”、“发财”、“平安”等吉利话,对方也报以相应的好话。当日不扫地、不打水、不挑担、不劈柴、不洗衣、不洗澡、不理发、不说不吉利的话。全家起床后,便穿新衣服,或穿质地最好的衣着。早餐,有的吃太平面(线面、鸡肉、鸭蛋),以祝太平、长寿;有的吃年糕(红糖粿),以祝年年高升;有的老人吃素,祈求合家子孙一年平安。初一,小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则给以压岁钱或糖果、桔子。
初一不出远门,初二、初三人们可以访亲拜友,互贺新年。正如清人吴继筠在《福州岁时竹枝词》中说的:“族新衣服趋人前,礼数谦谦喜连连;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这便是古时福州新正的景观。有出嫁女儿的人家,要办春酒,邀女儿、女婿及外孙回娘家饮宴团聚。水上船家(民)的妇女,头戴红花,蓝衫青裤,布底青鞋,结伴登岸,挨家串门,用福州话唱诗贺年:“姑嫂双双贺新年,红红伞灯挂厅前;好好粿送奴去,金字牌板企(站立之意)门前。”“旧年过了又新年,生意兴隆赚大钱;恭喜发财平安过,送奴粿过门前。”这叫“讨诗”,又是贺年词,贺年讨以示吉祥。春节期间,福州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欢声笑语,到处呈现一派节日气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党政**在节前或节日期间,持礼物到军烈属、离退休干部及老劳模等府第拜年。各有关部门组织春节游园、各界联欢会、文艺晚会等活动。那些有迷信色彩的旧俗逐渐消失。九十年代初,大多数居家都安装电话,一般亲戚好友用电话互拜新年,减少节日交通拥挤。
初四清晨,家家户户,焚香“接神”,迎接灶君回銮视事。各行各业开假,放鞭炮,商店开门营业,工厂开工,机关开始上班。九十年代后,作习时间进行调整,现在是初八上班。一些服务行业,则春节仍在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