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

胡服最早由(胡服最早由哪里引入)

胡服射骑,胡服什么样??是胡人的军服吗??古时中原人穿衣裳,衣为宽袖,裳实际是裙子,很飘逸但不方便。北方游牧民族为了游牧骑马的需要,多穿窄袖短衣、长裤和靴子。过去中原打仗主要是车兵和步兵,骑兵很少,中原人马少,很少骑马射箭,史载战国时赵国起初羸弱,赵武灵王受北方少数游牧民族(当时被称为胡人)军队身穿轻巧衣物、便于骑马作战特点的启发,发起了要求赵国人尤其是军队 …

赵国都城(赵国都城遗址)

赵国的都城是指哪赵国都城在邯郸。邯郸,河北省省辖市,位于河北南端,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西依太行山脉,东连华北平原,北连邢台、南毗安阳,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权的18个较大的市。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邯郸为赵都,魏县为魏都;汉代与长安、洛阳、临淄、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汉末曹魏在临漳建都,[5]先后为曹魏、后 …

【赵国是现在的哪里】-赵国邯郸市现在的哪个省

赵国疆土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邯郸、张家口等地。河北西部和南部,赵国领土大致为今山西北部和中部,石家庄、北与、承德,应该在现在的河北省境内。位于邯郸城西南郊邯山区境内,因为西汉赵王把王都定在邯郸。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太原东南,邢台。南与卫,相传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河北,。以及关中、河北西部和南部、东连华北平原、河北省省辖市、赵国全境东北与东 …

赵桓子赵嘉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赵桓子(?-前424年)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的领袖,原名赵嘉,为赵襄子之子(《史记》作赵襄子同母弟,为误,今从《世本》。)。赵襄子死后赵献子即位,赵桓子逐赵献子自立,在位一年而卒,死后国人认为桓子之立非襄子赵毋恤本意,乃共*其子而复迎立赵浣。人物关系:   赵桓子(?-前424年)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的领袖,原名赵嘉,为赵襄子之子(《史记》作赵襄子同母弟,为误, …

庞��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庞��,“��”字又作“援”、“焕”,即现在常用字中的“暖”,也有将庞��误作庞涓的。战国合纵家。  家庭背景  庞��的家族出身不甚明确,但是在战国时代庞氏知名的仅有三人,即庞涓、庞葱、庞��。庞涓知名度最高,在魏惠王时效力,庞氏曾经在魏国成为显族。但是庞涓败桂陵,死马陵,此后魏国也一蹶不振,庞氏在魏国就失了势。后来,魏王派庞葱陪伴太子到赵国当人质,庞葱担 …

赵孝成王赵丹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赵孝成王(?-前245),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东周战国时期赵国第10任君主。汉族,嬴姓,赵氏,名丹。赵惠文王之子。前266年即位,在位21年。在位初期,孝成王年幼执政,**年便联合齐国退走秦军的进犯。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全线出击,向秦进攻。秦将白起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 …

赵武灵王赵雍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赵武灵王(约前310―前295年),名雍,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杰出的**家、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公元前326年,年方12岁的赵武灵王继位时,正处在战国中后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赵国四面强敌环视,周围被齐、中山、燕、林胡、楼烦、东胡、秦、韩、魏等国包围着,时人称赵为 …

赵章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赵章(?�D公元前295年),嬴姓,赵氏,名章,赵武灵王长子,赵惠文王异母兄,母韩氏。  赵章原为太子,因赵武灵王宠幸吴娃,于是改立吴娃之子赵何为太子。但赵武灵王见赵章章失位,而且侍奉弟弟,于心不忍,一度想将赵国一分为二,由二子各自为王,但为大臣们所阻。最后将其封于代郡,号称安阳君,以田不礼为国相辅佐。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禅位给赵何,是为赵惠文王,赵 …

郭开(战国时期赵国大臣)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郭开,战国末年赵国晋阳人,赵国幽穆王赵迁的宠臣,历仕赵悼襄王、赵幽穆王两代君主,因谗言陷害赵国名将廉颇、李牧而加速了赵国的灭亡。赵国灭亡后,郭开在回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搬运家中财物之时被沿途盗贼所*。,人物生平 郭开是战国时期晋阳人,赵国幽穆王赵迁的宠臣。公元前229年,秦将 王翦率兵攻赵,赵王派 李牧、 司马尚率兵迎战。李牧是当时 赵国继廉颇之后的名将。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