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

岁寒三友小古文(岁寒三友小古文原文)

"岁寒三友"指````````"岁寒三友"指什么"岁寒三友"指`  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这是何等的可爱、可贵!岁寒三友对什么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松、竹、梅是取松丑而文,竹瘦而寿 …

【我国**部词典】-我国**部词典是哪一个

《说文解字》是我国**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为东汉的许慎。该书是中国**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到目前流传最广的中文必借工具书。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屡经窜改,今本与原书颇有出入。本书首创的部首编排法,为后世字书所沿用,对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和古史学的研究作用极大。在清代,研究《说文》成为专门的学问,给它作注的大家就有数 …

包世臣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包世臣(1775~1855),清代学者、文学家、书法家。字慎伯,号倦翁,又自署白门倦游阁外史、小倦游阁外史。安徽泾县人。泾县于东汉时曾分置安吴,包氏旧居接近其地,所以学者称安吴先生。自幼家贫,勤苦学习,工词章,有经济大略,喜谈兵。嘉庆十三年(1808)中举,多次考进士不中,以大挑试用为江西新喻县令,年余,又被-免职。此后曾先后为陶澍、裕谦、杨芳等人幕客。他毕 …

林纾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林纾(1852.9.27―1924.10.9)    原名群玉,幼名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笔名冷红生。自号践卓翁。福建闽县(今福州)人,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    林纾少孤,喜欢读书,由于家贫,只能搜罗旧书苦读,曾经得到《史记》、《汉书》残本,潜心研读,遂成为古文名家。林纾自称“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 曾经遍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三、四万卷藏书。 …

庸谭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西汉胶东国人,著名古文经学**。汉武帝采纳儒学**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正式确立儒学正统地位,“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之后,通晓儒家经书成为人们踏入仕途的重要途径。儒家经学有“今文经”和“古文经”两个体系。今文经迎合汉朝统治者需要,对经书的解说多微言大义、牵强附会,因而得到官方支持;古文经学则强调“举大义”、“通训诂”、“不学章句”。 …

阎若璩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阎若璩字百诗,号潜丘,生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山西太原人,侨居江苏淮安府山阳县。清初著名学者,清代汉学(或考据学)发轫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阎若璩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祖父阎世科,是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辽东宁前兵备道参议,著有《敬刑录》、《计辽始末》诸书。父亲阎修龄,字再彭,号饮牛叟,明末贡生 …

孔安国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孔安国,约公元前一五年六至前七四年间在世,字子国,孔丘十一代孙。(经典序录作十二世孙。此据史记)约自汉景帝元年,至昭帝末年间在世,受诗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武帝时,官谏大夫,临淮太守。武帝末,鲁共王坏孔捕旧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及考经,皆科斗文字,当时人都不识,安国以今文读之,又奉诏作书传,定为五十八篇,谓之古文尚书,又著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 …

归有光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归有光人称震川先生。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太平寺丞。当时文坛上以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声势很大,他们极力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力主拟古。针对这种复古主义潮流,归有光力相排抵,斥王世贞。他反对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达到内容上的真正革新。, 归有光 - 个人简介字熙甫,号项脊生,人称震川先生。少年好学,9岁能作文,20岁时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八大家文。35岁时,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