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桢怎么读音(赠从弟刘桢读音)

刘桢《赠从弟》中“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的“劲”应该怎么读

刘桢《赠从弟》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两句诗表面是歌颂松树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越战越勇的战斗精神,深层的含义是告诉人们,只有顶得住压力,受得了磨难,才会越挫越勇,才能战胜前进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劲”读:jìng指的是刚劲。

刘桢《赠从弟》中“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的“劲”应该怎么读

读jin时意思:力气,力量

效力,作用,精神、情绪、兴趣等

读jing时,意思:坚强有力

参考书上读作jìng

意思也是坚强有力

从前文看,盛形容风声,根据诗词对照,劲也应该形容松枝

你好,可以给我个赞嘛,谢谢亲

刘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刘桢(? ~217年),字公幹,东平(今属山东)人。建安年间曹*授以 丞相掾属,与曹丕、曹植来往密切。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染病去世。 刘桢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特别是五言诗的创作方面,曹丕曾说“其五 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又与吴质书》)。他的作品气势激扬,意境峭拔, 与王粲合称“刘王”,也有人把他同曹植合称“曹刘”,都是针对其作品的气 势而言。但他创作的弱点是辞采不够丰富,钟嵘在《诗品》中说刘桢“气过 其文,雕润恨少”。代表作有《赠从弟》三首等。

刘敦桢在建筑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最著名的建筑史学家和教育家是刘敦桢 (1897—1968)。字士能,湖南新宁县人。1913年 留学日本专攻建筑,1922年回国,从事建筑及建 筑教育事业。1928年与柳士英、刘福泰等在** 大学创立建筑系。1930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任文 献主任。毕业致力于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曾 与梁思成共同调査各地古建筑,结合文献分析研究,奠定了中国建筑史学科的基础,并培养了一 批研究骨干。写有论文《易县清西陵》、《河南北部古建筑调查记》等多篇。抗日战争*发后,中 国营造学社迁往滇,川。他沿途收集古建筑和民居资料,系统调査滇、黔、川等地古建筑,写成 多篇论文。1943年后返回**大学任教。50年代 继续任教并创办中国建筑研究室,广泛调查民居和南方古建筑及苏州园林等,出版了《中国住宅 概说》。1959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其著作 已编成《刘敦桢文集》,共4卷。

建安七子 徐干 怎么读“干”是第四声还是**声

xú gàn  徐干,第四声

[kǒng róng]孔融[chén lín]陈琳[wáng càn]王粲[xú gàn]徐干[ruǎn yǔ]阮瑀[yīng yáng]应玚[liú zhēn]刘桢

gàn 四声

“干”有两个读音,分别为[gān]和[gàn]。

干[gān]:

触犯,冒犯,冲犯;关连,涉及;没有水分或水分少;枯竭,尽净;徒然,白白地;指没有*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

1. 干系【gān xi】:牵涉到责任的关系;能引起**的关系

2. 干货【gān huò】:非液货物,包括矿物、谷物以及箱装和桶装的货物;指晒干、风干的果品

3. 干裂【gān liè】:因干燥而开裂;泥地开裂

4. 干热【gān rè】:干燥炎热

5. 干干净净【gān gān jìng jìng】:没有污垢、尘土、杂质

干[gàn]: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做;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

1. 干架【gàn jià】:打架;吵架

2. 干活【gàn huó】:花费体力或脑力做事,尤指苦苦地或努力地劳动

3. 干将【gān jiàng】:办事干练、能起重要作用的人

4. 树干【shù gàn】:树的主茎

5. 干线【gàn xiàn】:交通线、电线、输送管等的主要线路;江河或溪流的主河道;城市或城镇的主要街道

1. 他同这个案子有干系。

2. 卖棺材的做的就是干货生意。

3. 他的脚跟已经干裂了。

4. 大家干活去,别老站着。

5. 要有饭吃,就得努力干活。

建安七子人名读音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根据我国最新版的新华字典: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共计14个汉字,

每个汉字对应的拼音为:

kǒng róng 、chén lín 、wáng càn 、xú gàn 、ruǎn yǔ 、yīng chàng 、liú zhēn 。应玚chàng 阮瑀yǔ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