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从鸾(1916~1946),女,灵山县平山镇灵家村人。出身于地主家庭,然而她却背叛剥削阶级,走上了革命道路。1943年参加中国*****的革命斗争,思想进步,工作积极。 1944年加入中国***。1945年2月8日,参加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起义失利后,随蒙英翰、 江浩声等人在灵东北、灵东一带活动。1946年1月编入黄式高大队。1946年5月8日,在白木 …
广西自治区
抗日将领姚纯(1894年―1940年)字兼一。生于江西萍乡。1912年考入南京入伍生总队,随后转入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后南下投奔孙中山先生麾下。 北伐战争时期, 青年姚纯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三十七师四团团长, 他****, 誓师北伐,转战江西、福建、江苏、上海等地,多次与北洋军阀孙传芳**激战。在中原大战中,姚纯 …
巫德椿 (1911―1986年) ,生于古城乡清耳村的贫苦农民家庭。少时读私塾和高小。 1934年在本村任教师、校长兼村长。同年参加清耳村“劳农会”,1939年在广东余汉谋部学习军事一年,毕业后任副班长。1941年参加抗日救亡学习班学习。1945年参加*****的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任陆川县一支队一大队长,与谢应昌率兵攻打清湖乡公所、盘龙乡公所,未遂;在蚊 …
莫更(1916――1938),初名莫运烈,陈塘镇寺村人。1930年,考入县立初级中学**班。 在抗日热潮的影响和推动下,1932年慨然投笔从戎,转读于广西军校童军养成所。1933年,入广西航空学校攻读,决心走航空报国之路。他学习刻苦用功,成绩甚优,多次得到老师称赞。1935年夏,他从航校毕业,分配在原校飞机教导大队第二队,为上士见习员。次年升为本队少尉飞行 …
韦青云(1899―1956年) ,字缙溪。壮族。长乐乡长乐村塘龙屯人。民国3年(1914)就读于东兰高等小学校。 民国6年考入桂林广西省立第二师范。青少年时期,受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和讨袁护国革命的影响“五四”-期间,联络桂林市学生,成立“学生救国联合会”。被选为会长,草拟《敬告同胞书》,率领同学--,声援北京学生救国联合会反帝反封的爱国行动。 民国9年 …
周华隆又名西南,男,1922年6月出生,那隆乡女瑶村人,农民出身,壮族,同绥中学(同正、扶绥县)毕业。1947、48年任农头小学教师。194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任那隆乡农会**,在本地活动,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发动群众反对***“三征”-。1950年任那隆乡人民政府征收员。同年农历正月初九日,土匪-时被捉,初十日被*害,为革命壮烈牺牲。时年27岁。同年(公元 …
李德盛(1929~1952年) ,男,汉族,介廷乡弄昔村人。1951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在中国人民***隆林县大队任战士。在历次剿匪战斗中,英勇顽强,较好地完成大队交给的各项战斗任务。1952年10月23日在革步乡革步屯剿匪中牺牲。同年(公元1929年)出生的名人: 李德盛(1929~1952年) ,男,汉族,介廷乡弄昔村人。1951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 …
卢明(1900―1941) 原名卢起岐,字达之,巷贤镇大卢村人。壮族。少时勤奋好学,成绩优良。1925年卢明毕业于宾上迁中学,后考入**军事**学校**分校**期工兵科,结业后,任第四集团军第七军第二十四师第七十团第三营第九连连长。抗日战争*发后升任营长。1937年**奉命开赴抗日前线,任第五路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第七军**七二师**○三二团上校团长,后晋升少将 …
谢兰仪(1921~1961),又名王云,龙镇乡新担塘村人,出生于工商业者家庭。 他在家乡读完小学后,考入省立第十一中(廉州中学),这时和进步同学秘密组织读书会,阅读革命书报杂志。1937年他捐助开办费在钟屋湾村办起农民夜校,宣传抗日。1938年秋,毕业回家后,在龙门小学当教师,和寥世儒(***员)等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组建了青年抗日先锋队,活动经费大部分 …
马英明, 松山乡慈堂村人。1934年8月生。毕业于苏联顿涅茨工学院。中国矿业学院教授、 系主任、 研究所所长。其从事的一个科研项目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3年至1985年有三项分别荣获部、 省级的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及二等奖。有5篇论文分别在苏联、西德、 日本等国际会议上宣读;40篇论文在国内的14种有关刊物上登载,其中有8篇被评为优秀论文;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