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怎么读(冯谖三窟怎么读)

为什么史记和战国策里,一个叫冯谖,一个叫冯驩?他们是同一个人,为什么有不同的叫法?我查了不是繁体字

史记的更为准确。

以往所看关于孟尝君手下冯谖的故事,都是来自战国策。最近买了史记翻看,才发现史记的记载的确比战国策高明,应该比较符合事实。

《故事内容》

这是个很富戏剧性的小说故事。分几个阶段。

阶段1,孟尝君来了一个食客冯谖,什么事不做,只会抱怨。首先抱怨三餐没有鱼,其次抱怨出门没有车,孟尝君都给他了。最后抱怨住在宿舍没有个家。孟尝君心中暗骂,却为了维护名声,不好发作。

阶段2,孟尝君食客太多,财务吃紧。要找个人去薛地收债。孟尝君的经理人员推荐冯谖。大概觉得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冯谖到了薛,先*牛摆起酒席,请大家吃饭。参加酒席的薛地人民当然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好不容易可以吃顿免费酒席。忧的是债还不出来。酒酣之后,冯谖核对所有人的借据。付得起利息的,约定交利息的时间。付不起的,把借据就当面烧了。

阶段3,孟尝君听到这消息,愤怒异常。他把冯叫到面前问:我本来奉邑就不多,还要养你们这些食客,你怎么不把债要回来,还请他们喝酒吃肉?冯谖不急不徐地说:这些穷人,本来就没有钱还你,利息越加越多,最后只会逃离你的领地。我把这些无用的债券烧了,换来你的好名声,这有什么不对呢?

阶段4,齐王觉得孟尝君权力太大,把他废了。孟尝君底下食客四散。剩下冯谖为他奔走秦齐,最后恢复了孟尝君的地位。

《名字不同》

战国策的名字是冯谖(音宣),史记写的是冯驩(音欢)。表示这两个字在当时的发音应该是同一的。目前有些地方音(比如黄陂,和京剧)还保留这种特色,比如权力,读成船力。

《处理抱怨方式不同》

冯谖不做事,还接连抱怨。最后抱怨没有个家。战国策里面说孟尝君派人送食物给冯的母亲。史记只说,孟尝君终于不高兴了。

《收债的理由》

战国策没有谈到收债的理由。史记说得很清楚,是孟尝君财务吃紧。养那么多食客,毕竟需要一些花费。花费从哪里来呢?来自奉邑的人民。人民真苦啊!

《为何选择冯谖收债?》

战国策说是冯谖自告奋勇。史记说是经理推荐。推荐的说法比较合理。推荐的理由不多,就说他反正不能做什么事。猜测冯谖大概类似李敖不是好惹的人物。孟尝君的经理也奈何不了冯谖,想要除掉这个人物,就把这扎手的任务交给他了。

《烧借据的方式》

战国策说的是全部烧了。史记说是烧还不起钱的穷人的借据。史记说的比较合理。

《孟尝君得知真相的方式》

战国策说是冯谖回来之后报告给孟尝君知道的。史记说,孟尝君事先听到了才派人立刻召回冯谖。史记说的比较合理。孟尝君不可能不派人监督冯谖。

《冯谖对孟尝君的解释》

战国策说是买义。有点牵强,可能是儒者的附会。史记说,反正你这些借据根本收不回钱,是绝对呆账。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这个说法比较合理些。

《恢复地位的方法不同》

史记说冯去游说秦王。来抬高孟尝君价码。战国策说是游说梁惠王。并且首次提出狡兔三窟的理论。

《太史公的说法》

史记的特点是所有故事最后司马迁都加了自己的评论。关于这个故事,司马迁说他亲自到了薛地,发现那里侠盗特别多。因为孟尝君时天下所有侠盗都躲到薛地受孟尝君的保护了。司马迁这句话隐含着对孟尝君的批评。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孟尝君和黑道**。

史记和战国策都写的很好。但是战国策的故事总让人觉得距离真实远一点。史记的故事比较合理。

冯湲客孟尝君译文,冯什么客孟尝君读音,冯媗客孟尝

冯谖客孟尝君

冯谖(xuān),战国时齐国人,是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国君孟尝君门下的食客之一,为战国时期一位高瞻远瞩、颇具深远眼光的战略家。

夑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拼音: xiè, 笔划: 18

部首: 夂 部首笔划: 3

解释1: 夑 xiè 同“燮”,协和,调和。“燮”读xieˋ(四声)燮—xiè 谐和,调和:~理。调(ti俹 )~。

郑码:UOUX,U:71EE,GBK:DBC6

笔画数:17,部首:火五笔字型:oyoc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陈燮霞,中国著名女子举重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首枚金牌并刷新奥运会纪录。xie 燮字,是谐和、调和的意思!

8月9号举重冠军 陈燮霞 的燮就是这个字!夑

拼音: xiè, 笔划: 18

部首: 夂 部首笔划: 3

解释1: 夑 xiè 同“燮” 。

笔画数:18;

笔顺编号:411125143344334354

你完全可以到百度百科查找以后 呵呵xie 四声

无车弹铗怨冯驩怎么读

铗(jiá荚),驩(huān欢)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