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闾山男,生年不详,渤海大族,金代东京辽阳府澄州析木县人,原居渤海上京龙泉府,后迁入辽阳。1205年升任蒲峪路第四任节度使(从三品),他在金代北疆幅员万里的黑龙江上、中游两岸进行了边防巡察和整顿,团结以女真族为主体的各族进行边防事务和社会秩序建设,卓有成效。后被调往与蒙古接壤或接近的边防任临海军节度使、盘安军节度使和宁昌军节度使。金宣宗贞佑二年(1214年) …
节度使
朱克融 (?―826) 唐幽州昌平(今北京市昌平西南)人。朱滔孙。本为卢龙节度使刘总偏将。刘总将入朝,被遣赴京师。朝廷久不安排,饥寒无地借贷,均怨忿。长庆元年(821),随新任节度使张弘靖还幽州。不久军*,因张弘靖,推他为帅。朝廷不能制,因而任之。后军*被*。同年(公元826年)去世的名人: 朱克融 (?―826) 唐幽州昌平(今北京市昌平西南)人。 …
来�(生卒年不详),�州永寿(今陕西永寿县)人,中唐镇将。唐玄宗天宝初年,其父来曜任西域四镇节度使,他随父从军,以功升为殿中侍御史,充伊西、北庭都护府行军司马。拾遗张镐推荐他有智谋,善决断,才堪统兵御敌,玄宗皇帝擢他为颍川太守,充招讨使。 “安史之*”中,叛军攻颍川,他率兵固守,*敌甚多,以战功加授防御使、河南淮南游奕逐要招讨使。他善于统兵,行动持重,在援 …
*元福,名、号不详,以字元福传世。五代太原晋阳人氏,生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卒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一生经历唐末至宋初的整个“五代”的混战时期。 五代历朝,四代源出军国重镇太原,每位创业之帝均有在太原生存、发展、拼搏、征战的经历,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郭威,无一例外。生于太原、长于太原的“五代”战将*元福,自小尚武,擅长骑射,及长从军行武,* …
刘言史(?~约812) 唐代诗人。字号、籍贯不详。曾旅游金陵、潇湘、广州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令,世称刘枣强。但他并未就任。山南东道节度使李夷简迎至襄阳,署司功掾。岁余去世。其生年无考,据吴廷燮《唐方镇年表》李夷简任职期考订,刘言史殁于元和七年(812)左右。刘言史与孟郊友善,与李翱亦有交往。他和李贺同时,诗歌风格亦近似。 …
李彝殷(?-967年),是五代十国到宋朝初年党项族的首领、定难节度使,为李仁福的儿子,早年为夏州行军司马。 清泰二年(935年)春,二哥、定难节度使李彝超卒,三军推为留後,后唐末帝李从珂授他为定难军节度使。后晋天福初年,石敬瑭加其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晋少帝石重贵嗣位,加检校太师。天福八年(943年)秋,李彝殷弟绥州(今陕西绥德)刺史李彝敏与其党作*,被李 …
1、王安石 [宋] **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1021~1086)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东乡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北宋帝国首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 …
李光睿(?-978年),是宋朝初年党项族的首领、定难节度使,为李彝殷的儿子。乾德五年(967年)秋,李彝殷卒,三军推为留後、权知夏州事,宋太祖授他为检校太保、定难军节度使。开宝九年(976年),率兵攻破北汉的吴堡砦,斩首七百级,获得的牛羊以千计,俘获砦主侯遇献与朝廷,加官检校太尉。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为避讳,李光睿改名李克睿。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李克睿卒 …
张筠 海州人也。世以资为商贾。筠事节度使时溥为宿州刺史。梁兵攻溥,取宿州,很筠,爱其辨慧,以为四镇客将长直军使,累拜宣徽使。末帝分相,澶、卫三州为昭德军,以筠为节度使。由是魏博军叛附于晋,晋王攻相州,筠弃城走。后以为永平军节度使。梁亡,事唐,仍为京兆尹,从郭崇韬伐蜀,为剑南,两川安抚使。蜀平,拜河南尹,徙镇兴元。筠尝有疾,不见将吏,副使符彦琳入问疾,筠又辞 …
纥石烈胡刺,男,生卒年不详,原籍辉发河支流喳敦河,后迁徙西北路地区居住。他识契丹字,熟悉辽金文书。1162年迁升为刑部员外郎(从六品),当时正值契丹族反金起义,世宗派遣御使大夫白颜敬(正二品)去西北部族市马,因胡刺不仅熟悉家乡情况,而且办事又精密仔细,所以同时也派遣他协助市马,结果顺利地完成了市六千余匹壮力迅捷的军马的使命,世宗在平服契丹起义后,金代大定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