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特点(北京长城的特点)

长城的特点

长城的特点是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长城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2万多千米。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要多。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

长城的影响意义:

自秦汉至明清,长城沿线的许多关口成为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系统民族交易的场所或中心,有的逐渐发展成为长城沿线的重要城镇。长城既保证了农业经济、文化与畜牧业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又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补充提供了场所和方便。

又起着调解两种经济,使农、牧业经济朝着主辅相互配合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长城不单纯是曾起过将两种经济、文化分割开来的作用,还曾担负着将两种经济、文化紧紧系在一起的重任。

秦汉之时,累计投入的兵民有近千万之众。秦始皇在修筑长城的同时,即着手加强边境地区的开发建设,揭开了屯田戍边、开发边区的序幕。汉代由于修筑长城的时间较长,曾有多人提出**实边的建议,这些建议先后被汉政府采纳接受并组织实施。

**和戍守长城的**一起,开垦荒地进行农耕,不但加速了边区的经济开发,节省了政府的大量军费开支,而且大大减少了长途运输之苦,并将华夏文化远播四方。

万里长城有哪些特点

特点如下:

1、历史悠久

秦长城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已有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如果追溯到西周末年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齐国等长城,我国长城至少已有2700多年历史。即使明代修筑的长城,至今也已600多年。如此古老的伟大建筑,并能保存至今,这在世界上是非常稀有、珍贵与难得的。

2、长度惊人

从春秋战国到明朝,历代对长城都有不同程度的维修与增建。长城遍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16个省、市、自治区,既有东西走向,也有南北走向,总长度达108000华里(计五万四千公里)。其中超过一万里的就有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由于计达万里以上,所以称之为万里长城。

3、工程浩大

据科学家粗略计算,如果把明长城的土、砖、石方用来修筑一条1米宽,5米高的城墙,那么可环绕地球一周;假如用来铺筑一条厚0.3米,宽5米的公路,则可环绕地球三周。据美国登月宇航员报告,他们在月球上不用天文望远镜而仅凭肉眼遥望,只能看到地球上的两个人造建筑物:一是荷兰须德海的围海造田工程--海堤,但短而小,模糊难辩。一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横跨在地球的北半部,形似一条彩带,十分壮观,由此可见这一工程之伟大。

4、建筑高超

万里长城所经之地,或高山深谷,或江海湖岸,或沙漠草原等等,地质地形极其复杂险峻,施工作业尤为艰难。要把长城修筑起来,是必须懂得和应用数学、力学、几何学、测量学、地质学、建筑学以及组织、运输等多种科学技术知识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能将这一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兴建起来,并能千载屹立人间,这表明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及伟大的创造精神,无不令人折服与讴歌。

八达岭长城有什么特点?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的延庆县南部, 建于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是明 代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明代长城的精华。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 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八达岭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防御 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不到长城非 好汉”,长城是古今中外各界人士到北京游览的必到之处,是整个长城中知名 度最高的一部分。八达岭长城不仅是建筑,也是军事设施。这段长城由关隘、 城墙、城台、烽燧组成,沿山脊建筑,宛如一条巨龙。城墙高8. 5米,下宽6. 5 米,上宽5. 7米,可容纳10人并进。墙顶外侧有堞墙、垛口、射洞可以 狙击敌人,有望口可以侦察敌情,有烽 火台可以千里传信,有城台可以储存武 器,供士兵休息。八达岭高踞关沟北端 最高处,这里两峰夹峙,一道中开,居 高临下,形势极为险要。

司马台长城有什么特点?

司马台长城以险、全著称。

险指墙体沿刀削斧劈似的山脊修筑,状若向东狂奔玄驹骤 惊,刹那矗立,势不可挡,雄健无比。云梯和天桥更是险中套 险。云梯仅为单面墙体,最窄处不足半米,呈直梯状沿山脊跃 升,两侧皆万丈深渊。此景观命名为“万里长城绝险处”,实不过誉。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