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不属于十三经的是(不属于十三经的是哪一个)

尔雅不属于十三经吗《十三经》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尔雅》属于《十三经》。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拜托各位了 3Q不属于十三经的是什么?不属于十三经的是《说文》。《十三经》,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 …

陈孝女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陈孝女(504~535),女,名妙圆,沙河张槎村(今属龙华镇)人。四岁时她就跟母亲学习《孝经》。七岁时,父亲病重发高烧,孝女烧香哀吁,求神灵保佑,并在池中取藕治愈父病,人们称为孝感所致。到了婚嫁年龄,有人为她作媒,她哭泣着说:“父母年老体弱,与我相依为命,我怎能离开两位白发老人而嫁到别处!”因而矢志不嫁。母亲于73岁高龄时死去。不久老父亲又病逝了,孝女哀伤不 …

高建瓴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高建瓴(约1793~约1865)字汉屋,号兰溪。陕西城固人。清道光元年(1821)中举人,后三科会试落第,大挑以知县用,分广东,主澄海、高明等县,后升连平知州。任职七年中,勤恳治理,政绩显著,受到巡抚林则徐的称赞。**战争时,他率领民众支援前线作战,耳朵被大炮震聋。林则徐被革职流放后,他辞职返回原籍,被聘请担任城固斗山书院讲席,辛勤教授20多年。在此期间,他 …

赵匡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赵匡,唐经学家,字伯循,河东(郡治今山西永济蒲州镇)人。仕唐,官至洋州刺史。生卒年不详,其主要事迹在大历年间(766―779年)。唐代取士,还要求身言书判,对此,赵匡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赵匡作为儒学**对经典著作进行义疏阐述,此外,他关于科举方面的议论对后世科举考试规则有促成之功。,相关著作   赵匡师从啖助,啖助以治《春秋》著名于世,但早卒,年仅17岁 …

严��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严��,字曼才,彭城人也。三国时期都尉、从事中郎、尚书令。少耽学,善《诗》、《书》、三《礼》,又好《说文》。另外著有《孝经传》   ,个人档案   姓名:严��性别:男   字:曼才   籍贯:彭城朝代:三国   官职:都尉、从事中郎、尚书令   家庭成员:子:严凯、严爽    人物传记   少耽学,善诗、书、三礼,又好说文。避*江东,与诸葛瑾、步骘齐友善。 …

张夏(明星)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张夏,生卒年未详,排行六五,称十一郎官,萧山长山(今楼塔、河上镇一带)人。其父张亮曾为五代吴越国刑部尚书,以父“任子”(荫封)授郎后任泗州(今安徽县)知州。时泗州大水,田宅被淹,张夏募民修建堤塘,疏导河渠,以减轻灾害。宋...,宋朝官吏   张夏,生卒年未详,排行六五,称十一郎官,萧山长山(今楼塔、河上镇一带)人。其父张亮曾为五代吴越国刑部尚书,以父“任子” …

顾欢(历史人物)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顾欢(420-483),字景怡,一字元平,吴郡盐官(今浙江海盐县)人。南朝齐大臣,著名上清派道士。 顾欢家贫,但十分好学,一直专心研究学问,后于天台山聚徒开馆。他前半生研究儒学,晚年崇尚道教,是上清派的信奉者和重要传人。作有《夷夏论》以论道、释二家优劣,认为道家为华夏正统,而佛教却为“戎法”,因而引起佛**激烈的反对,掀起一起规模颇大的道释之争。留有《文议》 …

  • 1