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霞 女,演员、导演。浙江嵊县黄泽镇人,1929年2月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41年从艺,工花旦。1944年到上海,参加过丹桂、玉兰、雪声等越剧团。1949年上海解放后,参加了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届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1950年4月加入国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主演了《父子争先》、《传家宝》等现代小戏,受到工农兵的欢迎。在1954年的华东戏曲 …
剧团
杨小兰•衡州花鼓戏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杨小兰,女,河南内乡人,生于1961年,现为国家二级演员,1977年考入剧团从艺至今,主工花旦,并能反串小生、瑶旦、老旦、刀马旦,84年被评为我省**批青年优秀演员。2003年我团受命为赴南岳为国防科大50周年庆典演出,0完成演出任务,受到****同志的高度评价。2010年5月被评为衡阳 …
张茵 艺名粉牡丹。女,一级演员。浙江嵊县廿八都村人,1927年1月30日出生。7周岁进“小高升舞台”学戏,工花旦,4年满师。前后随班在绍兴、宁波等地演出,后进上海,因抗战*发与同班年少演员逃难回家,搭班演出于浙江城镇,剧目有《夜来香》、《卓文君》、《杨贵妃醉酒》等。抗战胜利后演出于宁波大光明戏院。1947年去上海在国泰戏院演出清装戏《枯木逢春》等剧,同台 …
谭伟 (1927―1995) 原名谭德伟。男,一级编剧。浙江金华人。解放前夕,在浙江省金华中学任教并热心于戏剧活动。解放初期,参加金华地委文工团任话剧演员。1952年文工团整编后从事专业戏剧创作。笔耕40余年,剧作有100多部,发表研究评论文章逾百万字,是浙江著名的剧作家、婺剧研究家。五、六十年代他写的《黄金印》和《孙膑与庞涓》同时获省会演剧本一等奖,均编入 …
李六珍(1930~1993) 李六珍(1930-1993)又名李子厚,1930年8月,李六珍出生在湖南蓝山县一个世代书香门第。他的曾祖父李培元为前清举人,家道富裕,声誉颇著。1948年8月,十八岁的李六珍先后在仁育小学、塘下小学、新圩小学任教。1951年8月,重新考入嘉禾一中高中部读书。1954年10月,品学兼优的李六珍高中毕业,被湖南省教育厅选送武汉中南 …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的戏剧家和诗人,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他亦跟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索福克里斯(Sophocles)及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合称戏剧史 …
孙迅韬 (1922~2013.1.16) 笔名迅韬、信涛。山东广饶人。**党员。1954年毕业于**文学研究所。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广饶县动员委员会大众剧团团员,清河区党委鲁迅宣传队队员、分队长,渤海军区耀南剧团团员,渤海画报社,渤海区党委宣传部干事兼创作组长,**文学研究所**期研究员,《北京文艺》部副部长、副主编,编委。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 …
顾月珍(1921~1970年) 顾月珍,女,在上海出生后即为弃婴,被苏州河边棚户区一位姓顾的穷苦竹匠抱回收养。14岁时,为了分挑家庭重担,养父母送她拜唱申曲的顾泉笙为师,艺名顾月珍。 拜师一年后,顾搭班进了“福英社”当三牌演员。不久,在新戏《空谷兰》中反串童子生良彦,演唱的“良彦哭灵”一曲在上海滩不胫而走,风靡一时。民国27年(1938年)顾加 …
陈刚的父亲陈少全是辰河高腔有名的小丑演员,人誉“三笑”。陈刚自幼随父走南闯北演艺,耳濡目染,渐为喜爱,后在其父悉心、严格的教导下,不负厚望,承其衣钵,终成大器,被誉为“小黑”名震湘西。其技艺娴熟老到,所有继承下来的辰河高腔剧目均能表演,代表作品有《胡莲闹钗》、《竹节山》、《候七*母》、《敢扛大山的人》、《仙姬送子》等。现为辰河高腔剧团团长,带有徒弟5人。 …
何其坚•巴陵戏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何其坚,男,1944年9月出生于湖南平江,巴陵戏著名表演艺术家,现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曾任巴陵戏剧团团长、书记等职务。 何其坚八岁随其父进巴陵剧团跟班学艺,师承巴陵戏著名演员冯仙岩、周扬声,学演了一系列小生戏。如《拦江夺斗》、《长板坡》、《辕门射载》、《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